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边缘政策:美国最后期限临近,全球市场严阵以待八月摊牌
在全球贸易外交的阴暗走廊里,时钟正在滴答作响。随着8月1日的临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向贸易伙伴发出的不妥协信息,回响在金融市场中:要么达成协议,要么面临某些商品高达70%的关税。
这场高风险的经济博弈——涉及占美国贸易逆差95%的18个国家——已经扰乱了全球供应链,并引发了从日本汽车出口到稀土金属价格等一切商品的波动。然而,市场自满情绪表明,许多投资者尚未充分计入业内人士所称的全球商业关键时刻。
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贸易策略师指出:“市场表面上的平静,掩盖了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转型。”“这不仅仅是谈判‘表演’——财政部已经将关税税率编码录入海关系统。”
关税武器:经济策略还是政治作秀?
本届政府的“平等关税”原则,表面上旨在减少贸易逆差和振兴美国工业,代表了现代美国历史上最具侵略性的贸易姿态之一。然而,其表象之下隐藏着更复杂的现实。
财政部数据显示了一个关键但鲜为人知的动机:增加财政收入。由于5月份通过的3.4万亿美元“一个美好大账单”税收与支出一揽子计划造成了预算压力,每个月暂停征收关税,意味着损失约60亿美元的海关收入。
这些财政支撑有助于解释政府策略中截止日期的一再推迟——从4月到7月9日,现在是8月1日(中国被准许延长至8月10日)。
对于主要经济体而言,这些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英国于5月9日达成了一项部分协议,而中国则于5月12日谈判达成一项框架协议,暂停了24%的关税90天。越南由于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而高度脆弱,于7月3日接受了20%的关税制度。
但许多“重量级玩家”的谈判仍陷僵局。
幕后:真实局势
日本、欧盟和韩国等工业强国研究了美英协议,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他们的算盘是:接受美国条款会使他们受制于配额,却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市场准入收益。
一家欧洲主要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解释说:“这些模板协议揭示了一种根本的不对称性。”“它们的结构是管理型贸易而非自由贸易,通过豁免程序选择赢家,这容易滋生政治偏袒。”
日本汽车行业——其出口额已同比下降24%——在8月份可能面临35%的关税。欧洲钢铁和铝生产商则面临50%的关税,鉴于WTO的限制,其报复性选择有限。
与此同时,中国以战略耐心应对紧张局势。通过争取到90天的关税暂停,并利用其在稀土等关键材料方面的主导地位,尽管面临10%的基本关税,北京仍保持了强大的议价能力。
一位驻香港的市场分析师表示:“中国认识到,相互经济损害会使全面升级关税变得不合理。”“他们正在进行一场更长期的博弈,愿意忍受短期痛苦,同时为结构性优势做准备。”
隐性成本:通胀、增长与市场扭曲
关税制度的宏观经济后果已初现端倪。2025年消费者价格上涨1.5-2.3%,特定商品涨幅更大。实际GDP增长放缓0.6-0.9个百分点,失业集中在易受报复影响的行业。
商业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超过30%的企业将贸易政策列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导致投资推迟和招聘计划减少。
一位前美联储经济学家指出:“关税相当于对美国消费者征收的隐形税。”“传导率高达70%,负担不成比例地落在已经受通胀困扰的家庭身上。”
关税在美国国内的区域影响分布不均,对依赖制造业和融入北美供应链的州打击最大——而这些恰恰是该政策表面上旨在帮助的地区。
投资格局:穿越关税雷区
对投资者而言,关税不确定性在各类资产中既带来风险也创造机遇。市场定价表明,自满情绪与现实之间存在脱节:标普500指数从4月份关税暂停至7月初上涨了26%,但市场广度已收窄,尽管政策风险不断累积,隐含波动率仍出人意料地低。
未来前景主要有三种情景:
-
基本情景(55%概率):达成部分协议,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升至约19%,导致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0.3个百分点。
-
升级情景(25%概率):完全恢复到4月份的关税水平(平均23%),可能将美国推入轻度衰退,失业率最高达到6.1%。
-
休战情景(20%概率):将目前的暂停期延长至第四季度,维持10%的基本关税,但避免额外附加费。
一家主要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策略师建议:“风险回报不对称性有利于防御性头寸。”“短期国债提供选择权,而行业轮动应青睐国内自动化企业,而非易受美国需求冲击影响的出口商。”
展望八月之后:美元主导地位之问
或许最深远的影响不在于即时的市场反应,而在于对全球金融的结构性后果。通过关税导致的进口减少来缩小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这项政策从数学上减少了全球市场中的美元供应——而此时财政部的发行量正在激增。
这种“流动性去美国化”可能逐渐侵蚀美国霸权仅存的优势之一: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一位货币策略师指出:“我们已经看到美元走软趋势,如果关税制度在2026年选举周期后依然存在,这种趋势可能会成为结构性问题。”“讽刺的是,通过关税试图保护美国工业,我们可能正在破坏数十年来使美国受益的金融架构。”
随着8月1日的临近,全世界都在关注,在这场高风险的经济“胆小鬼博弈”中谁会退缩,同时也在寻找全球经济秩序更深层次转型的迹象,这种转型可能会远远超出眼前的关税战。
投资者须知: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所述情景是基于当前信息的可能性,不应被视为预测。在根据地缘政治发展做出投资决策前,请咨询合格的财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