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主义神话:美国科技梦想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人工智能正在淘汰入门级岗位,并日益削减高级工程师职位,最终只留下最顶尖的人才竞争。对年轻工作者而言,科技行业曾经光明、机会均等的承诺正悄然流逝。
当简(Jane)在字节跳动北美办公室获得职位时,觉得自己很幸运。她凭借编码技能和无数个熬夜的夜晚,已经在美国科技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几份工作,她以为这份工作最终会印证那个古老的诺言:在科技行业,努力终有回报。她加入了一个精英算法团队,渴望向那些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科技圈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工程师学习。
现实却一点点地侵蚀而来。
首先是工作时长。半夜开会并非可有可无——它们已融入企业文化。“睡前再调整一下就能避免明天的麻烦,”她这样告诉自己。很快,周末与工作日再无界限。到了第七个月,她不再梦想着成长,而是在规划她的离职方案:先升一级,然后就此混日子。
真正的冲击来自领导层变动。新经理上任后带来了一批旧友亲信。他们为简认为平庸的工作邀功,而那些构建了复杂系统的资深员工却被忽视。“我曾为项目倾注心血,”她回忆道,“但他几乎不屑一顾。”升职不再感觉是基于绩效的奖励,而变成了派发给内部人士的“彩票”。
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糟糕老板的个例。它反映了科技行业更深层次的转变。数据证实了简的亲身经历:曾经奖励技能和毅力的晋升阶梯正在崩塌。入门级岗位正在消失。人脉关系比简历更重要。对于新一代毕业生来说,科技行业曾经敞开的大门已悄然关闭。
消失的人才输送管道
数字是严峻的。2023年初至2025年初,美国软件开发人员的招聘职位骤降70%——是整体白领职位降幅的两倍。在欧洲,入门级职位的招聘在短短一年内锐减了73%以上。
即使是产品经理等光鲜的职位也未能幸免。仅2025年7月,全球相关职位发布量就下降了近6%,而初级职位发布自1月以来下降了10%。
对于毕业生而言,后果是残酷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现已达到6.1%——几乎是哲学专业毕业生失业率的两倍。计算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境况更糟,失业率为7.5%。计算机科学学位意味着稳定的旧有保证,已经不复存在。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玩笑,”一位分析师说。过去十年,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招生人数翻了一番,从2013年的5.1万个学位增加到2023年的11.3万多个。学生们在需求崩溃时却仍在追逐一个承诺,结果遭遇了席卷市场的大规模裁员。
AI的无情推进
人工智能不仅在重塑工作,它还在抹杀工作。
仅2025年1月至6月,就有近7.8万个科技职位直接因AI而消失,平均每天约有491个职位被取代。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公司已经用AI取代了员工,调查显示,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可能跃升至近40%。
入门级员工首当其冲。曾经是应届毕业生培训基地的初级任务,现在由机器完成。自2019年以来,大型科技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量下降了50%以上。目前,他们在科技巨头招聘中所占比例仅为7%,低于疫情前的15%。
华尔街预计,AI将在五年内淘汰20万个工作岗位。在全球范围内,五分之二的雇主计划因自动化而裁员。尽管AI创造了新的机会,但其速度不足以抵消这场浩劫。
更令人雪上加霜的是,当今一半的科技招聘职位都要求具备AI专业知识——这是大多数新人不可能拥有的经验。症结显而易见:没有入门级工作,就没有学习途径。
被人脉困住
随着传统招聘渠道的蒸发,个人人脉已成为金字招牌。
近四分之三的专业人士通过熟人获得工作。雇主承认,他们更倾向于雇佣朋友或内推人,而不是拥有更好资历的陌生人。当被问及此事时,超过90%的求职者表示,如果能通过人脉获得梦想中的职位,他们会选择跳过常规流程。
这不仅仅是家族企业传承机会的问题。员工在父母所在公司工作的可能性,比在街对面的竞争对手公司高出200倍。来自富裕家庭的白人男性不成比例地受益,加剧了薪资和种族差距。分析师估计,仅父母人脉一项就解释了职业生涯初期约10%的性别工资差距。
内推让这个系统变得更加封闭。被内推的候选人被录用的可能性高出五倍,企业认为这种方式更便宜、更快捷。对于Z世代而言,内推现在是主要的求职策略,十分之六的人表示推荐最重要。
然而,只有11%的公司有真正的反裙带关系保障措施——尽管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不道德。价值观与现实的脱节说明了一切:在压力之下,这个行业为了便利而牺牲了公平。
故事的终结
回到字节跳动,简亲眼目睹了这种转变的实时上演。杰出的工程师们拼命工作,却被经理的旧友们后来居上。绩效评估感觉随意。“技术不够”之类的批评落在了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身上。“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而非努力拼搏的结果,”她说。
到了第二年,她放弃了努力。她下班后躲避信息,在会议中利用语言障碍保护自己,并悄悄寻找下一个去处。她承认,字节跳动仍然教会了她很多,但所谓更公平的企业文化却是“胡扯”。
她给新毕业生的建议是:别指望忠诚。“把它当成一段有毒的露水情,”她说。工作两年,升职一级,然后离开。“待得久了,裙带关系机器就会把你吞噬。”
熟悉的模式
科技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切,与其他行业的衰落如出一辙。工厂、报社和零售连锁店都曾走过类似道路:当工作机会变得稀缺时,人脉就成了硬通货。
但科技行业的崩塌在速度和规模上有所不同。各种因素叠加:AI颠覆、高利率扼杀投资、市场饱和,以及公司招聘方式的彻底转变。
门槛不断提高。2022年,37%的招聘职位要求五年工作经验。到2025年,这一比例升至42%。雇主想要的是即时价值,而非潜力。症结何在?获得这些经验的机会却枯竭了。
2024年,有15万科技工作者失业。今年又有10万人被裁。市场充斥着与新人争夺残羹冷炙的资深员工。为了应对,公司更依赖内推,将其吹捧为“值得信赖的管道”。结果就是:更快的招聘、更少的多元化,以及一个悄然将没有人脉者拒之门外的系统。
承诺破灭
几十年来,科技行业一直将自己标榜为伟大的精英主义之地。任何有技能和毅力的人,无论背景如何,都能进入。这种信念塑造了大学专业的选择、移民政策以及数百万人的梦想。
如今,这层假象正在破裂。入门级岗位正在消失。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人工劳动。招聘决策通过人脉网络而非简历进行。
有人脉的内部人士仍有选择。但对于像简这样——那些相信努力就能打开大门的毕业生——而言,这个行业感觉被操纵了。
“忘掉靠自己打拼成功的童话吧,”她警告说,“它从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了。”
数据支持了她的说法。但没人知道,这究竟是一场痛苦的修正,还是一个永久的转向。科技行业是遭遇了暂时性的风暴,还是已加入了人脉比能力更重要的行业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