人民币突破7.2关键关口 北京为中美贸易谈判做准备

作者
Xiaoling Qian
12 分钟阅读

人民币的战略性飙升:北京在贸易谈判前下出“货币棋”

上海——周一早上,上海金融区的交易员们意外地看到屏幕上闪现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了具有心理意义的7.2关口,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第一次。

这次快速升值——此前已连续几个月有控制地贬值——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它表明,在北京即将与华盛顿在瑞士举行关键贸易谈判前几天,中国的货币策略出现了精心策划的转向,而特朗普总统加征的关税将是此次谈判的焦点。

Financial District Shanghai (gstatic.com)
Financial District Shanghai (gstatic.com)

一位要求匿名的亚洲主要投资银行资深货币策略师评论说:“这像是北京在谈判开始前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说,“他们正在谈判前重设牌局,让华盛顿更难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人民币在华人货币圈引起的连锁反应

人民币的升值并非孤立发生。周六,港元触发了联系汇率机制,跌破了7.75关口,促使香港金融管理局直接入市干预——这是自2020年10月以来罕见的举动。

与此同时,新台币在短短两天内出现了异常强劲的8%涨幅,达到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周一的跳涨是自1988年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这使得华人货币同步升值,震惊了市场,并迫使交易员快速调整头寸。

一位在香港工作、经历过多次货币周期的交易员指出:“我们正在看到亚洲货币走势出现前所未有的联动。”但他强调,“别误会,这不仅仅是关于亚洲。这是关于全球美元头寸在实时解除。”

美元微笑曲线重现

亚洲货币的集体走强反映了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造成的巨大压力之后,全球货币更广泛的复苏。这种模式与市场老手们所熟知的“美元微笑曲线”相符——这是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最初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解释美元汇率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表现。

当曲线处于最低点时——目前似乎正在发生这种情况——同步的全球经济复苏使得美国经济显得相对疲软,从而推动资金流向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并降低了对美元的需求。

一位驻上海的经济学家解释说:“美联储转向降息以及亚洲制造业数据的改善,将我们推回了微笑曲线的低谷。”“北京正在抓住这个时机进行重新调整。”

北京的战略考量

对于中国领导层来说,这次货币升值的时机选择,体现了他们对市场机制和谈判筹码的精明理解。在特朗普宣布全球关税后,所有主权货币都出现了下跌——尽管中国设定了汇率波动区间,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突破了令人担忧的7.4水平。

一位前中国央行顾问表示:“突破7.4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红线。”他说,“这表明了外部压力的严重性,并可能引发资本外流风险。”

战略性地将汇率调整到7.2,为北京预计会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创造了一个更有利的起点。如果在谈判期间人民币贬值,从7.2跌到7.5会显得可控,而如果从7.4开始,则可能面临突破心理危险的7.6甚至8.0关口的风险。

一位北京大学的经济史学家指出:“他们正在吸取历史教训。”他说,“日本在广场协议中的经历在这里的政策圈子里仍然是重要的警示故事,提醒着不要在货币估值上让步太多。”

协调一致的政策配合

此次货币行动恰逢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振信心和刺激增长的政策措施。三位最高金融监管机构的领导罕见地共同露面,凸显了当前时刻的严肃性,他们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并下调0.1个百分点的利率。

这些措施将向金融系统释放约1万亿元人民币,并对科技贷款和创新提供定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增加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再贷款,并支持科技创新债券。

一位驻上海的经济学家表示:“这种配合显而易见。”他说,“更强的货币、流动性注入以及流向战略性行业的定向信贷——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贸易谈判前展现实力和稳定。”

货币变动中的赢家和输家

华人货币的突然走强在区域市场中创造了明显的赢家和输家。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科技行业,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商,面临着当地货币走强带来的利润空间压力。摩根士丹利特别关注台湾的保险公司,它们面临着新台币负债与大量美元资产之间的危险货币错配。

一家主要国际银行的风险分析师指出:“新台币每升值1%,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率就会下降约15个基点。”他说,“他们正在急于对冲那些基于完全不同货币假设建立起来的头寸。”

中国出口商通常会受到人民币走强的负面影响,但在这次变动中获得了一个战略优势。通过将“起始点”重设到7.2,未来即使小幅跌至7.35也会显得温和而非令人担忧。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缓解有限。尽管增加了白名单贷款至6.7万亿元人民币并降低了公积金贷款利率,但对于一个资产负债表估计高达400万亿元的行业来说,如果没有更直接的政府干预,这些措施仍显得不足。

市场影响和交易策略

货币动态的变化引发了各类资产的快速调整。风险资产反应积极,在人民币走强的当天,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上涨1.4%,铜价上涨2%。

波动率卖方重新进入港元套利交易和人民币交叉货币掉期市场,预期三个月期人民币波动率将从6%降至4%附近。交易员们正在布局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05-7.35区间波动,并在瑞士谈判前偏向进一步升值。

一家欧洲主要银行的外汇策略主管表示:“聪明资金认为这可能是亚洲摆脱美元自动主导地位的更广泛转变的第一步。”他说,“我们建议客户为谈判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区间交易和偶尔的剧烈波动做好准备。”

战术机会包括通过期权结构做空美元/离岸人民币(USD/CNH)汇率,利用离岸人民币-港元基差掉期利差进行套利,以及增持3-5年期的BBB级中国投资级债券。

四种可能情景

随着市场消化中国货币政策的这一重大转变,分析师们正在预测未来六个月的四种可能情景:

最可能的结果(55%概率)是“有管理的平台期”,即贸易谈判悬而未决,美联储降息一次,中国人民银行平抑波动,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维持在7.15附近。

一种更乐观的情景(25%概率)是谈判取得突破,特朗普暗示分阶段削减关税,可能将人民币推至7.00以下,并引发全球风险偏好回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紧张局势升级情景(15%概率),即谈判破裂,美国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将人民币推至7.45以上,并引发更广泛的新兴市场抛售。

低概率的尾部风险(5%)涉及亚洲各国央行协调行动,使其外汇储备摆脱美元单一化,可能引发美元危机,并使其他价值储存资产大幅上涨。

更广泛的意义

北京的货币策略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市场定位。它反映了对如何利用金融市场争取地缘政治优势的精明理解,并预示着在处理国内货币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复杂互动中,中国展现出日益增强的信心。

一位经历过多次亚洲金融危机的老手观察到:“这是最高超的货币治国术。”他说,“北京正在展示它如何能够利用市场机制来创造战略优势,同时刺激国内增长。”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人民币突破7.2的关口,提醒人们货币市场仍然是正在进行的全球经济力量重塑中的关键战场。随着美元微笑曲线稳定在中间位置,亚洲货币重获力量,市场参与者应明智地为一段加剧的波动和战略调整期做好准备。

一家主要国际银行的首席亚洲策略师总结说:“突破7.20不是一次性报价,而是一个协调一致的宏观操作。”他说,“北京提前注入了流动性,提振了信心,关键的是,在艰难的贸易谈判前重新锚定了预期。这可能是更广泛的制度转变的开场白。”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