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巨头高盛在市场动荡中超预期表现,彰显强大交易实力

作者
Catherine@ALQ
9 分钟阅读

华尔街巨头彰显交易实力 高盛业绩远超预期,乘市场动荡浪潮创新高

交易巨头乘波动浪潮创新高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公布的第二季度利润飙升22%,达到37亿美元(每股10.91美元),远超分析师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季度业绩显示,其每股收益显著超越了9.7美元的市场普遍预期,这标志着这家投资银行巨头在波动市场中再次展现主导地位。

此次亮眼表现的核心是股票交易业务创下纪录,该业务营收飙升36%至43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主要来自现金和衍生品中介业务——这些业务占用极少风险加权资产,却能在市场波动加剧时产生可观回报。

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银行分析师指出:“当前的市场环境,特点是快速关税变化造成的跨资产分化,为经验丰富的交易团队创造了理想条件。高盛的风险套利团队能够构建高夏普比率、资产负债表轻量化的投资组合,从而利用这些市场错位。”

该公司的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部门也表现出色,营收达到34.7亿美元,同比增长9%,尽管较表现异常强劲的第一季度环比下降了21%。

政策不确定性中交易撮合业务复苏

或许最能说明当前金融市场状况的,是高盛投行业务的复苏。银行费用同比增长26%,得益于并购咨询业务的强劲表现。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强调,今年以来并购交易规模已增长30%,咨询业务积压订单已超过2025年第一季度和2024年全年水平。所罗门指出,“交易结果可能性范围更窄”是关键因素,使得公司尽管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仍更愿意进行交易。

所罗门表示:“我们所看到的情况相当引人注目,交易撮合环境展现出极强的韧性。”

市场观察人士注意到,高盛逾70%的费用积压目前集中在美洲和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并且显著转向战略性并购而非发起人驱动的交易。大型工业公司似乎正在通过战略性收购确保供应链选择权,以对冲贸易政策风险。

私募信贷:机遇与风险并存

在交易和咨询业务成功的背后,是一项可能重塑高盛未来盈利结构的关键战略转型。该银行计划到2029年将其私募信贷账簿规模扩大一倍以上,达到3000亿美元,这得益于其新成立的资本解决方案集团以及新募集的210亿美元直接贷款基金。

这项在私募信贷市场的雄心勃勃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费用收入潜力和交叉销售机会。然而,它也在经济周期可能已近尾声的阶段引入了额外的信贷周期敞口。

一家竞争机构的资深信贷策略师解释道:“私募信贷的推进是高盛的下一个增长动力,但它也带来了信贷恶化风险的增加。即使在温和衰退情景下,违约率仅上升200个基点,我们也可能看到对股本回报率产生显著影响。”

资本状况稳健,受益于监管利好

高盛的资本状况持续改善,其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高出其当前12.0%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要求280个基点。这一稳健的资本缓冲,使得该银行在增加股东回报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所罗门将美联储近期关于重新校准补充杠杆率(SLR)规则的提议描述为“建设性的”,暗示监管利好可能进一步增强银行的资本灵活性。

该银行对其盈利轨迹的信心,通过将其季度股息提高33%至每股4.00美元得以凸显。根据监管文件,高盛相对于其交易风险价值(VaR)而言,其资本结构性过剩,日均VaR保持在1亿美元以下,仅占公司股本的0.4%。

市场重新估值反映交易业务复兴

高盛的股价表现反映了投资者对其业务模式日益增长的信心,目前交易价格为702美元,市净率为2.0倍。这一估值比摩根士丹利溢价30%,并比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高出整整一倍。

一位专注于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经理观察到:“市场显然正在为交易选择权买单。尤其有趣的是,尽管高盛的有形普通股回报率较低,但交易价格却高于摩根士丹利。这种差异完全是对持续交易优异表现的押注。”

未来之路:机遇与挑战

尽管高盛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前方仍存在重大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贸易政策可能趋于稳定,从而抑制推动创纪录交易收入的波动性。该银行日益增长的私募信贷敞口也带来了信贷周期恶化的脆弱性。

对于考虑高盛股票的投资者而言,目前2.0倍市净率和16.5倍市盈率的估值已反映出显著的乐观情绪。为了证明这些估值倍数的合理性,管理层需要要么在现有薪酬结构下保持卓越的运营效率,要么展现私募信贷业务的显著增长。

投资视角:在充分定价的市场中寻找价值

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相比目前直接做多,高盛作为相对价值策略可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机会。例如,做多高盛同时做空摩根士丹利的配对交易,可以利用高盛的资本回报潜力以及咨询费用转化率的预期加速。

这种方法在获得高盛优势敞口的同时,部分对冲了可能对高盛交易收入产生不成比例影响的政策风险。监测30天标普500指数实际波动率跌破12%等指标,可以作为减少该交易敞口的信号。

对于具有更长投资期限的投资者,在回调至1.7倍市净率以下时积累股票,可能提供更优的风险回报状况。然而,在当前估值下,市场似乎已经将持续波动性和私募信贷业务的顺利扩张计入价格。

一如既往,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根据本分析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金融顾问以获取个性化指导。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