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721%关税博弈重塑电池供应链,中国资本转向欧洲
商务部对中国负极材料征收惩罚性关税,预示更广泛的产业脱钩,欧洲投资激增
美国在全球电池供应链战中发出了迄今为止最激进的攻势,商务部对中国的活性负极材料(构成电动汽车电池骨干的石墨和硅组件)征收高达721%的初步反补贴关税。这项5月20日的裁定旨在打击官员们声称受到大量补贴的中国生产商,但行业专家认为,此举更多是政治考量,而非纯粹的贸易经济学。
这一决定导致全球资本流动出现显著分歧:当华盛顿对中国电池材料设置前所未有的壁垒时,2024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飙升47%,达到100亿欧元,这是七年来的首次增长,表明中国企业正转向更具包容性的市场。
您知道吗?活性负极材料是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材料,负责在充放电过程中储存和释放能量。这些材料,如石墨、硅或钛酸锂,通过允许锂离子嵌入其结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活性负极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负极材料,以提高能量密度、缩短充电时间并提升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等各类产品的整体电池效率。
杀手锏背后的数字
商务部的初步裁定根据调查期间的配合程度设定了截然不同的惩罚性税率。上海绍盛针织汗布面临高达721.03%的 crushing 关税,而湖州开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被征收712.03%的关税。与此同时,松下全球采购(中国)和所有其他中国生产商则获得了大幅降低的6.55%税率。
这些数字源于商务部所称的“可用不利事实裁定”——当企业据称未能充分配合调查时使用的惩罚机制。这种做法有效地创建了一个双轨制:对不配合企业征收惩罚性税率,而对整个行业征收可管理的关税。
此次调查源于美国活性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novion Technologies、Syrah Technologies、NOVONIX、Epsilon Advanced Materials和SKI US组成)在2024年12月提交的一份申诉。该联盟最初寻求对中国石墨进口征收高达920%的关税,旨在抢占市场份额。目前,中国主导着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
标题之外:实际成本影响
尽管关税数字惊人,但对电动汽车成本的实际影响可能比标题所暗示的要小。活性负极材料约占锂离子电池材料清单成本的8-12%。即使在最极端关税情景下,对电池组成本的影响也可能在3-4%之间;而更现实的综合税率(约30%)只会导致每千瓦时80美元的电池电芯成本增加0.2-0.5%。
行业分析师指出,有几个因素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其影响。石墨材料可以相对容易地通过韩国或越南等第三国转运,类似于镍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已可见的规避模式。此外,复合负极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对纯中国石墨产品的依赖。
这些关税的实施时间与联邦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的拟议修改不谋而合。本届政府的“宏大美丽法案”将在2025年后取消7500美元的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形成一种奇特的政策组合:投入成本上升,而消费者补贴却消失了。
供应链回流的赢家
北美生产商迅速行动以利用这一决定。NOVONIX Limited的首席执行官称,该裁定支持了“美国发展国内关键矿产供应以提高能源独立性”的目标。Northern Graphite也同样将该决定定性为国内供应链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受益者分为不同类别。原生石墨开采商,如在莫桑比克和路易斯安那州都有业务的Syrah Resources,将获得直接关税保护以及潜在的《基础设施削减法案》贷款支持。合成石墨生产商,包括NOVONIX和PCC的Acheson部门,可能受益于更高的销售价格,特别是考虑到它们位于能够获得廉价天然气用于能源密集型生产过程的地区。
以硅为主的负极材料开发商,如Group14 Technologies和Sila Nanotechnologies,可能会看到其高性能材料的采用加速,因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正在寻求传统中国石墨供应商的替代品。
欧洲替代方案
当华盛顿设置壁垒时,中国企业在大西洋彼岸找到了更受欢迎的环境。中国对欧直接投资飙升47%,标志着战略重心转移,转向那些监管框架虽然具有挑战性但比日益波动的美国贸易环境更可预测的市场。
2024年,电动汽车和电池项目占中国在欧新建投资的83%。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吉利等中国主要企业正在欧洲建立重要的运营基地,其中仅匈牙利就吸引了中国对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1%。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德布勒森的70亿欧元电池工厂和比亚迪在塞格德的计划工厂,体现了这一战略转变的规模。这些投资使中国企业能够在服务欧洲市场的同时,避免目前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征收的17-38%的临时关税,预计最终税率将达到35-45%。
欧洲的做法与美国战略截然不同。虽然欧盟利用反补贴调查作为筹码,以获得当地就业创造和技术转让承诺,但它保持一种更平衡的做法,为愿意在当地投资的中国企业保留市场准入。
供应链中断和项目延迟
关税不确定性已开始影响北美制造业计划。LG能源解决方案在亚利桑那州皇后溪的电池工厂面临延期,而HL-GA电池公司在佐治亚州的工厂(旨在为现代和起亚电动汽车供货)也因政策不确定性而遭遇类似挫折。
这些延期凸显了本届政府做法中的一个根本性挑战:上游产能投资需要下游需求确定性。如果联邦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的拟议修改得以实施,国内电池材料生产商可能会面临产能充足但本地需求有限的局面。
市场预测显示,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可能会使电动汽车在2030年新车销售中的份额降至20-24%,而如果保留抵免,则可能达到近三分之一。这种潜在的需求破坏可能会削弱国内电池材料投资的经济效益,即使关税使进口产品更加昂贵。
战略影响和市场定位
关税决定反映了超越单纯贸易经济学的更广泛地缘政治考量。通过同时提高投入成本和潜在地降低需求激励,这种政策组合似乎更多地是为了减缓电动汽车的整体普及,而非加速国内生产能力的发展。
这创造了复杂的投资动态。北美石墨生产商可能受益于价格保护和政府贷款支持,但如果联邦政策成功抑制电动汽车需求,他们将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投资者必须权衡短期关税带来的收益与长期市场规模的担忧。
欧洲市场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回报状况。中国投资流入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创造,同时中国企业获得进入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的机会。这种安排可能比美国采取的对抗性做法更具可持续性。
反补贴和反倾销关税的最终裁定预计在2025年12月左右,这将是行业规划的关键转折点。在此之前,市场参与者必须在一个环境中航行,在这个环境中,吸引眼球的关税税率可能不如潜在需求基本面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战略之间复杂相互作用那么重要。
随着全球供应链继续沿着地缘政治路线分裂,电池材料行业是一个关键的试金石,检验经济民族主义能否成功重建国内工业能力,抑或只是在向电气化交通转型中产生新的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