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溃:一款五分钟工具如何击溃AI深度伪造防御体系
一款针对数字水印的新武器,恐将颠覆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并重塑整个内容溯源行业。
2025年8月18日
硅谷 — 今天,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一个基本支柱悄然崩塌。数字水印——这种主要人工智能公司嵌入生成图像中以证明其来源的隐形签名技术——被一款只需五分钟和一张显卡就能操作的工具系统性地瓦解了。
此次颠覆的核心技术是UnMarker,一款由安德烈·卡西斯开发的开源攻击工具。研究人员已将其识别为所有稳健水印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漏洞:它们依赖于图像频域中的频谱幅度。
图像的频域通过傅里叶变换揭示,它根据像素亮度的变化率而非空间位置来表示图像。低频对应着平滑、缓慢变化的区域,例如晴朗的天空;而高频则代表着形成锐利边缘、精细细节和纹理的突变。
为了理解其重要性,请思考水印技术承诺解决的问题。随着DALL-E、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产出日益逼真的内容,区分真实图像与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变得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打击深度伪造、保护知识产权,并维护公众对视觉媒体的信任。
主要科技公司已将水印作为其主要防御手段,投入了巨额资金。谷歌的SynthID系统将不可察觉的模式嵌入到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中,这些模式能够在裁剪和压缩等常见变换中幸存下来。其他提供商的类似系统则是通过将识别信息隐藏在图像的数学结构深处——具体来说,是在其频谱特征中,而频谱特征由幅度和相位分量组成。
当隐形变得可见
UnMarker方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普适性。该工具并非针对特定的水印算法,而是利用了所有稳健水印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数学约束:它们必须嵌入图像的频谱幅度中——即那些在裁剪和压缩等常见变换后仍能保留下来的频域数据。
一位熟悉该技术的网络安全研究员表示:“频谱幅度代表水印信号通用载体的这一洞察,既高明又令人恐惧。这意味着这不是一个可以打补丁的漏洞,而是整个方法固有的设计层面缺陷。”
该工具通过其创建者所谓的“对抗性过滤”来运作,系统性地破坏水印所在的数学基础,同时保留图像的视觉质量,使其依然可用。在实验室测试中,UnMarker使得针对谷歌SynthID的攻击成功率达到79%,有效地令该系统在识别AI生成内容方面的表现,甚至不如抛硬币。
谷歌DeepMind对具体数字提出异议,但承认了更广泛的漏洞。该公司以正在进行安全审查为由,拒绝提供具体的技回应。
万亿级美元的误判
其影响波及到各大公司的董事会,水印技术曾是这些公司人工智能安全战略的基石。主要科技公司已将防御性水印视为其遵守新兴法规(特别是将于2026年8月生效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透明度要求)的主要合规机制,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
一位专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分析师表示:“我们正在目睹风险模型的一次根本性重估。那些将监管策略押注于单一水印方法的公司,突然面临着大量的搁浅资产。”
市场反应迅速。Adobe的内容真实性倡议(CAI)和内容溯源与真实性联盟(C2PA)立刻成为受益者,因为它们的加密清单方法独立于UnMarker所利用的频谱漏洞。
您知道吗?内容溯源与真实性联盟(C2PA)是一个开放的、行业驱动的标准,旨在帮助验证照片和视频等数字媒体的来源和历史。通过嵌入安全的元数据,C2PA可以追溯内容的创建者、追踪编辑记录,并打击虚假信息和深度伪造。C2PA得到了主要科技和媒体公司的支持,通过确保内容从创建、分发到消费整个生命周期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从而在数字内容领域建立信任。
与此同时,采集时签名技术——即在相机传感器层面进行认证的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需求。索尼的Camera Verify和尼康的原生C2PA实现代表着基于硬件的解决方案,它们能够完全规避频谱攻击。
技术颠覆之外
更广泛的影响延伸到地缘政治领域。随着深度伪造日益复杂,水印技术的失效消除了许多政策制定者曾视为对抗虚假信息宣传的主要技术防线。
一位前人工智能政策政府顾问解释说:“监管框架是建立在水印能提供可靠技术保障的假设之上的。现在,这一假设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分阶段实施时间表带来了特别的紧迫性。鉴于通用人工智能义务已生效,且更广泛的透明度要求将于2026年8月启动,各组织必须迅速从依赖水印的策略转向更全面的溯源框架。
新兴溯源经济
这场技术颠覆正在推动数字真实性建立和维护方式的更广泛变革。Cloudflare等内容分发网络(CDN)正将自身定位为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在转发和压缩过程中保留“内容凭证”来巩固其市场地位,从而产生网络效应。
这一转变有利于那些控制溯源端点的公司:即采集设备、内容管理系统和平台策略机制。纯粹的水印供应商则面临着分析师所称的“持续性红队测试成本,且投资回报率不断萎缩”。
专注于深度伪造识别的检测服务需求激增,尤其是那些能够通过行为和统计分析而非仅仅依靠嵌入式水印来识别合成内容的多模态系统。
投资启示:资金流向何方
对于成熟投资者而言,UnMarker的出现预示着人工智能安全堆栈中一次根本性的资本再分配机会。这场颠覆有利于那些拥有强大分发护城河的基础设施型公司,而非依赖水印技术的单一解决方案。
您知道吗?传统纯水印内容保护方案中的重大漏洞被发现,正在推动市场向C2PA等集成式溯源系统大幅转移。这些新系统将加密溯源元数据与弹性水印相结合,为内容篡改和移除提供了更强的保护。因此,投资正从独立的纯水印产品转向混合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提供可验证的真实性和防篡改证据,赋能从媒体到人工智能内容创作等行业,以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数字生态系统。
符合C2PA标准的硬件制造商将受益,因为采集时签名正成为新闻机构、法律工作流程和监管合规的强制性要求。该技术通过在传感器层面建立信任,从而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这超出了频谱操纵攻击的范围。
实施“默认保留凭证”政策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将能够捕捉到显著价值,因为内容真实性正成为平台的核心差异化因素。保留溯源信息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将创造出可持续的竞争护城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
反之,纯水印供应商则面临估值压缩,因为其核心价值主张正在转变为一个需要持续对抗性测试的成本中心。投资者应要求提供捆绑式产品,将水印与全面的溯源控制和政策整合框架相结合。
驾驭新现实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有几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内容凭证保留的平台采纳率、硬件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原生C2PA实现路线图,以及要求具备全面溯源能力的监管采购规范。
这项投资论点超越了纯技术投资。法律和合规服务提供商围绕溯源链而非水印检测构建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工作流程,这在一个日益优先考虑审计追踪而非隐藏信号的监管环境中,代表着新兴机会。
正如一位专注于企业人工智能的风险投资家所指出的:“赢家将不是拥有最佳水印的人,而是那些控制溯源决策生成管道的人。”
UnMarker在五分钟内颠覆了多年的水印研究,这严酷地提醒我们,在网络安全领域,非对称优势可能瞬间烟消云散。对于一个建立在领先于对手前提下的行业来说,这既是生存挑战,也是那些有能力利用数字信任新架构的参与者的根本性机遇。
这项技术变革的影响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显现,届时企业将重新评估其人工智能安全策略,投资者也将把资金重新配置到更具防御性的溯源技术上。水印技术过去的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结果,投资者应咨询财务顾问,以获取关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投资的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