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外交:英伟达中国策略如何重塑人工智能出口规则
华盛顿—— 美国商务部已悄然开始为英伟达的H20人工智能芯片向中国市场出口发放许可证,这标志着此前冻结数十亿美元潜在收入的2025年4月禁令的一次戏剧性逆转。这一政策转向,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直接向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发出呼吁后几天内出现,凸显了个人外交如何正在塑造美国的科技外交政策。
其影响远不止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出口禁令实施前,英伟达曾预计本财年H20芯片的销售额将高达150亿美元,此次许可证恢复是近期最重要的技术政策逆转之一——它可能重塑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格局。
架构师的博弈
H20芯片代表了硅谷在科技外交方面最精密的尝试。该芯片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其运算能力有意低于拜登政府设定的计算阈值,同时仍保留了足以支持先进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这种工程上的折衷——性能低于英伟达的旗舰芯片但依然强大——体现了在不受限制的技术转让和完全禁运之间的一条中间道路。
美国政府通过拜登政府更新的规定,限制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这些管制措施根据处理能力和互连速度等因素,设定了具体的性能阈值,以防止某些国家获得先进的半导体技术。
当商务部官员于今年4月叫停H20芯片出口时,理由是出于对潜在军事应用的国家安全担忧,他们实际上终结了这一精心校准的策略。这一决定导致数百万片芯片滞留在台积电的台湾晶圆厂,并让中国科技公司争相寻找替代方案。
行业分析师认为,黄仁勋成功游说的时间点反映了纯粹的政策限制无法解决的更广泛市场现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半导体行业高管指出:“全面禁止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还多。”“中国公司只是通过灰色市场渠道寻找规避方案,这违背了控制访问的目的。”
市场力量重塑政策
这些数字有力地说明了经济引力如何克服了政治限制。生产H20芯片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截至7月下旬已积累了估计60万至70万片库存芯片,并已收到约30万片新增芯片订单,以期许可证恢复发放。
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预测,凸显对先进芯片的巨大市场需求。
预测领域 | 指标 | 2024年 | 2025年 | 2028年 | 2030年 | 增长率(复合年均增长率) |
---|---|---|---|---|---|---|
AI资本支出 | 支出(美元) | - | 840亿 - 980亿美元 | - | - | 48% (2024-2025) |
政府AI投资 | 支出(人民币) | - | 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 | - | - | - |
主要互联网公司AI投资 | 支出(人民币) | - | 高达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