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炸弹引爆瑞士银行业危机:瑞银客户在复杂货币交易中损失数百万

作者
Yves Tussaud
12 分钟阅读

瑞银的“完美风暴”:特朗普关税、复杂衍生品与亿级瑞郎爆仓事件

在瑞银集团苏黎世总部的庄严肃穆的木镶板会议室里,这家瑞士银行业巨头正努力应对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动摇了其国内财富管理业务的根基。数百名富裕的瑞士客户,其中许多人的资产组合超过100万瑞郎,在被销售了复杂的、看似安全的、却几乎一夜之间变为金融噩梦的外汇衍生品后,累计损失了数亿瑞郎。

“我把一切都托付给了他们。”一位联系我们的客户说道。今年4月,当瑞郎兑美元飙升时,他损失了近40%的退休储蓄。“他们说风险没那么大。他们说有保障措施。他们没说的是我可能会血本无归。最重要的是,我根本不完全理解这个产品!”

UBS (ubs.com)
UBS (ubs.com)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关税

这场金融灾难的导火索既出人意料又影响深远。2025年4月2日,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宣布了他的“解放日”关税——一项席卷全球的保护主义措施,给全球货币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在48小时内,瑞郎兑美元大幅走强,美元兑瑞郎(USD/CHF)汇率从0.92暴跌至0.82。

对于大多数瑞士公民来说,瑞郎走强似乎是件好事。但对于投资于被称为“有条件目标赎回远期合约”(TARF)的复杂衍生品的数百名瑞银客户来说,这次汇率变动激活了合同中隐藏的毁灭性“敲出”条款。

“这是一场完美风暴,”一位专注于结构性产品的日内瓦金融分析师解释道。“这些工具是为需要对冲货币风险的成熟企业财资部门设计的,而不是为寻求收益增强的个人投资者设计的。”

金融武器的解剖

核心来说,目标赎回远期合约(TARF)是复杂的“怪兽”。只要汇率波动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它们就能提供表面上诱人的汇率。在瑞士负利率环境下,对寻求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其吸引力显而易见——在收益匮乏的市场中,它比标准远期合约高出2-3%的额外收益。

但在这诱人表象之下,隐藏着危险的不对称性。

当瑞郎走强,突破关键的“触发”门槛时,这些客户根据合同规定,必须以越来越不利的汇率继续购买美元。由于潜在损失没有上限,一些投资者眼睁睁看着每日追加保证金通知耗尽他们的账户,惊恐万分。

“这里根本的问题在于路径依赖,”一位现任风险顾问的前衍生品交易员解释说。“这些产品累积利润直到达到目标,但在敲出前的一次不利波动,就能将整个结构转变为一种深度实值空头期权,其下行风险是无限的。”

“不适合所有人”

产品文件中的法律免责声明明确指出,目标赎回远期合约(TARF)“不适合所有人”且“仅限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然而,许多客户声称他们没有得到关于所涉真实风险的充分解释。

“第47页底部六号字体大小的披露,并不能完全体现你可能会失去毕生积蓄这一事实,”一位代表27名受影响瑞银客户的律师说道。“我们的许多客户直到建仓后才看到全面的风险披露。一些人报告称,他们被口头告知损失是‘可控的’或‘有限的’。”

个人损失的规模令人震惊。据报道,一名客户损失超过300万瑞郎(合370万美元)。另一组四名客户在单笔交易中共同损失了470万瑞郎。许多人损失超过其投资的50%。

瑞银的“计算式”回应

银行的回应虽然有条不紊,但并未让所有受影响客户满意。瑞银成立了一个内部专责小组,审查了所有客户风险敞口,并仔细审查了六名参与销售这些产品的客户关系经理的角色。其中一些经理已经离开了银行。

最值得注意的是,瑞银已与受影响客户展开谈判,进行了约100笔“善意赔付”——通常覆盖损失的50-90%。行业消息人士估计,这些赔付总额可能在2.4亿至4.6亿瑞郎之间,这对这家银行巨头来说是重大但非致命的财务打击。

“这是一个经过计算的决定,”一家主要欧洲投资公司的银行业分析师解释道。“直接的财务影响可控——不到瑞银一级资本(CET1)的0.5%。但如果不能果断解决,其在本土市场的声誉损害可能导致瑞士财富管理业务净新增资金流同比下降15-20%。”

监管余震

这起丑闻未能逃脱瑞士金融监管机构的关注。据报道,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正在准备一份“专题审查:零售财富领域的外汇衍生品”报告,预计于2025年9月发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审查很可能建议更严格的关键信息文件(KID)门槛,并可能对非专业投资者出售某些衍生产品时设定交易上限。

“这对瑞银而言,正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一位驻苏黎世的银行业政策专家指出。“在收购瑞士信贷之后,瑞士当局已经考虑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行更严格的资本要求。这次事件只会加剧这种审查。”

瑞士投资者保护协会已记录到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投诉大幅增加,许多客户——在维权组织的支持下——正在寻求进一步赔偿或法律补救。

行业震荡

这起丑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瑞银的资产负债表。包括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汇丰私人银行和宝盛银行在内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共同持有超过150亿瑞郎名义价值的类似区间累积外汇产品。

市场观察人士预计,结构性产品发行将出现显著的“降级销售”和重新定价,可能导致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在2025年至2026年减少2-3%。

“有趣的是,这场危机正在重塑期权市场的波动率曲面,”一家主要欧洲银行的资深衍生品策略师指出。“事件发生后,美元兑瑞郎的波动率偏度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真正需要瑞郎保护的公司创造了更丰厚的期权溢价收入。”

投资启示:机遇与审慎并存

对于关注这场风波演变的专业投资者来说,从残骸中浮现出一些战略性机会。

在股票方面,瑞银股价已消化了大部分诉讼风险,其交易价格与其五年企业价值/账面价值范围相比,折让0.8个标准差。这表明一旦眼前危机过去,其相对于欧洲财富管理同业可能实现相对跑赢。

监管科技行业将大幅受益,合规性和适当性软件供应商,如NICE Actimize和Fenergo,有望抓住全行业日益增长的合规支出。

或许最有趣的是,据报道,精品诉讼融资基金正在筹集专门针对与此次丑闻相关的瑞士消费者信贷索赔的5000万瑞郎批次资金,为成熟投资者提供接触非相关资产类别的机会,并可能带来可观回报。

“聪明资金不认为这是一次性事件,”一位专注于金融行业投资的投资组合经理表示。“这代表着欧洲结构性产品分销的一个转折点,将重塑整个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

以血的代价书写的教训

随着这场金融灾难尘埃落定,三个关键教训浮出水面。

首先,瑞士负利率环境的持续影响造成了市场扭曲,推动银行家和客户寻求日益不透明的产品以获取收益——这是监管机构未能主动解决的一种模式。

其次,财富不等于金融复杂性。许多受影响的客户拥有大量资产,但缺乏评估复杂衍生品的专业知识。行业专家预测,强制性的事前衍生品知识测试可能在两年内成为标准。

最后,本案例的根本风险不在于资本充足率,而在于行为和文化。正如一位风险管理顾问直言不讳地指出:“增加资本金并不能阻止下一次适当性丑闻;改变激励结构和企业文化才能做到。”

对于瑞银、投资者和更广泛的金融业来说,这场危机的最终代价不仅以瑞郎和美元衡量,更以信任衡量——这种货币,一旦贬值,需要比任何资产负债表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读者在根据本文所含信息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咨询合格的金融顾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