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重金押注加拿大军舰技术,暴露欧洲防务十字路口

作者
Thomas Schmidt
8 分钟阅读

德国斥资十亿美元,购买了远隔重洋的海军软件,这一选择足以反映欧洲国防工业的现状。柏林没有采用本土作战管理系统,而是选择了加拿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MS 330系统,用于装备多达十二艘水面舰艇。可以将其视为军舰的数字大脑,指挥其感知、理解并投入战斗。它最终将引导饱受问题困扰的F125型护卫舰以及下一代F127型护卫舰。

这一时机并非偶然。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设立的德国1000亿欧元“时代转折”国防专项基金将于2028年左右到期。这给柏林带来了严峻的最后期限。如果不能迅速升级德国联邦国防军,风险便是装备现代化舰艇,却搭载过时软件。在2025年初访问加拿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期间,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乌斯明确指出:CMS 330系统为实现空、水面和水下任务中更紧密的北约互操作性提供了直接途径。换句话说,它现在就能工作,并且能与盟友协同作战。

但这笔交易不仅仅是快速采购的解决方案。它是一个日益复杂的战略权衡网络的一部分。德国希望加拿大协助出资并参与其212CD型潜艇项目。与此同时,加拿大则希望根据CETA协议获得更多欧洲关键矿产市场准入,并提振其国防出口。通过加拿大商业公司政府间渠道促成的CMS 330合同,正符合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它是更广泛的产业重组中的又一块基石,潜艇、海军系统和锂供应链在其中协同发展。两国于2025年8月签署的矿产协议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为此铺垫了基础。


德国为何选择开放式架构

CMS 330之所以胜出,并非因为它让欧洲系统黯然失色。泰雷兹公司的TACTICOS和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ANCS系统都旗鼓相当。加拿大系统胜出是因为它符合德国混搭硬件的现实。德国护卫舰严重依赖欧洲的传感器、导弹和电子战系统。如果选择美国的宙斯盾系统,则会将柏林锁定在美国的生态系统中。而阿特拉斯公司的完全本土解决方案,则面临整合问题,此前已在F125型护卫舰上造成困扰。

CMS 330的开放式、面向服务的架构,使德国能够以更小的摩擦力整合来自泰雷兹的传感器、MBDA的导弹以及亨索尔特的电子战工具。当你需要将不同供应商的技术整合在一起时,轻松集成不是奢望,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对加拿大而言,这笔交易验证了其25年来致力于打造可靠的中端海军软件业务的努力。CMS 330系统已在全球44艘盟国舰艇上运行,从智利到中国台湾地区。它处于一个绝佳的位置——比许多国家系统功能更强大,同时比宙斯盾系统更经济、更灵活。德国选择它,便将这一利基市场提升为事实上的北约标准。预计波罗的海国家和北欧国家的海军将密切关注。

然而,这一决定也凸显了欧洲更广泛的问题:速度。德国需要为2027年至2030年间服役的舰艇提供可用的系统。一个通过欧盟国防基金流程建立的泛欧作战系统,需要协调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需求。这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数十年的漫长过程。皮斯托利乌斯选择了稳妥的方案。


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什么

抛开政治作秀不谈,这项合同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营收影响看起来不大。对于这家年销售额71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份合同在七到十年内约占其年销售额的1%。对于旋翼机与任务系统部门(加拿大洛马公司所在地)而言,在同期内约占其年营收的4-5%。简而言之,这不是足以改变公司基本面预期的交易。

重要的是其发出的信号。在旋翼机与任务系统部门因固定价格雷达合同而面临利润率压力之际,这份合同为其带来了欧洲的高调参考。突然之间,该公司可以指出一个北约的旗舰海军正在采用其软件。这为丹麦、挪威和波兰等国打开了市场大门,这些国家正在寻找与北约对齐、但成本又低于宙斯盾系统的解决方案。

保守估算,未来十年平均年营收约为7500万美元,由于政府间定价规则和加拿大工业参与要求,利润率将低于10%。这意味着每年产生700万至800万美元的营业利润。这是一个稳定可观的收入,但不足以单独推动股价上涨。更重要的是长尾效应:CMS 330随后将成为德国海军的标准数字大脑,而支持合同通常会持续20年或更长时间。

公告中还隐藏着一个更引人入胜的可能性。如果德国推进其“海军2035+”数字化计划,并将CMS 330指定为无人系统整合的核心,那么到2035年,可能带来3亿至6亿欧元的后续工作。如果加拿大加入212CD型潜艇项目,并坚持两国采用通用CMS系统,那么德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锚定在洛克希德·马丁的系统架构中。

市场尚未消化这一潜在的上行空间。他们只计入了基础情景:十二艘舰艇,10亿加元,完成交易。乐观情景——德国加倍投入,邻国纷纷效仿——将推高旋翼机与任务系统部门的增长预期,并拓宽其在集成海军软件领域的潜在市场。

当然,政治局势可能迅速转变。布鲁塞尔可能会对这次明显的“失利”做出回应,推动欧盟国防基金和SAFE资金流向泰雷兹或亨索尔特,以建立一个受补贴的竞争对手。2028年之后德国的预算辩论可能会减缓未来的采购。但目前,柏林选择了速度而非主权——这才是故事的核心。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