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变现:晨星公司以3.75亿美元跃入美国市场核心
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出售其“皇冠上的明珠”之一,暴露出美国高等教育财政的裂痕——并让晨星公司获得了华尔街运转的关键一环。
2025年9月23日,一则新闻悄然发布。没有华丽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宏大的演说,只有一份简短的公告,其影响将从交易大厅延伸至校园图书馆。芝加哥大学——长期以来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拥有比许多国家还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同意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证券价格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CRSP)出售给晨星公司(Morningstar, Inc.)。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笔普通的交易。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价值3万亿美元的指数帝国中的一次重大权力重组。
几十年来,CRSP指数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数百万美国人的退休财富。Vanguard(先锋集团)的整体股票市场基金——全球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就是基于CRSP基准运作的。这些指数并不引人注目,也未曾登上头条,但它们塑造了普通人储蓄未来的方式。如今,这个由学术机构管理指数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声望的代价
芝加哥大学并非轻率出售。该校正面临2.88亿美元的运营赤字,并已从开支中削减了约1亿美元,其中包括痛苦的裁员。100到400个工作岗位可能消失。多个博士项目——尤其是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招生已被冻结。
芝加哥大学并非孤例。斯坦福、康奈尔、哈佛、南加州大学——所有这些学校今年都宣布了削减开支或重组。即便拥有庞大捐赠基金的斯坦福大学,也不得不削减了1.4亿美元。当美国最富有的学校都开始削减开支时,你就会明白问题是结构性的,而不仅仅是会计工作马虎造成的。
出售CRSP为芝加哥大学赢得了喘息空间,同时也没有掏空其学位项目。毕竟,CRSP在很久以前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学术数据集了,它已成为一台成熟的商业指数机器。剥离它在财务上是明智之举。这笔3.75亿美元的现金注入为大学争取了时间——并免去了在学术环境中运营一个面向华尔街业务的麻烦。
晨星的实力博弈
对晨星公司而言,这绝非一个副业项目。这笔交易使其跻身美国顶级指数提供商之列,而这个俱乐部传统上一直由MSCI、标普道琼斯指数和富时罗素等公司占据。
晨星公司的秘密武器?先锋集团。早在2012年,先锋集团为了削减成本,就从MSCI转向了CRSP。这一决定大大提升了CRSP的商业价值,也因此使得这次收购对晨星公司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但问题在于:先锋集团既是奖品,也是风险。如果先锋集团再次决定寻求其他选择——或者更糟的是,建立自己的指数系统——那么晨星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接手了一个非常昂贵的烫手山芋。这也有先例可循。当不再划算时,先锋集团此前也曾放弃过其他供应商。
美国高等教育的更大范围清算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芝加哥大学的举动凸显了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财务压力。大学首席财务官们(CFOs)如今将“管理不可靠的资金”列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联邦拨款波动不定,州预算不断调整,招生收入也大不如前。
人口结构也无济于事。关键地区适龄大学生数量减少。由于签证障碍和地缘政治冲突,国际学生增长放缓。多年来,学校的商业模式一直建立在每年秋季招生人数增加的假设之上。现在,这一假设正在瓦解。
依赖学费且缺乏雄厚捐赠基金的小型区域性大学面临生存危机。一些州已经关闭了大学校园。分析师预测,未来五年内,多达15%的大学可能会关闭、合并或被迫进行彻底重组。即使是常春藤盟校这样的精英学府也无法高枕无忧。它们的捐赠基金虽然能缓冲冲击,但它们仍在削减开支并重新调整策略。
私有化之困境
CRSP的出售还引发了一个更大、几乎是哲学层面的争论:在大学中——通常由公共资金资助——创造的知识,是否应该最终成为企业财产?
CRSP源于数十年来纳税人资助的研究。多年来,其数据通过沃顿研究数据服务(Wharton Research Data Services)等学术平台以补贴价格向学者提供。随着晨星公司接管,这些优惠条件可能会逐渐消失。价格可能上涨,访问权限也可能收紧。
然而,晨星公司也不会想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先锋集团仍是其关键所在。如果费用提高过高,先锋集团可能会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像MSCI和标普这样的竞争对手随时准备伺机而动。指数世界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寡头垄断市场,但即使是寡头垄断也有其制约因素。
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晨星公司作为重量级指数参与者的入局,将改变行业格局,尽管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更换基准是一个复杂且成本高昂的过程。这种惯性保护了现有参与者。
尽管如此,投资者和顾问们仍应关注一些信号。先锋集团会在未来两年内续签其CRSP合约吗?如果续签,晨星公司的这步棋看起来就很高明。如果不续签,其经济效益将迅速瓦解。预计晨星公司会探索新的指数产品——例如ESG或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基准——以利用其现有优势。
对资产管理者来说,成本可能会小幅上升。被动基金管理费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最终会放缓。数据和分析公司的投资者应注意:这笔交易突显了金融“收费站”的持久价值,它们引导着数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动。
其他大学可能会将此视为一个蓝图。那些拥有宝贵数据集的学校——无论是在基因学、气候科学还是卫星图像领域——可能会效仿芝加哥大学的做法。资金紧张的机构很可能会问:我们可以在不损害自身核心价值的情况下,出售哪些知识?
未来展望
目前来看,不要期望晨星公司会一夜之间彻底改革CRSP。其品牌和方法论几乎肯定会保持不变。一致性至关重要。如果基金无法平稳跟踪指数,投资者便会撤离。
真正的变数在于先锋集团。它的决定将决定这笔交易对晨星公司而言是金矿还是失策。双方都深知利害关系,因此谈判可能会侧重于维护合作关系,而非榨取短期利润。
至于大学,芝加哥大学的出售可能预示着未来趋势。随着运营赤字不断累积和传统收入来源枯竭,学校将越来越权衡哪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哪些是可以出售的。守护知识与将其变现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CRSP的出售不仅仅是数据易主。它关乎知识本身的价值转移——知识曾是学者的纯粹领域,如今却成为一种具有市场价格的商品。而在当今世界,知识不仅仅是力量。它更是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