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30亿美元收购失败后,谷歌聘用Windsurf领导团队

作者
CTOL Editors - Ken
11 分钟阅读

谷歌抢得 Windsurf 人才,OpenAI 30亿美元收购案告吹

硅谷,2025年7月12日 — 人工智能(AI)领域风云突变,OpenAI 斥资30亿美元收购代码开发巨头 Windsurf 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于今晚破裂,原因是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交易的独家谈判期已到期。几小时内,谷歌旗下 DeepMind 部门迅速出手,抢得 Windsurf 首席执行官瓦伦·莫汉(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道格拉斯·陈(Douglas Chen)以及多名核心团队成员。

此次收购失败是 OpenAI 在其激进扩张战略中遭遇的最重大挫折,并立刻重塑了AI代码开发领域的竞争格局。在这个领域,行业巨头们正争夺那些有望彻底改变软件开发的工具的霸主地位。

瓦伦·莫汉 (twimg.com)
瓦伦·莫汉 (twimg.com)

此外,这笔交易凸显出,OpenAI 收购 Windsurf 的失败以及谷歌迅速挖走 Windsurf 领导层,更多地是关于生成式AI领域持续进行的人才争夺战,而非产品或用户基础。尽管 Windsurf 打造了一款强大的开发者工具,但其底层技术相对简单,与 Cursor 等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类似。事实上,开源替代方案已经表现出色,在灵活性和开发者采纳度方面往往能与商业解决方案媲美甚至超越。真正的资产并非代码本身,而是其背后的人才。

最后一刻的破裂

此次谈判破裂发生在 OpenAI 未能在7月11日午夜独家谈判窗口关闭前敲定条款。熟悉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最后48小时的讨论异常激烈,但最终因知识产权问题和整合复杂性而陷入僵局。

一位专注于AI投资的风险投资家表示:“这笔交易的变数比大多数同等规模的收购都要多。”他要求匿名以讨论这一敏感事项。“你不仅仅是购买技术,你还在收购拥有复杂许可和整合要求的尖端AI模型。魔鬼藏在细节中。”

此次交易破裂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谷歌抓住这一机会的速度之快。DeepMind 的领导层显然一直在密切关注局势,准备在 OpenAI 的独家谈判期一结束就立刻介入。

OpenAI 高管洛根·基尔帕特里克(Logan Kilpatrick)在 X 平台上发帖证实了此次人才流失:“热烈欢迎@_mohansolo 和 Windsurf 团队的其他成员加入 DeepMind :)”

技术上的棋局

Windsurf,前身为 Codeium,通过支持多种大型语言模型并提供显著加速开发者工作流程的功能,已确立其作为顶尖AI代码助手的地位。该公司的平台在寻求可跨越不同技术栈集成的AI驱动代码解决方案的企业客户中获得了尤其广泛的关注。

对 OpenAI 而言,收购 Windsurf 代表着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加强其开发者工具组合。该公司一直在将其核心大型语言模型产品扩展到构建更全面的AI生态系统。

一家主要科技研究公司的行业分析师解释道:“OpenAI 可能将 Windsurf 视为一种攻防兼备的资产——既能获得宝贵技术,又能阻止竞争对手得到。讽刺的是,他们未能完成交易,却导致了他们原本试图避免的局面。”

监管阴影与微软的复杂关系

多方消息表明,监管方面的担忧给谈判蒙上了一层长长的阴影。AI代码开发领域已经出现了显著的整合,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监管机构都已表示将加强对AI收购的审查。

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的是 OpenAI 与微软之间复杂的关系。这家科技巨头对 OpenAI 的巨额投资带来了错综复杂的考虑,即收购后如何处理 Windsurf 的技术——该技术目前与包括 Anthropic 的 Claude 在内的竞争性AI模型集成。

一位目前为AI初创公司提供咨询的前监管官员表示:“微软因素不容小觑。OpenAI 的任何重大收购实际上也会成为微软关注的问题,这大大提高了监管门槛。”

谷歌的战略妙招

谷歌获得 Windsurf 领导团队的举动,代表着其在持续的AI人才争夺战中取得的一项重大胜利。DeepMind 作为AI研究领域的强大力量,现在获得了经验丰富的、在AI代码工具商业化方面能力得到验证的高管。

此举与谷歌重新强调开发者工具的战略相符,因为它正在与微软的 GitHub Copilot 及其他AI代码助手竞争。通过获得 Windsurf 的领导层,谷歌获得了在构建面向开发者的AI工具方面的宝贵见解,这有望增强其自身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因未获授权讨论公司战略)的谷歌高级研究员,称此次人才引进对其AI代码开发计划具有“变革性”意义。“瓦伦和道格拉斯对开发者实际需要AI助手提供什么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构建和扩展 Windsurf 的经验为我们带来了我们一直试图在内部开发的能力。”

AI退出的黄金窗口期

Windsurf 的案例凸显出许多业内人士所说的AI初创公司创始人寻求退出的绝佳机会。AI公司的估值依然异常高企,大型科技公司的战略兴趣为有前景的初创公司创造了竞购战。

一家硅谷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指出:“我们正看到前所未有的收购溢价。如果你在AI领域,特别是围绕开发者工具或企业应用方面,建立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你很可能拥有多个追求者,他们愿意支付在一年前看来都荒谬的数倍溢价。”

对于那些因激烈竞争而感到疲惫或投机性进入AI领域的创始人而言,当前的环境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退出选择。Windsurf 团队的举动表明,创始人如何能够利用收购意向,在成熟公司中获得重要职位,以初创公司的压力换取资源和稳定性。

投资展望:为下一波浪潮重新定位

对于关注AI领域的投资者而言,Windsurf 事件提供了几点战略洞察。OpenAI、谷歌和 Anthropic 等主要参与者之间的竞争态势正在加剧,既带来风险也创造机遇。

专注于开发者生产力工具的较小型上市公司,可能会因此次备受关注的收购尝试凸显出该领域的重要性而看到估值增长。此外,在相关AI领域被定位为潜在收购目标的初创公司,可能会吸引更多关注。

行业分析师建议关注那些为小众编程语言或特定行业开发专业代码工具的公司,因为随着主要参与者寻求差异化其产品,这些公司可能成为下一个收购目标。那些构建支持AI代码助手基础设施的公司——特别是专注于安全、合规和企业集成的公司——也可能看到战略兴趣的增加。

然而,投资者应谨慎对待。如果监管审查加剧,或者承诺的生产力提升未能大规模实现,AI领域的极端估值可能会面临修正的风险。和往常一样,过往业绩不保证未来结果,在根据行业趋势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咨询财务顾问。

Windsurf 和 OpenAI 的下一步何去何从?

随着其领导团队现在加入谷歌,Windsurf 的未来仍不明朗。该公司现有产品仍在运营,但在没有创始团队的情况下,其长期生存能力受到质疑。对于目前使用 Windsurf 工具的企业客户而言,这种情况带来了未来支持和开发方面的不确定性。

对 OpenAI 而言,此次收购失败迫使其在开发者工具策略上进行战略性调整。该公司现在必须决定是内部开发竞争能力、寻求其他收购,还是将资源集中在其他地方。

正如一位风险投资者所观察到的:“在AI军备竞赛中,你不能停滞不前。OpenAI 刚刚摔了一跤,但你可以肯定他们已经在谋划下一步行动了。”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