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逆转:400万桶过剩如何重塑2026年能源市场
美国原油跌破60美元,库存激增、产量创纪录,投资者被迫面对不容忽视的供应过剩局面。
石油价格刚刚突破了数月来一直支撑它的“墙”。2025年11月5日,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暴跌至每桶59.78美元,跌破了具有心理意义的60美元大关。这不仅仅是又一次市场波动,而是一次清算。备受关注的2026年石油过剩不再是预测,它已经到来。
日内1.28%的跌幅,叠加9月高点以来16%的跌势,这不仅仅是供需端几次小幅波动那么简单。三大因素同时来袭:美国原油库存一周内跳增520万桶,创下7月以来最大增幅。国内产量升至创纪录的每日1365万桶。欧佩克+宣布12月小幅增产每日13.7万桶,随后在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任何进一步增产。
交易员们没有犹豫。他们没有将欧佩克+的暂停解读为克制的信号,而是将其视为该联盟心知肚明“洪流”即将来袭的“悄然承认”。布伦特原油收于64.23美元,同时美元指数上涨0.4%至108.2,进一步加剧了下行压力。能源股暴跌,大宗商品紧随其后,国际能源署10月份预测的2026年每日400万桶过剩突然不再是异类,而是成为了新的“引力中心”。
势不可挡的供应洪流
供应过剩背后的数学逻辑残酷而清晰。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每日增长300万桶,2026年再增长240万桶。而主要推动力——美国页岩油、巴西和圭亚那——是欧佩克+难以轻易控制的力量。
10月份,美国页岩油产量达到每日1350万桶。在二叠纪盆地,第三季度钻井平台数量增加了4%,这表明即使油价走弱,生产商也对其继续钻探充满信心。巴西盐下油田正加速冲刺在年底前达到每日320万桶,而圭亚那由埃克森美孚主导的项目每年持续增产约60万桶。
欧佩克+并未真正应对这一挑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日产量超出其配额约20万桶,这正在侵蚀该联盟的纪律性。计划中的12月小幅增产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叠加在2025年中旬以来逐渐瓦解的早期减产之上。较小的生产商仍在努力遵守协议,而制裁仍扼杀着俄罗斯大幅扩大产量的能力。
如果你想看到过剩的实际体现,请看海上。超过20艘巨型油轮停泊在亚洲港口外,等待买家。波斯湾对亚洲的出口环比下降5%,因为那里的炼油商甚至拒绝打折的船货。这迫使生产商将原油储存在浮式储油船上。与此同时,美国商业库存为4.212亿桶,比五年平均水平低4%,但重要的不是水平,而是方向。而这个方向是上升的。
需求触及无形天花板
供应持续攀升,但需求却跟不上步伐。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每日增长约100万桶。欧佩克略微乐观,预计增长130万桶,但这两种预测都未能达到实现供需平衡所需水平。
中国的经济复苏失去了动力。其石化需求勉强小幅增长,每日仅增加20万桶。欧洲严格的电动汽车强制规定正在侵蚀汽油消费,预计将同比下降1%。即使印度每日40万桶的增长,也无法抵消富裕经济体不断萎缩的需求,在这些地方,效率提升和电动汽车普及正在迅速改变消费习惯。
在美国,司机们仍在路上行驶。汽油需求增长1.5%,受夏季旅行持续的提振。但这小小的亮点无法吸收全球的过剩供应。汽油库存实际上已减少470万桶至2.06亿桶,比正常水平低约5%。这对炼油商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的利润率得到了短暂提升。然而,原油价格主导着市场情绪,而目前,原油价格正在淹没一切利好因素。
当远期溢价成为新常态
石油市场正在滑入一种熟悉的模式,即“远期溢价”(Contango)。这指的是近期期货价格低于远期期货价格的情况,鼓励交易员现在购买石油、储存起来,以后再出售以获利。
WTI原油跌破其200日移动平均线62.50美元,更是火上浇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数据显示,看跌期权数量是看涨期权的三倍,这明确表明交易员已“缴械投降”。
然而,对于管道和储油设施运营商来说,这正是他们的“高光时刻”。当库存激增时,他们的储罐和管道将保持繁忙。他们的利润来自交易量,而非价格。因此,当石油生产商在每桶60美元以下苦苦挣扎时,中游企业却悄悄收取着稳定的通行费。这种分化是明显的:勘探公司面临利润压力,但基础设施运营商却能从挤压客户的供应过剩中获利。
专业人士应对供应过剩世界的策略
驾驭一个供应过剩的市场并非绝望,而是需要精准。许多机构投资者现在预计,到2025年底,WTI原油将逐步跌向55美元,并在2026年平均维持在52美元左右。这听起来可能很悲观,但这并非2014年的崩盘。可以将其视为一次受控的下行,受到地缘政治和欧佩克+最终反应的缓冲。
聪明资金的举动是什么?卖出近期WTI或布伦特原油期货,买入五到七个季度后的远期合约。这种价差可以从库存增加中获利,并为2027年欧佩克+最终再次收紧供应时可能出现的反弹留下了受益空间。
期权交易员正关注55美元左右的看跌价差——历史上,这是美国生产商削减开支、欧佩克+警醒的“痛点”。
在股票市场,投资者正在“瘦身”。那些需要60美元油价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的高成本生产商首当其冲。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大公司仍能提供4-5%的股息,但由于缺乏增长动力,它们只是在“原地踏步”。与此同时,金德摩根等提供6-7%收益的管道运营商看起来安全得多。那些收入依赖于交易量而非价格的公司正成为市场的避风港。
炼油商在汽油利润率维持在每桶18美元附近时也能获得短期胜利。开工率从92%降至85%,但盈利能力保持不变。陷阱是什么?到2026年,一旦原油供应过剩超过加工能力,即使是炼油商也会感到压力。
纵观各个市场,油价下跌正在产生连锁反应。持续的供应过剩抑制了通胀,这利好美国国债并支持对利率敏感的交易。美元指数在108.2的强势地位进一步施压,使得大宗商品处于守势。
此外,还有地缘政治这一不确定因素。购买廉价的布伦特原油看涨期权(期限为12到18个月)并非看涨姿态,而是保险。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红海紧张局势或对伊朗的突然制裁都可能使油价一夜之间飙升每桶10美元。正如一位分析师戏称,石油是“波动性色情片”——交易员们对此心知肚明。
看跌共识可能走得太远
欧佩克+并非受其暂停增产的束缚。如果库存持续膨胀至2026年初,沙特阿拉伯仍有可能将每日100万桶石油撤出市场。俄罗斯的产能已然捉襟见肘,而预测的400万桶过剩是建立在所有生产商完美表现的基础上的——这在历史上鲜有发生。
技术交易员正密切关注。一旦WTI原油跌破60美元,买入兴趣往往会增加,因为量化基金和商品交易顾问会察觉到“底部”。除非欧佩克+向市场大量供应石油且全球需求确实陷入衰退——这两个条件尚未出现——否则市场不太可能测试40美元。
如果美国库存连续三次大幅增加,那将证实真正的结构性过剩。但沙特阿拉伯意外减产,甚至中国或美国温和的刺激措施能增加每日50万桶的需求,都可能迅速扭转局面。
过剩是真实的,但其规模和“刺痛”程度并非一成不变。石油市场可能遭受重创,但历史表明,它从未长期低迷。
非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