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亿美元的赌注:Figure押注人形机器人终于能走出实验室

作者
Tomorrow Capital
11 分钟阅读

380亿美元的豪赌:Figure押注人形机器人终将走出实验室

在通用机器人发布竞赛进入决定性阶段之际,Figure将制造业置于首位

在2025年一个凉爽的十月午后,Figure公司揭开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迄今为止最大胆押注的面纱——一款机器人不仅是为了在实验室中令研究人员惊叹,更是为了直接进入生产它的工厂车间。

该公司最新的产品Figure 03并非仅仅伴随着华丽的病毒式演示或崇高的承诺而来。相反,它与一个更为实际的理念紧密相连:一个名为BotQ的工厂。与那些仍以数十台为单位手工组装的竞争对手不同,Figure声称BotQ每年已经可以生产12,000台机器人,并计划在四年内将产量扩大到100,000台。这对于一个概念视频与商业现实之间始终存在巨大鸿沟的行业来说,是一个彻底的转变。

此举发生在一个紧张时刻。分析师认为,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增长到380亿美元。一些预测数字较低,接近300亿美元,而更乐观的预测则超过500亿美元。竞争正在迅速升温。特斯拉正通过其Optimus项目,将目标价格定在3万美元以下;Agility Robotics的机器人已经在仓库中工作;Apptronik刚刚签署了重要的汽车行业协议。谁能尽早建立信誉,谁就能占据上风。

Figure 03机器人
Figure 03机器人

更智能的感官,更明智的策略

Figure 03的设计明确表明,该公司已厌倦了原型机积灰的局面。其全新的视觉系统将帧率提高一倍,将延迟降低75%,并将视野扩大60%。嵌入其手掌中的摄像头在主传感器在狭窄空间中失去追踪时,提供了备用“眼睛”。

或许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现成选项在测试中表现不佳后,Figure公司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了触觉传感器。每个指尖都能感应到小至三克的力——相当于一枚回形针的重量。这种灵敏度使机器人能够识别牢牢握住物体与即将掉落物体之间的区别。凭借更柔软、适应性更强、能将抓力分散到物体表面的指尖,它能够拿起从锯齿状的金属板到易碎的塑料袋的任何东西。

这些升级并非微小的调整。它们旨在推动机器人超越预设动作,实现现实世界的灵巧操作。在混乱的环境中——想象一下仓库里杂乱堆放的箱子或散落在工作台上的工具——快速观察和精确感知的能力是完成任务或需要人类介入之间的关键区别。


将工厂本身变成产品

尽管技术高超,但Figure最大胆的举措可能不在机器人本身,而在于其制造机器人的方式。从数控机床加工原型转向压铸、注塑和冲压,迫使该公司重新设计了几乎所有部件,并考虑到了成本削减和快速组装。零部件被尽可能地减少。

这种前期工具投入不菲,但它改变了成本方程式。随着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会降低,而不是每小批量生产都会导致成本飙升。在BotQ内部,一个定制化的制造系统追踪每一个子组件,为工程师提供近乎即时的质量反馈。

将其与仍以数十台为单位手工制造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你就能明白为何Figure的押注脱颖而出。然而,疑问依然存在。该公司能否在同时生产数千个执行器等复杂部件的同时,保持严格的公差?答案将决定这种模式能否实现盈利规模化,还是会在自身野心下崩溃。

这条生产线还支持未来主义功能。嵌入机器人脚部的无线充电板能提供两千瓦的电力,而超高速毫米波连接能以每秒十吉比特的速度传输数据。其目标是:近乎连续的运行,机器人可以在短暂休息期间自行停靠充电并上传TB级的性能数据。


Helix:手部背后的“大脑”

硬件的价值只有在软件能跟上时才能体现。这就是Helix——Figure自主研发的AI系统,它融合了视觉、语言和运动控制。其目标简单而宏大:一个机器人不仅能重复预设动作,还能从经验和整个机器人群共享的数据中快速学习。

回报可能巨大。机器人每多工作一小时,就会产生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反馈到Helix系统,进而更新整个机器人群的行为,产生类似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进展的“雪球效应”。

当然,风险也同样巨大。当世界抛出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常常会失效,这已是众所周知。特别是家庭环境,简直是雷区——不可预测的光线、四处乱窜的宠物、孩子随意乱扔的玩具。工厂环境则更受控,这解释了为什么宝马仍在其生产线上试用Figure的早期型号,而家用准备仍处于理想阶段。


字里行间

Figure将03宣传为“为家庭和全球大规模应用”而设计,但业内人士窃窃私语称,它尚未为家用做好准备。这在人形机器人项目中是一个普遍的现实:家庭环境对自主性、更严格的安全认证和更低的支持成本要求更高,远超工厂车间。

发布中还缺少一些东西——具体数据。没有关于平均运行时间、故障率或人类需要介入频率的统计数据。没有这些,关于“巨大成本节约”的承诺仍未经证实。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并未止步。Agility的Digit已与亚马逊合作,在仓库中搬运货箱。特斯拉拥有无与伦比的供应链实力。Apptronik筹集了3.5亿美元并与梅赛德斯合作。Sanctuary AI则押注于“人在回路”训练以实现高灵巧技能。换句话说,竞争激烈。


安全、责任及其它

安全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它是实现规模化的看门人。Figure 03采用柔软的纺织材料、在夹点处使用分层泡沫,以及经过认证的电池系统,以缓解在人群附近操作的担忧。尽管该机器比其前身更轻,但它仍然是一个强大的移动物体,与脆弱的人类共享空间。

无线充电虽然时尚,却带来了新的难题:热量管理、干扰和精确放置要求。毫米波数据链路速度极快,但在室内操作挑剔。这些并非“致命伤”,但它们是必须通过工程技术解决的挑战,才能让家庭部署得到信任。

还有隐私问题。每天回传数TB数据的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机器人,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担忧。谁来控制这些数据?数据存储多久?能否从源头进行编辑?监管机构几乎肯定会等到出现问题后才会介入。


投资者的平衡术

对于支持者而言,Figure 03看起来像是一个被初创公司不确定性包裹的“一级投资机会”。先进传感器、实时触觉控制、稳健的制造计划和宏观AI战略的整合,使其超越了大多数科学展览原型机。但这并不能消除风险。

分析师警告投资者不要只看光鲜的演示,而应要求关键指标:90%以上的运行时间,每1000小时的故障频率不超过一次,以及在数周而非数月内增加新任务的能力。利润将取决于规模化效率和数据安全保障的证明。

更大的背景是全球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稀缺,对自动化的需求持续攀升。这种顺风将使企业买家保持兴趣。然而,家庭普及仍遥遥无期,需要自主性、责任保护和客户支持模式方面的突破。


人形机器人行业终于到了十字路口。华而不实的原型机已不再足够——制造纪律和财务韧性将成为焦点。对于Figure而言,接下来的18个月将揭示03是成为突破性成就,还是再次提醒人们,实现类人机器人的道路依然漫长。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