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妥协:华盛顿正式落实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控制
华盛顿 — 《联邦公报》周一正式发布,消除了所有疑虑。外国买家随意收购美国工业传奇企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在这种模式下,国家不再袖手旁观,而是坐在前排审视着这场博弈。
最新的证据就在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董事会内部。为激活今年早些时候敲定的、备受争议的“黄金股”条款,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已任命美国商务部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夏皮罗(David Shapiro)进入该公司董事会。这项任命记录于2025年11月24日,将一位联邦监督员直接安插到这家日资钢铁公司(现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Nippon Steel)子公司)的核心圈层。
这笔交易本身已于今年6月达成,此前经历了一场激烈而艰难的地缘政治竞购战,战火蔓延至各国首都和交易大厅。然而,“黄金股”席位一直空缺,否决权也只停留在纸面上。夏皮罗的到来将这种理论上的否决权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并重塑了这家拥有124年历史的公司在最高层面的决策方式。
从“铁锈地带”政治到高管控制
通往这一时刻的道路,交织着经济焦虑和赤裸裸的政治算计。截至2023年末,美国钢铁公司——这个曾经是美国桥梁、铁路和摩天大楼支柱的企业——仅占国内市场约8%的份额。多年来中国钢铁倾销和长期投资不足,使得钢厂疲惫不堪、工人焦虑不安、资产负债表岌岌可危。
随后,日本制铁以149亿美元的现金全资收购要约介入。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条救命索。然而,在华盛顿和“铁锈地带”,它却如警报般响起。两党议员纷纷抢占麦克风,将这笔交易描述为一次考验,看美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外国资本渗透到核心工业资产中。
这笔交易在2025年1月险些胎死腹中。拜登总统采取行动阻止了这笔交易,并警告称其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一度,这个老牌钢铁巨头似乎将名义上保持美国身份,即使其财务状况依然疲软。
大选改变了算计。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后,试图将其“美国优先”的本能与他自诩的“交易撮合者”形象相协调。5月,他推翻了禁令,允许收购进行,但附加了沉重条件。这笔交易只能在国家安全协议(National Security Agreement,简称NSA)框架下进行,该协议锁定了对宾夕法尼亚州蒙河谷(Mon Valley)工厂24亿美元的担保投资,并设立了强大的“黄金股”条款。
这项“黄金股”条款赋予了华盛顿随时可以拉动的“紧急制动”。未经许可,美国钢铁公司不得更改其名称。未经同意,不得将总部迁离匹兹堡。如果联邦官员反对,不得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夏皮罗现在担任这些条款的现场执行者,确保商务部在每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发生之前都能知晓。
业界观点:明目张胆的准国有公用事业公司
如果你只是粗略浏览标题,你会看到一个关于“拯救就业”和保护钢铁工人的熟悉故事。然而,深入探究,这个投资故事变得异常诡异。市场现在必须将美国钢铁公司视为一个不再是灵活私营企业、而更像是一个依靠外国资本运营的准国有公用事业公司。
通过任命夏皮罗进入董事会,华盛顿在重大战略选择上,已有效地将美国钢铁公司从正常的自由市场轨道中拉了出来。内部的“业界看法”直言不讳。“黄金股”条款固化了永久性的**“主权折让”**。日本制铁以55%的溢价购买了实际上是对美国钢铁市场的一种看涨期权。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该公司运营方式持有一种永久性的看跌期权。
首先来看资本配置。国家安全协议要求约140亿美元的投资,并迫使日本制铁将政治稳定几乎视为损益表上的一个细目。在一个纯粹的市场中,资金流向最高效的熔炉和最精益的工厂。在“黄金股”模式下,资金流向最敏感的邮政编码区,尤其是宾夕法尼亚州这个摇摆州。这种侧重可以平息劳工骚乱、支持当地社区,但与纽柯(Nucor)等更自由的竞争对手相比,这可能会拖累美国钢铁公司的长期利润率。
再来看治理摩擦。一位首先向商务部负责的董事,其角色就像一个内置的“毒丸”,以对抗快速决策。并购、先进技术合作,或涉及第三方伙伴的供应链重组,现在必须在它们甚至离开董事会白板之前,先通过一个官僚审批关卡。夏皮罗不对股东负有经典的受托责任。他的首要职责在于国家安全协议本身。这种高层忠诚度的分裂,在股东追求速度而国家要求谨慎时,都会产生结构性冲突。
这笔交易也向未来的外国直接投资发出了响亮的信息。正在浮现的“夏皮罗模式”告诉关键基础设施的潜在买家,他们只有接受董事会中永久的政府监督员,才能拥有这些资产。股权开始看起来不再像真正的所有权,而更像是特许债务。外国所有者承担财务风险和舆论关注,而华盛顿则牢牢掌握着战略控制权。
国家控制的先例
《联邦公报》上的通知可能看似例行公事,但其影响远超匹兹堡的河谷和老旧的高炉。通过将一名商务部律师安插到一家主要公司董事会中,本届政府已锁定了一种混合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大量借鉴了美国经常批评的对手所使用的国家资本主义策略。
对于蒙河谷的钢铁工人而言,夏皮罗是活生生的保证,确保关于投资和就业的书面承诺不会悄然消失。对于日本制铁而言,他的存在仅仅是进入美国工业领域及其庞大国内市场的入场券。
对于更广泛的经济而言,他的任命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市场曾经的“无形之手”现在与国家一只非常“有形之手”同台,后者可以触及董事会会议记录、资本预算和长期战略。日本制铁与美国钢铁公司之间的交易已尘埃落定。而政府对该公司如何演变的掌控,才刚刚开始收紧。
非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