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针对制药业的关税赌注震动全球药品供应链
白宫对进口品牌药征收100%关税,旨在推动美国本土制造
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制药业打出了迄今为止最大胆的贸易牌。他今天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进口品牌和专利药品将被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只有目前正在美国建设生产工厂的公司才能免除此项征税。此举可能改写数十年来全球药品生产格局,并可能导致数百万美国人的处方药费用上涨。
这并非孤立的打击。该措施与针对重型卡车、家具乃至厨房橱柜的关税一同推出。但制药业是核心焦点。与以往针对通用成分或特定国家的贸易行动不同,此次直指“皇冠上的明珠”:即占据行业利润主要份额的昂贵品牌药。
繁琐的细节
从表面上看,这项计划影响深远。但实际操作中,它可能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潭。贸易专家警告称,海关官员在货物抵达时并不会检查药品是否拥有专利。他们使用《协调关税税则》(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对产品进行分类,这是一份与知识产权无关的技术清单。建立一个全新系统来区分“品牌药”和“仿制药”,需要进行目前尚未存在的监管改革。
《协调关税税则》(HTS)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的系统,海关当局使用它对贸易商品进行分类。它采用特定的编码来归类产品,有助于确定适用的关税、收集贸易统计数据并规范全球商业。
此外还有豁免条款。为了规避关税,公司必须证明其已在美国“破土动工”或工厂“正在建设中”。但目前尚无人界定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仅仅是挖一铲土就算数吗?还是必须有钢结构从混凝土地基上拔地而起?预计今年秋季将出现一波剪彩仪式,制药商将争相举办建筑开工活动——有时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仅仅是为了获得豁免资格。
谁将首当其冲
按价值计算向美国出口药品最多的国家。
国家 | 价值(亿美元) | 年份 |
---|---|---|
爱尔兰 | 65.7 | 2024 |
瑞士 | 19.3 | 2024 |
德国 | 17.4 | 2024 |
新加坡 | 15.3 | 2024 |
印度 | 12.5 | 2024 |
市场很快就作出了反应。那些在美国市场销售额巨大但严重依赖欧洲工厂(特别是爱尔兰、瑞士和德国)的公司首当其冲。仅爱尔兰每年就向美国出口价值约500亿美元的药品,使其成为此次冲击的“震中”。
仿制药被排除在外,这可能会加速市场向更廉价替代品的转变。保险公司和药房福利管理机构已在准备收紧对昂贵品牌药的报销规定,这为依赖这些药品的患者增加了新的障碍。
治疗罕见疾病的医院和诊所面临更严峻的压力。许多突破性疗法来自高度专业化的欧洲工厂,目前尚无易于获得的替代品。对患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治疗延误或大幅提价。
制造业繁荣——还是一团糟?
这些关税旨在重新启动美国药品制造业的复兴。大型制药公司已开始作出回应。礼来公司(Eli Lilly)正在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工厂投资65亿美元,而再生元(Regeneron)正向与富士胶片迪奥辛斯(Fujifilm Diosynth)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合作投入30亿美元。
问题在于,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制药厂不像盖仓库那么简单。它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耗资数亿美元。距离10月的最后期限仅剩数月,这一时间安排显得极其不合时宜。短期内,非但不会平稳过渡,反而可能带来混乱——包括药品短缺、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链的忙乱。
尽管如此,一些美国公司仍有望从中受益。专注于无菌注射剂或“灌装和分装”服务的合同制造商可能会看到订单在2026年及以后大量涌入。随着公司竞相建设美国本土产能,设备供应商也可能成为赢家。
外交多米诺骨牌
除了经济影响,这项政策还可能带来外交难题。自1995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零对零”协议一直将全球药品关税维持在零,以促进药品的可及性。通过对进口品牌药征收100%关税,美国可能会破坏这项协议——除非它援引国家安全论点。
源于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世贸组织“零对零”药品关税协议是一项倡议,参与国同意对特定清单上的药品产品取消所有关税。此举旨在通过确保这些必需品能够免关税跨境流通,从而降低药品成本并改善可及性。
欧洲并未保持沉默。欧盟贸易官员已经拉响警报,而整个欧洲大陆的行业团体正在协调反击。报复措施可能影响美国的药品出口,或蔓延到不相关的行业,从而扩大贸易冲突。
投资者重新布局
主要欧洲制药公司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收入明细,显示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公司 | 年份 | 总营收(亿美元) | 美国营收(亿美元) | 美国营收占比 | 世界其他地区营收(亿美元) |
