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突破:美中贸易缓和的幕后故事
日内瓦——在瑞士湖畔一个优雅的会场里,美中谈判代表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数月来的姿态表演和经济战未能实现的目标:朝着结束这场震动全球经济的贸易战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宣布:“我很高兴地报告,在这些非常重要的贸易谈判中,美中之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谨慎的措辞掩盖了闭门谈判背后发生的重大意义。
这一突破发生在一个关键时刻。自四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达145%的惩罚性关税,震惊了全球市场,也引发了北京方面125%的报复性关税。此后,全球供应链断裂,通胀压力不断增加,金融市场因担心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受控制地“脱钩”而剧烈波动。
外交突破的剖析
日内瓦会谈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达成了什么,还在于共识出现的速度之快。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大使强调了这种令人惊讶的快速进展:“理解我们如此迅速地达成一致非常重要,这反映出分歧可能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大。”
据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室内的气氛迅速从紧张转为建设性。中方代表团由副总理何立峰率领,并有两名副部长支持,他们带来了具体的方案,而非姿态性的表述——这与之前的接触有所不同。
一位熟悉谈判的人士说:“立刻感觉到北京方面做出了战略性决定,寻求共同点。他们是有备而来谈判,而不是简单地交换不满。”
对美方来说,代表团能立即与特朗普总统沟通至关重要。贝森特和格里尔都直接与总统通话,获得了实时指导,这使他们能够做出承诺,而没有像以往谈判那样出现延迟。
框架初显:哪些达成了,哪些没有
协议的核心不是一系列数字目标或立即削减关税,而是一个正式的持续对话架构:一个新的美中贸易磋商机制,由贝森特和何副总理共同主持。
这项机制上的创新——看似官僚,实则意义深远——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谈判渠道,能够度过近期美中关系中政治波动的时期。一位资深贸易经济学家称之为“重过程而非细节”,即建立一套互动规则,而非一次性让步。
日内瓦会谈没有带来的是立即取消自四月以来扭曲全球贸易流动的惩罚性关税。目前,美国145%的关税和中方相应的125%壁垒仍然存在(今天发布的联合声明可能会包含新的关税细节)——特朗普总统公开提出了“80%落地区间”作为潜在的中间步骤。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雷蒙德·吴指出:“白宫将结果称作‘协议’,但除了周一的简报,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细节。我们目前只有‘阶段0.5’——面子加上流程。任何关税的回滚都将是渐进且有条件的。”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明确表示,即使达成任何协议后,美国仍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维持“10%的普惠性关税底线”——这表明2018年之前的开放贸易时代已明确结束。
表:2025年5月美中日内瓦贸易会谈的关键成果和决定
议题 | 具体细节和决定 | 下一步/行动 |
---|---|---|
磋商机制 | 同意建立正式的美中贸易磋商机制,由双方高级官员牵头 | 机制立即启动运转 |
联合声明 | 承诺在2025年5月12日发布包含协议细节的联合声明 | 等待联合声明发布 |
关税政策 | 暂不立即削减关税;讨论未来可能削减关税的可能性(例如从145%降至80%) | 通过新机制进行进一步谈判 |
缓和局势与后续会谈 | 双方同意此次会谈是迈向缓和局势的第一步,而非最终解决方案 | 计划定期举行高级别会谈 |
市场与政治背景 | 会谈对全球市场构成了积极框架;双方都面临经济和政治压力 | 观察市场和政治动态 |
主要谈判代表 | 美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中方:副总理何立峰 | 两人将共同主持持续磋商过程 |
市场反应:是缓解性反弹还是可持续转折?
随着日内瓦的消息在周末传开,金融市场给出了明确的初步判断:松了一口气。标普500指数期货(25年6月合约)在周日交易中上涨1.44%,至5759.75点;道琼斯指数期货上涨约440点。
然而,在这种普遍乐观情绪的背后,是更细致的赢家和输家图景。对中国有大量业务敞口的美国公司——苹果、特斯拉、英伟达和星巴克等——股价涨幅尤为突出,因为对其商业模式的生存威胁有所减弱。
大宗商品生产商也纷纷上涨,猜测任何最终协议可能包括中方购买美国大豆、液化天然气和工业金属的承诺——这呼应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的“管理性贸易”方式。
一位大宗商品策略师朱莉娅表示:“市场不仅在消化最坏情况被排除的可能性,还在消化出现类似2020年那样的定量采购目标的可能性。”
并非所有行业都同样乐观。传统的美国进口商,如零售和服装行业,仍然面临即便80%的关税也远高于历史水平的现实。航运公司和港口运营商继续承压,在现行关税制度下,洛杉矶/长滩港的吞吐量已同比下降44%。
华尔街观点:“战术性休战,而非和平条约”
资深投资者将日内瓦的进展描述为有意义,但远非变革性。贝莱德首席投资策略师马库斯·陈表示:“这是一场战术性休战,不是和平条约。它消除了关税螺旋式失控的最坏风险,短期内重新点燃了‘风险偏好’交易,但美中经济部分脱钩的结构性趋势依然存在。”
