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应对关税冲击,对美贸易裂痕加深
长期以来以其出口实力和经济稳定性而闻名的瑞士,正面临几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美国于8月初决定对瑞士商品征收39%的关税,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压力,迫使政策制定者、行业和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现实。最初停滞不前的谈判迅速升级为全面的贸易冲突——这场冲突正在重塑瑞士出口驱动型经济的基础。
突如其来的打击,影响深远
关税壁垒于8月7日生效时,很少有人预料到其影响范围如此之广。截至9月,瑞士对美国的出口骤降了40%。2026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几乎减半,从1.5%降至微不足道的0.8%。鉴于出口占全国GDP的65%,而美国购买了其中约五分之一的出口产品,这些关税不仅仅是政治纠纷,它们是一种结构性冲击。
瑞士国家银行行长马丁·施莱格尔(Martin Schlegel)在10月17日发言时警告称,“全球经济前景正在根本性恶化。”他的措辞谨慎,但潜在信息清晰:该国的经济模式正面临压力。
失败的谈判——以及引发关税的需求
冲突的根源可追溯到2025年7月,当时瑞士官员抵达华盛顿进行谈判。他们希望在关税生效前阻止它们。相反,他们遇到了一系列美国提出的不可谈判的要求:对含氯鸡肉和激素处理牛肉开放瑞士市场,遏制瑞郎升值,并解决华盛顿所称的、因瑞士在制药、精密机械和奢侈品方面的优势而导致的200亿美元贸易逆差。
瑞士拒绝了这些要求,捍卫其食品标准和瑞士央行的独立性。特朗普政府以对发达经济体征收的史上最严厉关税措施之一作为回应——甚至高于对加拿大或欧盟征收的关税。
痛苦并未止步于此。
药品业面临100%关税威胁
10月1日,华盛顿进一步升级局势,宣布对品牌和专利药品征收100%的关税。只有愿意在美国生产的公司才能豁免。对于瑞士而言,药品占其对美出口的60%,每年创收超过150亿美元,此举打击了该国利润最高的行业。
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该关税全面实施六到九个月,瑞士GDP增长可能会下滑至0.3-0.5%,到2026年,多达50,000个就业岗位将面临风险。
瑞郎:避险天堂与无声负担
尽管各行业都在与关税作斗争,瑞郎却又增添了一层复杂性。投资者在全球不确定性中寻求避险,将瑞郎推升至每美元约0.85瑞郎,这是截至10月中旬的一个月高点。瑞郎每上涨一分,都会使瑞士产品在海外变得更昂贵,实际上是在美国关税之上又增加了2-3%的成本。
瑞士央行进行了积极干预。2025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瑞郎购买量超过500亿瑞郎,同比增长30%,因央行试图在不诉诸负利率的情况下遏制瑞郎升值。9月25日,瑞士央行在连续六次降息后将政策利率维持在零,这表明除非情况恶化,否则不愿回到负利率区间。
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外交转折中,瑞士央行获得了政治掩护。9月30日,它与美国财政部达成一项协议,确认双方都不会以汇率作为竞争优势的工具。这一表述实际上允许瑞士进行干预,而不会被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华盛顿认可了其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的做法。
逐个行业:赢家、输家和适应之战
机械业: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机械生产商(约占瑞士出口的25%)自关税实施以来,产出下降了15%。他们现在面临一系列严峻选择:通过压缩利润来承担关税、提高价格从而失去客户,或者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获得豁免。
瑞士军刀制造商维氏(Victorinox)已成为该行业应对措施的象征。它正在提高效率、调整库存,并考虑扩大其在美国有限的业务。大型公司可以适应,但没有全球业务的小型制造商面临艰难的生存决策——削减成本、寻找新市场,或者接受利润缩减。
奢侈手表:无处可逃的市场
手表行业面临着更严峻的困境。对美销售额下降了30%。关税无法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否则产品将变得无法负担。与机械业不同,手表制造商不能简单地将生产转移出去,否则将失去其标志性的“瑞士制造”标签,而该标签正是其高溢价的理由。没有豁免,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也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一些业内人士现在称之为“工业忧郁症”,这反映出对数百年工艺可能被现代地缘政治破坏的深切担忧。
制药业:不确定因素
最初免受39%基准关税影响的制药业,现在正处于100%关税威胁的焦点之中。大型公司正在权衡在美国制造方面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维持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风险巨大,结果非此即彼。关税的全面实施可能会严重损害盈利,而对承诺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公司给予有针对性的豁免则可以保持盈利能力。
战略东移
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危险,瑞士正在加速努力,以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10月,一个由30家公司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德里,作为加强与印度和东南亚联系计划的一部分。政府预测,到2027年,这一战略转向可为对南亚的出口增加50亿美元。
但多元化并非一蹴而就。建立新网络、应对外国法规以及在新兴市场接受更薄的利润都需要时间、金钱和耐心。对于许多公司而言,这与其说是一个新机遇,不如说是对支离破碎的全球贸易格局的一种被迫适应。
市场动态:无方向的波动
试图解读这种环境的投资者面临着相互矛盾的信号。瑞郎在避险需求和瑞士央行干预之间徘徊,造成了没有明确趋势的波动。一些交易员看到了战术性机会——在避险情绪高涨时抛售瑞郎,然后在瑞士央行反击时买入——但时机仍不确定。
在股票市场,表现出现急剧分化。拥有多元化收入、在美国生产或在防御性行业具有定价能力的公司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能够证明在美国拥有制造能力的医疗保健公司可能会获得药品关税豁免。与此同时,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的机械和奢侈品出口商仍面临压力。
分析师正在探索选择性配对交易:做多防御性跨国公司,同时做空高度受关税影响的周期性公司。在固定收益方面,中短期公司债券适度较高的收益率可能对投资者有吸引力,但信用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在美国销售额超过15%的发行人。
制药业决策:下一个关键转折点
最重要的近期催化剂是华盛顿关于实施100%药品关税的决定。如果全面实施,盈利削减可能严重且立竿见影。如果获得豁免或特殊条款——特别是对于承诺在美国投资的公司——前景将发生显著变化。
市场观察人士警告说,传统模型在这种环境下举步维艰。政治不确定性,而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现在正在驱动结果。建议考虑投资瑞士资产的人士寻求根据其风险偏好量身定制的专业建议。
瑞士——以及全球体系的压力测试
瑞士的困境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全球紧张局势。关税正在加速国际贸易的碎片化,并鼓励“友岸外包”和经济集团的形成。对于一个以中立、开放和精密出口为基础建立繁荣的国家而言,这一转变是对其韧性的根本性考验。
瑞士央行不顾预测疲软仍将利率维持在零的决定,表明其对该国在不采取极端措施的情况下应对风暴的能力充满信心。但这种信心严重依赖于以下假设:谈判最终能缓解部分关税、多元化努力能取得进展,以及货币压力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未来几年将决定瑞士能否使其出口驱动型模式适应这样一个世界:市场准入不再主要取决于竞争力,而更多地取决于政治结盟。目前,该国正处于一个转型中的格局之中——经济实力必须与战略灵活性相平衡,即使是最稳定的经济体也无法幸免于贸易武器化。
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