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因中国银行股权计提21亿美元减值,利润大跌26%

作者
Reynold Cheung
4 分钟阅读

汇丰银行中国困境:交行21亿美元减值拨备预示亚洲银行业战略巨变

一度将未来押注于中国经济奇迹的全球银行业巨头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周三披露,其对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简称交行)的投资计提了21亿美元的巨额减值拨备,这在亚洲银行业引发震动,并对西方金融机构的长期中国战略提出了根本性问题。

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银行报告称,其上半年税前利润同比下降26%,至158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5亿美元。这暴露出北京近期通过资本注入来支撑其国有银行体系,从而稀释外国股东股权所带来的后果。

稀释困境:当少数股权遭遇国家权力

此次减值——继2024年对同一股权进行30亿美元减记后又一次严峻的会计现实——是由于交行向中国财政部及相关实体发行股份进行资本募集而触发的。此举导致汇丰在交行的持股比例从19.03%降至约16%,从而迫使汇丰进行公允价值调整,大幅削减了其资产负债表。

熟悉中国银行监管规定的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这标志着北京首次允许财政部通过资本重组超越外国股东,为未来其他国有银行的股权稀释树立了先例。”

这一进展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它凸显了结构性不对称:外国银行在中国不能拥有否决权股份;它们承担损失,但在资本重组条款方面影响力有限。

新闻背后:战略疑问下的潜在优势

尽管此次减值备受关注,汇丰银行首席执行官乔治·埃尔海德里(Georges Elhedery)仍强调了该行潜在的韧性。该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达到85亿美元,有形股本回报率(ROTE)达到14.7%,远高于投资者通常要求的12%股本成本门槛。

为明显安抚紧张的股东,汇丰银行同时宣布了一项新的3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使其2025年迄今的资本回报总额达到惊人的95亿美元。该行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比率)——衡量财务实力的关键指标——仅小幅下降至14.0%,表明此次减值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

然而,在这些令人放心的指标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故事:中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的蔓延正在扩大。汇丰银行报告称,其在香港商业房地产领域的预期信用损失同比增加了9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大陆的经济压力正渗透到汇丰的传统腹地。

大校准:全球银行如何重新考量中国敞口

汇丰银行在交行面临的挑战并非孤立存在。在整个亚洲银行业格局中,西方金融机构正日益紧迫地重新校准其中国战略:

  •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