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赌场亮出底牌:揭秘加密货币190亿美元清算瀑布事件

作者
Minhyong
11 分钟阅读

赌场亮牌:加密市场190亿美元清算瀑布内幕

10月11日,一场宏观冲击、脆弱的市场机制以及关于精准布局的传闻相互碰撞,触发了加密货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强制清算事件——并揭示了声称去中心化的市场中存在的深刻裂痕。

此次崩盘并非悄无声息,而是猛烈冲击了市场。就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扬言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的几小时后,加密货币价格暴跌,这成为了该行业有史以来最具破坏性的24小时。比特币从12万美元跌至11万美元。以太坊下跌17%。迷因币和山寨币暴跌超过30%。

但这些价格波动仅仅是表面现象。到10月12日市场企稳时,主要交易平台上的191.4亿美元杠杆头寸已被清算,导致超过160万交易者资产化为乌有。其中最大的一笔单次清算?Hyperliquid平台上的一笔价值2.03亿美元的以太坊头寸。

此次崩溃不仅是杠杆与政治的碰撞,更是一个关于加密系统在压力下如何运作、以及某些参与者是否预见了这场混乱的案例研究。

引爆导火索的关税

进入10月中旬,市场已如履薄冰。投资者担忧美国政府停摆,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不明朗,股票和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偏好都在消退。数字资产——高度依赖美元流动性和监管稳定性——感觉尤其脆弱。

随后,特朗普在10月10日晚间抛出了他的关税威胁。时机再糟糕不过了。传统市场已休市,加密货币杠杆已达到极限,且缺乏天然买家。几分钟内,抛售指令涌入各大交易平台。

然而,事情有些蹊跷。链上数据显示,就在特朗普发文前几小时,有1,066枚比特币从Coinbase流出——这些代币经由主要做市商Wintermute之手。可疑的时机引发了关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可能存在预先布局的讨论。

当流动性成为海市蜃楼

此次市场崩溃的核心是按交易量计算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Binance)。作为主要的流动性提供场所,它成为了强制抛售的“震中”。然而,币安的设计非但未能吸收冲击,反而令情况雪上加霜。

该平台使用内部订单簿为WBETH和BNSOL等封装资产定价,并将稳定币和合成美元视为等同的抵押品。这隐藏了巨大的基差风险。当大规模抛售开始时,封装资产的价格与其底层资产价值严重脱钩。使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品的交易者因此被清算——即使当时更广泛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最可怕的时刻发生在稳定币USDe身上——它本应锚定1美元,却在币安上几分钟内暴跌至0.65美元。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USDe的价格仍接近其锚定值。但在币安,稀薄的流动性和有缺陷的定价使其陷入螺旋式下跌。那些杠杆持有USDe的用户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追加保证金通知(margin call)引发了更多的抛售。

币安此后承诺提供赔偿并改变其封装资产的定价方式——这不言而喻地承认,助长此次破坏的不仅是市场力量,还有交易平台本身的结构问题。

清算潮的解剖

此次崩盘暴露出24/7不间断运行的加密货币机器是多么脆弱。交易者描述了“两根针”效应:价格剧烈下跌后随即迅速反弹,几秒钟内便回升。这种模式预示着强制清算,而非自然抛售。

数据证实了风险的集中地。比特币经历了53亿美元的清算。以太坊损失了44亿美元。Solana下跌了20亿美元。但真正的损失发生在多头头寸——167亿美元被清算,而空头头寸仅为24.5亿美元。市场在进入此次事件前曾极度看涨。

交易量稀薄的山寨币,尤其是迷因代币,直接崩盘。由于机构流动性提供商撤出,加之散户交易者过度加杠杆,许多代币根本找不到买家。一位分析师称之为“不对称的痛苦”——而小投资者们首当其冲。

嫌疑、证据与概率

随着尘埃落定,一种理论开始传播:老练的玩家提前得知了特朗普的帖子,并为崩盘进行了布局。焦点落在了与崩盘前比特币流出事件相关的Wintermute公司身上。

链上数据追踪到在声明发布之前,大量比特币通过与Wintermute相关的地址进行了转移。然而,目前没有确凿证据将这些行动与内幕消息或协同做空联系起来。遗憾的是,要收集这类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机构分析师现在将这一事件分解为以下几种可能性场景:

  • 约65% 的可能性:存在内幕消息和协同布局。
  • 约20% 的可能性:结构性脆弱性——宏观冲击 + 杠杆达到峰值 + 不良的交易平台机制。
  • 约15% 的可能性:精明的交易者利用了交易平台在应对压力时的已知弱点。

去中心化神话遭遇现实

除了数字之外,这次崩盘还打破了一个神话。加密货币喜欢自称为去中心化和独立的。然而,仅仅一名美国政治家的一条帖子,就让整个市场陷入混乱。这并非去中心化——这是脆弱。

控制权仍掌握在中心化交易平台、做市商和杠杆提供者手中。机构青睐的币种与散户偏爱的币种之间的鸿沟从未如此清晰。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这些都得到了期货市场和主要参与者的支持——迅速反弹。而大多数山寨币则持续受挫。旧的“山寨币季节”模式(即资金从大市值币种转向小市值币种)可能已不复存在,除非市场经历一次全面重置。

穿越余波

对于严肃的交易者来说,此次崩盘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内部定价抵押品的交易平台隐藏着传统模型无法捕捉的尾部风险。将合成美元与现金等同对待的统一保证金系统可能会扩散而非抑制压力。而且,山寨币的流动性只有在市场向好时才存在。

现在,所有目光都集中在10月24日,届时延迟公布的9月通胀数据将出炉。这可能是加密货币的下一个宏观引爆点。在此之前,明智的布局意味着削减杠杆,坚守流动性好、有机构支持的资产,并避免使用与奇特平台机制绑定的抵押品。

期货和永续合约的未平仓量已降至7月水平,表明杠杆需求依然低迷。这究竟是一次健康的重置,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取决于交易平台如何弥补其弱点,以及关于崩盘前布局的疑问是会水落石出,还是逐渐沦为谣言。

当建立在去中心化理念之上的市场面临真正的压力时,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远超理想。在2025年10月,市场机制和去中心化的承诺都同时失效了。

免责声明:本分析反映了截至2025年10月13日的市场数据和广泛认可的经济指标。过往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加密货币投资存在重大风险,读者在做出决策前应咨询合格的金融专业人士。截至2025年10月13日,加密市场正处于一个复苏但谨慎的反弹阶段。在经历了周五导致190亿美元清算和剧烈价格错位的猛烈崩盘后,许多主要币种正在收复失地:比特币交易价格在11.5万美元左右(上涨约2-3%),以太坊反弹约8-9%,大多数前十大资产都呈现上涨趋势。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