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树科技发布H2机器人——剑走偏锋,另辟蹊径
竞争对手专注工厂应用,宇树人形机器人却志在服务大众
杭州 — 10月20日,中国机器人制造商宇树科技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们发布了第四款人形机器人,其发展路径显然与业内其他公司截然不同。
隆重介绍H2——内部昵称为“芭蕾舞者”。这款全尺寸机器人高180厘米,重70公斤。最重要的是,它拥有31个自由度,比其前身H1增加了63%。表现相当不俗。
但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此。Figure AI刚刚宣布其机器人在宝马工厂进行长达十小时的轮班工作。特斯拉也正不顾供应链挑战,持续提升擎天柱(Optimus)的产量。然而,宇树似乎对这场特殊的竞争毫无兴趣。他们追求的是规模化,而非在工厂场景中的验证。
价格颠覆策略
宇树创始人王兴兴提及“全尺寸、全场景、全价位段”覆盖。这听起来像营销话术,但看看数据就明白了。今年早些时候,宇树以39,900元人民币(约合5,600美元)的价格发布R1型号,震惊了业界。这一举动将典型人形机器人的定价压缩了十倍。
H2定位为宇树旗下的高端全尺寸产品。业内人士根据同类平台估计,其价格可能在8万至13万美元之间。这低于已有的工业级机器人,但足以支撑其全线产品的积极大规模出货目标。
听起来耳熟吗?确实如此。这与消费电子公司征服市场的方式如出一辙:同时推出多个价位段产品;在整个产品系列中无情地共享组件;利用规模化生产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大幅降低单位成本。
颜值难言讨喜?
H1看起来充满工业气息,而H2则不然。宇树将其称之为“仿生面部”,并展示了它穿着衣服的样子。这些设计选择指向一个目标:让人们感到更自在,不那么“惊悚”。营销材料承诺这款机器人“生而为人人提供安全友好的服务”。言下之意?他们希望这款机器人出现在商场、酒店以及人们聚集的其他任何场所。
公众反响如何?可以说持怀疑态度。用户们直言不讳。有人好奇这项技术何时能“接近洗衣服和做家务的水平”。另一个人则不屑地评论其面部特征,称其基本上就是“一个价值20美元、额外编程了一些动作的跳舞玩具”。这评价可真够狠的。
演示视频与实际用途之间的鸿沟,代表着该行业的核心问题。舞蹈表演看起来很酷,武术展示能吸引眼球。但持续的任务执行能力呢?这才是决定商业可行性的关键。其他一切都不过是表演罢了。
灵巧性军备竞赛
31个自由度让H2落后于当前的领先者——拥有81个自由度(包括灵巧双手)的天链T1 Pro。然而,它领先于大多数自由度在20出头的量产平台。关节数量很重要,因为它与操作能力和运动流畅性密切相关。但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更多的关节并不能保证可靠性或有效的作业产出。
宇树尚未公布H2的经过验证的速度参数。不过,其H1型号现有的每秒3.3米的基准速度仍具竞争力。分析师认为,额外的自由度应能改善运动轨迹的平滑性和上半身的操作能力。但他们也警告,不能仅凭组件数量来推断性能。这是明智的建议。
能够展示持续运行时间的公司将赢得这场竞争。峰值性能不足以取胜。Agility Robotics建立了唯一已知专门用于人形机器人生产的工厂,设计产能达到每年1万台。制造准备就绪的程度,正变得与技术规格同等重要。
无人愿触及的安全问题
以下是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安全研究人员最近记录了宇树多款产品线中存在的蓝牙和Wi-Fi配置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导致系统被根权限入侵。某些配置甚至可能允许漏洞在不同设备之间像蠕虫一样传播。这可真是个大麻烦。
对于一家将机器人定位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的公司而言,这些披露不仅仅是技术债。它们构成了西方企业采纳以及全球敏感设施部署的潜在监管障碍。
业内观察家表示,这些问题通过系统性修复似乎是可解决的。例如签署固件、强化配置协议、在量产配置中禁用蓝牙、进行第三方安全审计——这些都是标准做法。问题不在于宇树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在漏洞限制其市场准入之前,将网络安全从一个工程问题提升到董事会层面的要务。
三大市场,一套策略
宇树的产品架构揭示了一种市场采纳理论。他们同时瞄准三个不同的细分市场,而不是像竞争对手那样专注于工厂验证。
面向消费者和教育领域的平台定价在2万美元以下。这有助于推动开发者生态系统成长并生成真实世界的互动数据。中端商业试点则面向娱乐、零售和轻工业应用,提供有偿概念验证,且无需达到工厂级的可靠性。包括H2在内的全尺寸B2B部署,目标是更高的平均销售价格和服务合同机会。
这种漏斗式方法有望在三年内产生超过总生命周期价值30%的服务收入。这前提是公司成功推出车队管理工具和高级功能升级。若硬件毛利率维持在35%至45%的区间,并结合软件即服务(SaaS)层,总毛利率可能推高至60%以上。如果执行力与雄心相符,经济效益将颇具吸引力。
地理位置决定命运
中国的制造优势为宇树提供了成本曲线优势。该公司从四足机器人生产中建立的成熟供应链关系也大有帮助。然而,稀土磁铁出口限制和更广泛的技术转让担忧,为试图从中国制造基地进行全球规模化扩张的公司带来了不对称风险。
跨平台组件复用——执行器、感知系统、计算模块——构成了其制造护城河。西方竞争对手在类似规模下难以匹敌。然而,这种优势只有在宇树能将其转化为产生营收的已部署设备时才真正有意义,而不仅仅是生成观看量的演示视频。
投资者应关注什么
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买家而言,H2代表着对市场细分时机的押注,而非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宇树可能无法实现最长的持续工厂运行时间或最高的有效载荷能力。但他们已展现出在大幅压缩价格的同时,仍能保持可靠性能的意愿和能力。
分析师认为,不对称的机会在于亚太地区的公共服务部署。在这些地区,监管摩擦相对较低,人形设计能减少公众抵触情绪,且总拥有成本(TCO)比尖端功能更受重视。如果宇树能将H2平易近人的设计与强大的操作能力以及经过验证的安全强化措施相结合,该平台有望成为该地区酒店、零售体验和轻型物流应用的首选。
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变量包括:安全公告发布频率和修复时间表;超过一个月连续运行的独立耐久性测试;超出预设演示范围的商业部署公告;以及硬件销售与服务收入挂钩的证据。
王兴兴的愿景——有朝一日机器人或许会像人类工人一样被征税——反映出他对人形机器人部署的经济效益最终会占据上风的信心。然而,宇树的“销量优先”策略究竟会加速这一时间表的到来,还是仅仅用性能尚可但未完全成熟的硬件淹没市场,这仍是投资者在权衡自动化领域这一转折点的风险敞口时,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投资者应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包括安全审计、总拥有成本建模,以及与处于试点阶段以外的客户进行参考电话沟通。机器人相关类别的过往表现并不能保证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中取得同样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