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人才战:Meta 挖角 OpenAI,中国研究人员成关键
上周六,首席研究官马克·陈(Mark Chen)难以置信地盯着他的电脑屏幕。“我此刻感到一种切肤之痛,就像有人闯入我们家偷走了东西一样,”他在 Slack 上写给他的团队。陈所描述的这场“虚拟入侵”并非关于代码或知识产权,而是关于人才。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刚刚成功从 OpenAI 精英技术团队挖走了八名资深研究人员,引发了业内人士所称的人工智能史上最激进的人才挖角行动。这八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有五名是华裔。这次大批出走震动了硅谷,并揭示了一个根本性事实:在争夺人工智能领先地位的竞赛中,中国研究人员已成为最受追捧的“宝藏”。
“我们时代的曼哈顿计划”
据报道,在 Meta 总部内部,由于该公司的人工智能计划落后于竞争对手,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亲自领导了招聘工作。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分析师称之为“我们时代的曼哈顿计划——只不过他们寻找的不是物理学家,而是中国人工智能专家。”
第一批“出走者”包括余家辉(Jiahui Yu)、任宏宇(Hongyu Ren)、毕书超(Shuchao Bi)和赵晟嘉(Shengjia Zhao),他们都是 OpenAI 突破性的 GPT-4.1 及其他基础技术的关键架构师。第二批人很快也加入了:卢卡斯·拜尔(Lucas Beyer)、亚历山大·科列斯尼科夫(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晓华(Xiaohua Zhai),这些计算机视觉专家在离开 Google DeepMind 后,不久前才加入 OpenAI 的苏黎世办公室。
经济激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有些薪酬方案超过了1亿美元,Meta 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则称此数字有所夸大,但也承认公司向顶尖研究人员提供了“高价值薪酬协议”。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人才战——它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市场对技术专业知识的估值,”一位投资了数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人说。“这些研究人员正被像职业运动员一样对待,其薪酬方案在三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美国人工智能背后的中国智囊团
对这些人才的激烈竞争揭示了美国科技领域一个惊人的悖论:中国研究人员构成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智力支柱。
在去年著名的 NeurIPS 大会——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盛会——上,62.38% 的入选论文来自华裔作者。在总共 21,668 名作者中,有 13,516 人被认定为华裔,这凸显了中国研究人员在推动该领域前沿发展方面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中国的主导地位源于一项经过深思熟虑、长达数十年的战略。该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目前有 535 所大学提供人工智能专业。自 2018 年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协调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培养技术人才。
“中国教育系统为美国顶尖研究生院输送了大量高质量人才,”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位教授解释说。“他们的研究人员不仅数量众多——他们还在该领域持续产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和专利。”
文化差异如何推动创新
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着一种文化倍增效应:当只有 39% 的美国人认为人工智能利大于弊时,这一数字在中国达到了 83%。这种技术乐观主义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该领域,并加速了发展。
私营部门也做出了相应回应。中国现在拥有超过 4,500 家人工智能公司,其中许多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精英学府的毕业生创立的。百川智能、MiniMax、月之暗面和智谱 AI 等实验室已成为重要参与者,它们通常由大学教员领导,这些教员在建立商业企业的同时保留其学术职位。
OpenAI 工程师程璐称最近的离职是“巨大损失”,并批评领导层未能留住关键人才。这种情绪反映出人们日益增长的担忧,即即使通过薪酬“重新校准”,美国公司可能也难以保持其技术优势。
硅谷的矛盾独立性
这场人才洗牌发生在一个相互矛盾的政治背景下。唐纳德·特朗普总统重新提出的“美国优先”议程将人工智能主权置于其核心,然而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创新的公司仍然严重依赖国际——尤其是中国——的专业知识。
“华盛顿在谈论技术脱钩,而硅谷却在拼命争夺他们本应脱钩的人才库,”一位前商务部技术顾问指出。“这不仅仅是讽刺——它在结构上是不可持续的。”
Meta 采取激进举动之际,其人工智能产品难以获得关注。尽管月用户超过 10 亿,Meta AI 的参与度却明显落后于 ChatGPT。其独立应用程序仅拥有 45 万日活跃用户,其中许多人通过 Ray-Ban 智能眼镜访问,而非将其作为主要使用平台。
该公司已发出信号,将战略重心转向娱乐和社交人工智能应用,与强调生产力工具的竞争对手 OpenAI、谷歌和 Anthropic 形成差异。Meta 还向数据标注公司 Scale AI 投资了 140 亿美元,分析师将其解读为另一项确保必要人才和资源的举措。
投资展望:驾驭人工智能人才战
对于关注这场高风险人才战的投资者而言,以下几个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影响市场机遇:
薪酬通胀可能显著影响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的利润率,可能迫使小型参与者合并或寻求额外资金。展现出留住关键技术人才能力的公司可能获得更高的估值。
如果签证限制或政治紧张局势使美国职位吸引力降低,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可能越来越受益于“逆向人才流失”。中国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有望加速增长,因为它们能吸引到那些原本可能流向海外的人才。
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差距可能扩大。Meta 专注于娱乐和社交人工智能应用,这可能在该领域内创造出独特的投资类别,具有不同的增长轨迹和收入模式。
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硬件制造商,特别是那些拥有先进半导体能力的公司,无论哪家软件公司最终在人才战中获胜,都可能看到持续的需求。
一如既往,投资者应咨询财务顾问以获得个性化指导,因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当陈召集他留在 OpenAI 的团队时,信息很明确:人工智能的未来将不仅仅取决于哪家公司拥有最强的计算能力或最大的数据集,而是取决于哪家公司能吸引并留住最杰出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在中国强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人才。在这场新的人才竞赛中,人力资本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