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承诺350亿欧元用于太空防御,重新定义轨道时代主权

作者
Thomas Schmidt
7 分钟阅读

德国承诺向空间防御投入350亿欧元,重塑轨道时代主权

柏林针对三个关键脆弱点的“迟到”保险

德国于11月19日公布了首个国家空间安全战略,标志着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对轨道基础设施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将其视为科学前沿,而是视为对手可以随意切断的关键国家基础设施。

这份由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斯和外交部长约翰·瓦德福共同提交的《Weltraumsicherheitsstrategie》,承诺在未来几年内仅国防部就将投入约350亿欧元。这使得德国在全球空间安全支出方面,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位列前三。

直接的导火索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系统性地干扰GPS信号,2024年已记录超过100次,这已严重损害了民用导航和军事行动。但该战略的深层架构揭示了更深远的考量——对战略依赖性进行全面重新评估,以防在未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德国经济或国防态势可能被扼杀。

真正战略:轨道保险,而非太空炫耀

抛开关于“和平、可持续利用”的外交辞令,该战略的核心便清晰可见:德国正在为应对三个系统性脆弱点购买保险。

首先是美国的政治风险。欧洲的军事卫星、GPS替代方案以及发射能力仍绝大部分由美国控制。该战略强调主权能力——从欧盟的IRIS²安全卫星星座到国家侦察资产——旨在对冲未来可能利用轨道进入权作为地缘政治筹码的华盛顿孤立主义政府。

其次是经济脆弱性。空间系统目前支撑着德国每年1000亿欧元的经济活动,涵盖从物流调度到电网同步等各个方面。皮斯托利斯以异常直率的语气描述了潜在中断的后果:“中断将对我们的安全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该战略将卫星基础设施视为“北溪”天然气管道——至关重要、易受攻击且需要冗余控制。

第三是技术主权侵蚀。随着中国测试卫星交会对接能力以及俄罗斯部署反卫星武器,德国的战略承认欧洲面临成为永久性轨道客户国的风险,即只能消费美国或中国的服务,却缺乏自卫或反击的能力。

因此,这350亿欧元并非代表一场太空竞赛,而是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新校准:德国正从轨道“使用者”转变为轨道“运营者”。

资金实际流向何处

该战略的实施揭示了战略焦虑的集中点。优先资助目标是空间态势感知——即用于探测威胁的雷达和传感器——而非运载火箭或月球任务。德国亨索尔特公司已在合作开发GESTRA空间监视雷达,将德国定位为北约的轨道交通管制员。

安全通信占据了另一大笔资金,推动发展不受无线电干扰的激光卫星链路。该战略明确允许“军事空间行动”,其中包括皮斯托利斯所称的“防御性”能力,但批评者将其解读为进攻性反空间选项——对敌方卫星实施电子战或使用动能拦截器。

值得注意的是:宏大的载人任务或火星雄心并未提及。这旨在加固基础设施,而非宣示主权。

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新领域

德国太空司令部成立于2021年,但此前资源不足,如今将成为“国家空间安全架构的支柱”。该战略承诺到2027年培训2,000名空间专家,并与北约的“奥林匹克防御者”行动整合。

然而,该方法仍保持“全政府”模式——民用研究部门与国防部门协调合作,承认卫星地面站或量子安全通信网络具有双重用途。

潜在的代价

该战略的脆弱点在于执行而非意图。德国过去的国防项目——从延迟的ComSatBw通信卫星到联邦国防军持续不断的采购丑闻——都暗示了实施风险。行业代表已警告称,尽管有主权言论,但50%的开支可能会流向外国承包商,特别是那些提供德国无法迅速复制能力的美国公司。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该战略的威慑性措辞有加速其声称要阻止的军备竞赛的风险。俄罗斯会将这350亿欧元的空间防御视为北约军事化;中国则会注意到德国与美国轨道态势更紧密的对齐。

但德国的算盘已经改变。在目睹能源依赖被武器化、以及自家周边地区GPS信号被干扰之后,柏林得出结论:轨道脆弱性就是领土脆弱性。该战略向对手以及感到不安的盟友传递的信息是明确的:德国将不再是“获准”的太空强国。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