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的高风险企业转型:压力下的合作关系
人工智能巨头 OpenAI 正谋划走向华尔街,它与微软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关系正处于微妙平衡中,这可能重塑人工智能格局。
旧金山——在 OpenAI 旧金山总部那间时尚的玻璃幕墙会议室里,一场企业大戏正在上演,它可能决定这家全球最有价值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的未来。正当 OpenAI 高管们准备进行一项意义重大的企业重组,旨在打开巨大的新资本市场时,他们发现自己与最关键的支持者——微软——陷入了紧张的谈判。
关键在于 OpenAI 将其营利性部门转型为“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 PBC)的宏大计划,这一举动被广泛视为为最终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基础。但这一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软的首肯——而这家科技巨头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讨价还价。
公益企业(PBC)是一种营利性实体,法律上承诺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致力于特定的公共利益。与主要关注股东价值的传统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公益企业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其公开声明的社会或环境使命。
一位熟悉谈判情况的风险投资人表示:“这是科技史上最复杂的企业重组之一。”由于当前谈判的敏感性,这位人士要求匿名。“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关于谁将控制人工智能的未来。”
硅谷锻造的伙伴关系,野心带来的考验
OpenAI 与微软的关系始于 2019 年,当时这家总部位于雷德蒙德的科技巨头向一个相对较小的 AI 研究机构投资了 10 亿美元。最初的协议涵盖了知识产权、产品使用和收入分享,有效期至 2030 年,此后已大幅扩大,微软向 OpenAI 投入了超过 130 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外部投资者。
日期 | 投资/事件 | 详情 |
---|---|---|
2019年7月 | 10亿美元投资 | 微软对 OpenAI 进行首次 10 亿美元投资,支持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开发并为其计算资源提供资金。 |
2023年1月 | 宣布100亿美元多年期投资 | 这是总计 130 亿美元承诺的一部分,延长了伙伴关系,侧重于通过 Azure 实现 AI 超级计算,并允许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 |
2025年3月31日 | 参与400亿美元的Series F融资轮 | 微软与其他投资者(如软银)共同参与了一轮重要融资,据报道对 OpenAI 的投后估值高达 3000 亿美元。 |
但随着 OpenAI 野心的增长,这种伙伴关系中的紧张关系也在加剧。据报道,微软现在愿意稀释其在 OpenAI 未来公益企业结构中的部分股权,但条件是其在现有协议于 2030 年到期后能获得对 OpenAI 技术的不受限制的访问权限。
一位曾与这两家公司密切合作的前微软高管解释道:“微软并非仅仅出于慷慨而开支票。他们已将 OpenAI 的技术深度整合到从 Azure 到 Office 的产品生态系统中。失去特权访问权限将是战略上的毁灭性打击。”
如果无法达成协议,OpenAI 的重组可能会破裂——可能迫使公司向软银、Thrive Capital 和 Altimeter Capital 等投资者退还数十亿美元,这些投资者仅在 2023 年就投入了惊人的 466 亿美元。这些支持者明确期望在 OpenAI 转型为公益企业结构后获得传统股权。
突破利润上限的桎梏
推动企业转型的原因在于 OpenAI 在 2019 年建立的“利润封顶模式”的局限性,该模式将投资者的回报限制在其原始投资的 10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