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获准向中国销售H20 AI芯片,出口禁令解除

作者
Xiaoling Qian
10 分钟阅读

科技博弈: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重开在华通道

在人工智能霸权的高风险博弈中,华盛顿率先“让步”。美国政府已悄然批准英伟达专为符合规定而优化的H20人工智能加速器的出口许可,使其能够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此举逆转了此前引发全球科技供应链震荡、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的备受争议的2025年4月禁令。

Jensen Huang and China
Jensen Huang and China

蓄意撤退还是战略重新定位?

周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投资者面前证实了科技分析师数周以来的预期。黄仁勋宣布:“我们已收到恢复H20出货所需的批准。”他还透露,将推出一条名为“RTX Pro”的全新GPU产品线,该产品线专为符合美国出口限制而设计,同时服务于中国客户。

这一看似直接的政策逆转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拜登-哈里斯政府一直努力平衡限制中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保护美国科技主导地位之间的关系。特朗普政府在4月实施的强硬禁运,反而加速了其旨在阻止的事情——中国的自给自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盛顿安全分析师评论道:“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投降’,而是一种战略上的重新校准。美国意识到全面禁运适得其反——它只会加速华为的研发进程,同时让美国数十亿美元的库存滞销。”

完美的折衷芯片:强大到足以销售,但又“弱”到足以出口

H20芯片是战略工程的典范——它足够强大,对中国AI公司有价值,但又被刻意削弱,以阻止其在基础AI突破或军事应用方面的潜力。这款“金发姑娘芯片”在训练性能上约为旗舰H100的20%,同时保持了有竞争力的推理能力。

技术规格说明了一切。尽管H20的FP16性能为296 TFLOPS,相比H100的1,980 TFLOPS显得温和,但它配备了慷慨的96GB HBM3内存——这优化了运行预训练模型而非创建新模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保留了专有的NVLink互连技术,可实现高效的多芯片部署,这是中国替代品仍在努力赶超的特性。

一位半导体行业顾问指出:“H20芯片精确地揭示了华盛顿的‘红线’。他们将其校准为支持商业AI应用,同时阻止了开发下一代基础模型所需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

市场震荡与计算中的反应

英伟达股价对这一消息反应谨慎乐观,周二盘前交易价为172.25美元,上涨4.99%。这种平淡的反应既反映了公告的预期性,也反映了政策稳定性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

对英伟达而言,事关重大。2025年第一季度,由于4月禁令导致H20库存滞销,该公司蒙受了高达55亿美元的痛苦损失。鉴于中国市场占据英伟达2025财年营收的170亿美元,此次逆转有望恢复2026财年市场普遍预期的约11-12%的营收。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腾讯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云计算巨头正处于战略困境——尽管乐于获得熟悉的基于CUDA的硬件,但对依赖受出口管制的科技越来越警惕。

一位上海的科技分析师观察到:“每一次政策反复都会促使中国超大规模企业进一步推行其双栈策略。他们会购买H20以确保兼容性,同时加速部署昇腾芯片以实现自主可控。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他们是否会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而是何时。”

中国芯片自主可控的推进

暂时的禁运无意中加速了中国国内芯片的发展。华为的昇腾910B已经接近H20的原始计算性能,而即将推出的昇腾920据报道在推理工作负载方面可与H100媲美。

然而,制造业的现实依然严峻。没有极紫外光刻设备(EUV),中芯国际(SMIC)等中国代工厂在良率和效率方面举步维艰。他们目前所谓的“5纳米”工艺需要繁琐的多重图形化技术,这增加了成本并降低了产量。

一位半导体制造专家解释道:“表面上的TFLOP差距正在缩小,但系统级集成和制造效率仍然是重大挑战。华为可以通过‘暴力’堆叠来匹配原始计算数据,但英伟达在工艺技术、内存子系统和软件方面的垂直整合仍然是一个强大的‘护城河’。”

投资格局:驾驭新现实

对投资者而言,英伟达在中国的复苏带来了复杂的交叉影响。考虑到该股2026财年预期市盈率已达约182倍,市场已经将中国业务的恢复和强劲的未来增长因素计入其中。

金融分析师建议采取比简单购买英伟达股票更细致的投资方法。华尔街一家大型投资公司的投资策略师建议:“聪明的资金正在关注整个生态系统。无论是哪种AI芯片占据主导地位,三星和SK海力士等内存供应商都面临着压倒性的HBM需求。而博通和美满电子等网络设备厂商则受益于任何需要高带宽互连的部署。”

更具吸引力的机会可能在于那些考虑了政策波动性的对冲头寸。一项基于概率加权的分析表明,未来12个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

  • 基准情况(45%概率):受控接触持续,H20/H30芯片稳定出货。
  • 再次禁令情景: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导致出口许可冻结。
  • 本地崛起情景:中国超大规模企业将资本支出大幅转向国内GPU。
  • 完美情景:进一步放宽限制,允许“阉割版”Blackwell芯片进入中国。

驾驭前方的未知水域

对于考虑在这个动荡领域建仓的投资者来说,尽职调查需要关注几个关键指标。许可审批节奏、中国客户的价格压力、CUDA生态系统的粘性、HBM供应限制以及美国政治动向,都代表着潜在的转折点。

战略考量表明应采取战术性方法。尽管出口许可的批准消除了即时的下行风险,并允许英伟达将现有库存变现,但每一个政策周期都会加速中国的自力更生,并促使全球客户在架构设计时考虑硬件灵活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明智的做法可能是平衡单一股票敞口与更广泛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投资。内存供应商面临多年积压的需求,以及助力AI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专业公司,可能会提供更稳定的增长机会,同时降低对政策敏感度。

致读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所呈现的分析基于当前市场数据和经济指标。投资者应咨询财务顾问以获取个性化指导。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