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重金押注美国本土制造:承诺还是痴心妄想?
这家丹麦制药商誓言将在美国本土生产其重磅减肥药物,但前路却远非坦途。
诺和诺德刚刚做出了一项大胆承诺:其所有销往美国的减肥药物都将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一由该公司美国区总监宣布的消息,正值政治、关税和患者需求相互交织,可能重塑制药行业格局的关键时刻。数百万患者一直在长时间等待维格威(Wegovy)和诺和泰(Ozempic)等畅销疗法。与此同时,政界人士正在推动更多国内生产,并挥舞着可能打击外国制造药物的关税大棒。
这不仅仅是为了公关。鉴于华盛顿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100%的关税——除非企业将生产线迁至美国本土——诺和诺德的决定与其说是出于善意,不如说是求生策略。竞争对手礼来公司(Eli Lilly)已在美国工厂投入数十亿美元,迫使诺和诺德必须跟上步伐,否则就有可能在肥胖症药物市场失去阵地。
工厂车间的政治博弈
俗话说,时机就是一切。诺和诺德不仅是为了规避关税,它也是在试图解决困扰其业务多年的问题:供应短缺。患者已在等待名单上等了数月。药店对剂量进行配给。医生不得不应对远超供应的需求。
该公司希望本土生产能解决这一瓶颈。通过将药物生产的最终“灌装-包装”阶段——即活性成分被包装成注射笔——搬到美国本土,诺和诺德可以更好地掌控稀缺资源。收购康泰伦特(Catalent)的无菌生产设施并扩建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型工厂,都是朝着这一目标迈出的步伐。诺和诺德将不再需要向产能过剩的合同制造商乞求产能,而是将直接拥有生产线。
政治作秀成分也参与其中。就药品定价问题盘问制药商的立法者乐于听到“美国制造”的故事。对于诺和诺德来说,投资工厂和创造就业机会,为公司提供了一道屏障,抵御那些指责其哄抬药价的批评者。
供应链的玄机
但问题在于:在北卡罗来纳州生产最终的注射笔,并不意味着整个药物都是美国制造的。治疗的核心——活性药物成分(API)——仍然来自欧洲。将API生产线迁至大西洋彼岸是一项艰巨得多的任务,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耗时数年建设,并获得严格的FDA批准。
迄今为止,诺和诺德尚未承诺将API生产转移到美国。这使得头条新闻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即使北卡罗来纳州的新工厂在2028年前建成投产,实际的药物活性物质可能仍然需要漂洋过海才能抵达美国的组装线。在此之前,“所有美国供应”仍然更像是一种愿望,而非事实。
竞争白热化
诺和诺德此举并非孤立事件。礼来公司一直在美国和欧洲竞相建设自己的工厂。供应的可靠性正迅速成为肥胖症药物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武器。通过在美国大举投资,诺和诺德不仅回应了礼来,也排挤了那些现在更少有制造伙伴可选择的小型竞争对手。
对患者而言,一旦产能提升,这可能意味着更少的短缺和更快的获取。但短期内,不要指望价格会下降。建设工厂成本高昂,公司在援引更高的美国劳动力成本时,不愿大幅降价。分析师已经指出,尽管供应有所改善,但处方增长放缓和价格战可能持续给诺和诺德和礼来带来压力。
制造业转移的严峻算计
即使有了崭新的工厂,挑战也接踵而至。如果API仍来自丹麦,全球供应链仍将决定有多少产品能真正运抵美国货架。收购康泰伦特的设施有所帮助,但也带来了整合的难题。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招聘熟练工人也并非易事。
至于关税?它们本质上是政治性的。豁免、例外条款,或者与欧洲达成一项突然的贸易协议,都可能消除诺和诺德现在追逐的激励因素。政策的突然转变可能会让“美国制造”的推动看起来更像是一条代价高昂的弯路,而非一项长期战略。
关注点
投资者、医生和患者都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短期内,预计未来一两年内将有更多美国本土灌装-包装产能投入使用。这应该能缓解一些供应问题,尽管它不会使整个体系完全本土化。到2020年代末,如果关税维持不变,诺和诺德可能会冒险在此建设API产能。
礼来目前可能仍将保持领先地位,但一旦诺和诺德的供应稳定下来,且新的口服药物上市,这一差距可能会缩小。价格可能不会暴跌,但随着产能增加和保险公司获得更多议价能力,返利和共同支付计划可能会有所改善。
真正的线索将来自诺和诺德自己的表述。如果它继续谈论“在美国进行灌装-包装”,这表明API仍将来自海外。只有当该公司明确表示“端到端制造”时,你才能将这一承诺视为真实可信。
制药业的版图正在被重塑,这并非以几十年计,而是实时发生。诺和诺德已在美国进行了重大押注,但这一豪赌能否奏效,取决于的不仅仅是剪彩仪式。执行力、政治因素和患者的耐心将决定这一承诺是能带来变革——抑或仅仅是又一个企业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