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卫货币引发大规模1,160亿港元流动性注入,因美元触及交易区间上限

作者
commodity quant
5 分钟阅读

香港金管局资金潮涌:向银行体系巨额注资捍卫联系汇率

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短短四天内向香港银行体系注入了超过1160亿港元(约合150亿美元)资金,将体系流动性增加了两倍多,以捍卫港元与美元实施了四十年的挂钩机制。

这次非同寻常的干预是香港自2015年以来最激进的行动,发生在港元多次触及允许交易区间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7.75港元兑1美元)之后,迫使这家实际上行使中央银行职责的机构自上周四以来进行了三次卖出美元买入港元的干预。

香港一家大型投行的一位资深外汇策略师表示:“我们所看到的是资金在大幅波动。金管局已提醒所有人,在任何货币投机游戏中,它都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

最近一次干预发生在周二上午,金管局通过卖出78.12亿美元注入了605.43亿港元,是本轮周期中单次操作规模最大的一次。此前在5月2日和5月5日也进行了规模较小的干预,当时金管局分别卖出了价值465.39亿港元和95.32亿港元的美元。

资金充裕:银行体系的转变

密集的汇率操作几乎在一夜之间改变了香港的货币环境。总结余(衡量银行体系中流动现金的关键指标)已从上周的465.4亿港元飙升至预计的1613.84亿港元,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次行动的时机尤其值得关注,就在美联储5月7日至8日的政策会议举行前48小时,市场正密切关注有关今年晚些时候可能降息的信号。

香港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位货币政策研究员解释说:“银行体系现在流动性非常充裕,这将自动压低短期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利率30至50个基点。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这意味着房贷利率可能下降,但存款回报也会降低。”

在幕后,一场复杂的经济博弈正在展开。港元走强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12%带动了与股票相关的资金流入,香港和美国市场之间巨大的利率差异创造了利润丰厚的利差交易机会,以及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区域货币普遍走强。

持续数十年的平衡术

港元的汇率保卫战由1983年建立的联系汇率制度决定,该制度要求金管局在港元触及允许交易区间的强方(7.75港元兑1美元)或弱方(7.85港元兑1美元)水平时进行干预。

站在国际金融中心的观景平台,俯瞰维多利亚港的航道,一位要求匿名的金管局高级官员强调了干预的机械性。

这位官员说:“这正是该体系按设计运作的结果。我们不会试图猜测市场。当港元达到7.75时,我们卖出美元。当港元达到7.85时,我们买入美元。当前的干预仅仅表明该体系持续稳健。”

金管局保持着约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第八大外储规模,在本次保卫战中使用的资金不到总额的4%。

资金潮涌下的赢家和输家

突然涌入的流动性正在香港的金融领域造就明显的赢家和输家。

在银行业,像汇丰、中国银行(香港)和星展银行(香港)这样的机构面临不同的命运。虽然大量廉价资金挤压了它们的净息差,但许多分析师认为,增加的贷款量和手续费收入将抵消这一影响。

一家全球投资公司的银行业分析师指出:“尽管面临类似压力,香港银行去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