---|---|---|---|---|---|
诺华 | 2024 | 50.3 | 21.1 | 41.9 | 29.2 |
罗氏 | 2024 | 68.9 | 33.1 | 48.0 | 35.8 |
赛诺菲 | 2024 | 44.6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阿斯利康 | 2024 | 54.1 | 21.6 | 40.0 | 32.5 |
华尔街已开始押注赢家和输家。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康泰伦特(Catalent)和丹纳赫(Danaher)等美国合同制造商似乎是主要受益者。另一方面,诺华(Novartis)、罗氏(Roche)、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赛诺菲(Sanofi)等欧洲巨头,如果不能迅速确保在美国本土生产,则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关税措施还可能加速行业整合。预计欧洲制药商和美国制造商之间将出现并购和新的合作,以寻求漏洞确保产品持续流入美国市场。
保险公司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如果药品成本上涨速度快于其调整能力,它们将在短期内遭受打击。但由于仿制药被排除在外,它们可能会对制药商施加新的影响力,迫使其将生物仿制药和更廉价的替代品推向市场。
法律战与市场波动蓄势待发
从现在到10月,请密切关注华盛顿。《联邦公报》的备案文件将公布哪些药品属于关税征收范围,以及公司申请豁免所需提交的文件。预计还将出现诉讼。行业团体可能会辩称政府超越了其权限,这将引发可能持续数月的法庭斗争。
货币交易员正密切关注。如果欧洲出口商受到冲击,欧元和瑞士法郎可能会对美元走弱,给本已不稳定的全球经济增添一层波动性。
一场高风险的博弈
目前来看,这项关税计划与其说是一项已敲定的政策,不如说更像一个谈判筹码。白宫可能正利用关税威胁,迫使制药商承诺在美国进行投资。这一策略最终是会带来更便宜的药品、新的美国就业机会,还是仅仅增加患者的成本,仍不明朗。
有一点很明确:希望规避这些关税的公司需要提供其建设项目滴水不漏的文件证明。海关审计将非常严格,半途而废的措施将无法奏效。
结果不仅将影响企业利润,还将影响数百万美国人获取救命药物的机会。在这场高风险的赌局中,问题不仅在于美国能否重建其制药基础,还在于患者是否能承担得起在政治博弈期间的等待。
投资论点概要
类别 | 详细摘要 |
---|---|
政策公告 | 自2025年10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征收100%关税。豁免在美国工厂“破土动工/正在建设中”**的公司。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国家安全授权宣布。 |
可行性与挑战 | 行政脆弱: 关税采用《协调关税税则》(HTS)编码,而非“品牌”状态。需要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新定义和证明制度。由于“零对零”药品协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挑战可能。 |
范围与即时影响 | 瞄准来自爱尔兰、瑞士、德国、新加坡等主要中心的创新品牌药。仿制药和活性药物成分(APIs)明确豁免。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将出现提前囤积,随后在第四季度出现回吐。 |
价格与宏观动态 | 非可替代品牌药的转嫁型通胀潜力,导致药房福利管理机构(PBMs)的处方集趋严。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加剧医疗保健通胀的观感。 |
公司应对 | 预计将出现一波美国资本支出(capex)新闻稿和破土动工(特别是灌装-分装环节),以争取豁免。授权仿制药等潜在规避方案存在风险,并取决于最终规则文本。 |
政策可能走向 | 基本情景(45%):诉讼与收窄——诉讼和外交压力导致范围收窄、日期推迟或关键药物豁免。**其他路径:**分阶段执行、暂时强硬立场或通过双边协议撤回。 |
仓位:看涨 | 受益者: 美国CDMO(合同开发生产组织)/设备(赛默飞世尔、丹纳赫、西斯特、康泰伦特)、正在建设产能的美国本土创新药企(礼来、再生元、安进),以及面向美国的仿制药/生物仿制药供应商(迈蓝、梯瓦)。 |
仓位:看跌 | 受压者: 严重依赖欧盟出口、在美国市场敞口大但无活跃美国建厂项目的公司(诺华、罗氏、阿斯利康、赛诺菲)。此外,由于医疗损失率(MLR)波动,药房福利管理机构/管理式医疗组织(信诺、西维斯、联合健康)短期内也承压。 |
建议交易策略 | 配对交易: 做多赛默飞世尔/丹纳赫/西斯特组合,同时做空MSCI欧洲制药组合。做多礼来/再生元,同时做空欧盟制药股。事件驱动型: 做多美国仿制药。信用/外汇: 在避险情绪下做多美元,同时做空瑞士法郎/欧元。 |
关键尽职调查与催化剂 | 关注: 《联邦公报》中最终的HTS范围/证明规则、实际的**破土动工(许可证、合同)**以及药房福利管理机构的处方集更新。催化剂: 诉讼、CDMO订单评论、2025年第四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个人消费支出(PCE)健康数据。 |
底线与展望 | 标题最大化,执行务实化。 范围收窄/分阶段实施的可能性很高(>50%),但本土化激励是永久性的。建议做多美国生物制药工艺/资本支出相关公司,同时做空以欧盟为中心的制药公司;预计标题会带来波动性。 |
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