事实上,有经验的市场参与者已经在制定复杂的策略,以应对许多人视为美中经济摩擦“新常态”下的管理性但持续存在的挑战。
这些策略包括转向具有主要美国本土需求的优质周期性股票,如基建和公用事业股;建立墨西哥比索和印尼盾相对于人民币的多头头寸,以受益于持续的“近岸外包”;甚至考虑交易涉及中国电池制造商与美国汽车供应商的配对交易。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说:“我是借势参与反弹,而不是长期持有。重心仍然是全球化放缓。”
宏观经济影响:通胀、利率及其他
除了即时市场反应,日内瓦突破对更广泛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的是,即使是部分关税削减——从145%降至约80%——也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温和的去通胀效应。
经济模型显示,此举可能到2026年将核心PCE通胀率降低约0.3个百分点——这在一个美联储努力完全控制物价压力的时期是重要的贡献。
这可能会改变货币政策的考量。虽然6月份降息仍不太可能,但据期货市场和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称,日内瓦消息传出后,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已升至约60%。
对中国来说,贸易方面的进展恰逢国内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包括持续的房地产行业低迷和青年失业率上升。北京方面似乎可能容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走弱至7.60-7.80区间,以部分抵消美国剩余关税对中国出口商的影响。
中国经济学家魏说:“这给了北京喘息空间,可以解决内部结构性问题,同时保持基本的出口竞争力。”
政治算计:国内政治与国际外交的碰撞
此次突破的时机——恰逢两国国内经济环境都面临挑战——反映出冷酷的政治算计,其重要性不亚于经济必要性。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持续通胀和制造业困境的双重压力,构成了寻找摆脱最大程度对抗的出路的强大动力。政府既可以声称对华采取了强硬立场,又可以因随之而来的物价温和上涨而获得赞誉。
一名前美国贸易官员评论道:“特朗普可以鱼与熊掌兼得。他实施了现代史上最严厉的关税,然后又因这些关税加剧的问题有所缓解而获得赞誉。”
对中国而言,算计似乎同样务实。面对房地产去杠杆化和内需疲软的阻力,北京选择了与华盛顿部分缓和的道路,而非升级对抗。
一位常为政府机构提供咨询的北京政策分析师说:“中国领导层做出了理性的决定,牺牲一些谈判筹码来换取经济稳定。他们认识到,在当前环境下,即使是不完美的协议也胜过持续的不确定性。”
前路展望:对下一步的知情推测
随着市场等待周一的联合声明以获取具体细节,分析人士已开始对未来几个月美中贸易关系可能如何演变提出有根据的猜测。
许多人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名义关税税率将稳定在60%至90%的“走廊”区间——远低于当前水平,但仍是现代史上最高的双边贸易壁垒。这些税率可能会根据与双边贸易差额相关的公式进行季度调整。
中方可能提供大量采购承诺——可能在两年内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重点是液化天然气、农产品和稀土材料等政治敏感的美国出口商品。
新建立的磋商机制本身也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演变。一些资深贸易谈判代表猜测,它可能演变成一种有人形象描述的“斗争室”——一个正式的场所,双方都可以通过提前30天通知来触发有限的关税调整,这本质上是将波动性常态化,而非消除它。
对于夹在中间的企业来说,持续的不确定性已经推动了战略调整。供应链专家预计,苹果公司面临高关税和货币调整的双重压力,可能会在2026年初启动墨西哥组装的iPhone生产线,利用北美贸易规则(NAFTA Rules of Origin)来规避对中国的依赖。
进展的脆弱性:未来的关键风险
尽管日内瓦会议传出了建设性的基调,但仍有多种因素可能阻碍贸易正常化的进展。
最直接的是,如果周一的联合声明缺乏具体性——特别是关于明确的关税削减路径——周末的市场涨势可能迅速消退。初步公告所带来的高度预期,提高了衡量成果是否令人满意的门槛。
总统的变数仍是一个未知因素。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和本届任期中,都表现出愿意戏剧性地推翻国际协议,有时甚至通过社交媒体公告,令其自己的谈判代表措手不及。
国会的反应是另一个潜在障碍。两党中的对华鹰派团体在参众两院都已表示,如果在知识产权保护、人权关切等问题上未能获得承诺,他们将反对任何被视为让步的举措。
货币动态引入了额外的复杂性。人民币兑美元无序跌破8.0,可能会通过使中国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更便宜来抵消关税减免给美国进口商带来的好处,尽管有贸易壁垒存在。
新常态:贸易成为永久性谈判
随着日内瓦突破尘埃落定,或许最深刻的认识是,美中贸易关系已进入一个新模式——一个以持续谈判而非稳定规则为特征的模式。
一位智库高级研究员珍妮弗解释说:“我们已经从一个既定的贸易架构世界,过渡到了一个永久性讨价还价的世界。双方都在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经济相互依存将继续存在,但在一种管理性摩擦而非融合的条件下。”
对于全球企业、投资者和决策者来说,这种新格局要求截然不同的方法。基于稳定规则的静态策略必须让位于动态定位,以预测贸易关系中持续的变化。
一位资深投资组合经理总结说:“灵活性、选择性和地缘政治对冲是这个周期中唯一持久的优势。日内瓦会谈降低了尾部风险,但没有恢复旧的世界秩序。我们仍在驾驭全球经济架构的根本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