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名前华为工程师窃取芯片技术创办公司获刑

作者
Xiaoling Qian
11 分钟阅读

14名华为前工程师因窃取芯片技术创办公司被判入狱

上海——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庄严肃穆的走廊里,一声法槌落下,其回响从北京一直震荡到帕洛阿尔托的风险投资公司董事会。曾被誉为中国芯片独立运动中创业先锋的14名华为前工程师,如今却面临着五年前看似不可能的集体现实:因窃取他们曾参与创造的技术,被判处总计数十年的有期徒刑。

对尊湃通讯及其创始人张琨的这项里程碑式判决,不仅仅是一场司法大戏——它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在处理战略性产业知识产权盗窃方面发生了一次“地震式”的转变。刑期从一年到六年不等,罚款总计人民币1350万元,该案件确立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才刚刚开始理解的先例。

Zunpai (lietou-static.com)
Zunpai (lietou-static.com)

欺诈的“设计师”

张琨的经历读起来就像一个警示性的“硅谷寓言”。作为华为海思部门一名备受赞誉的工程师,张琨年薪高达6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拥有风险投资家梦寐以求的技术资历。他的履历包括在高通的任职经历以及在华为Wi-Fi开发部门的领导角色——这正是通常能在中国半导体“淘金热”中获得融资的“血统”。

然而,司法鉴定调查揭示了一场有预谋的知识产权盗窃行动,该行动在尊湃通讯于2021年2月正式成立的数月前便已开始。张琨及其同谋者通过截图、手写抄录和直接文件传输等方式,系统性地窃取了400多份华为内部文件——这场“数字盗窃”后来生产出了与华为专有设计技术相似度达90%的芯片。

此次行动的复杂程度表明,这并非一时冲动的创业行为。熟悉调查的消息人士称,这是一项预谋已久的策略,利用华为自身的协作文化反噬自身,同谋者在日常工作职责的幌子下,有条不紊地记录了测试向量、算法蓝图和电路原理图。

当资本遭遇犯罪意图

也许最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存在明显的危险信号,风险资本却如此轻易地流向了尊湃。高榕资本、小米产业基金及其他知名投资者在张琨甚至尚未正式成立公司之前,就承诺了1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一时间线表明,要么是尽职调查出现重大失误,要么是对明显风险的故意漠视。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尊湃快速的融资进展——在18个月内从天使轮到估值15亿元人民币——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定位的偏好高于技术合法性。该案件揭示了风险资本对速度和规模化的强调,如何可能在不经意间为包裹在创新修辞下的犯罪企业提供资金。

“即便以中国标准衡量,其融资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指出。“当你看到在产品路线图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就承诺了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你不得不质疑投资者是在购买技术,还是在购买获取被窃蓝图的权限。”

上海法院冻结尊湃近1亿元人民币资产,而机构投资者却基本未受波及的决定,创造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工程师面临牢狱之灾,而他们的金融支持者却只承受声誉损害和投资组合损失。

重新定义创新的边界

尊湃案的判决正值中国半导体雄心壮志的关键时刻。政府推动“芯片自主”的举措为快速技术进步创造了强大的激励,有时在追求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模糊了道德界限。张琨的辩护显然围绕着他的工作推进了国家利益的论点展开——这种说法在过去或许能提供法律保护。

法院驳回此类辩护,表明知识产权执法现在甚至超越了政治上受欢迎的创新叙事。法律专家将此描述为对考虑类似创业活动的创业者而言,风险-回报计算方式的根本性重新校准。

自2019年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已发生显著变化,扩大了刑事处罚范围,并实现了跨省协调执法行动。尊湃案的调查涉及公安部、上海市公安局和江苏省有关部门——这种机构间的合作程度在过去几十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市场影响与投资校准

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正在实施强化的尽职调查协议,其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技术评估。几家知名基金已悄然聘请了法务会计专家和知识产权法专家,以评估创始人背景和技术来源——这些成本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投资理念的形成。

其影响超出了即时法律风险。国际半导体合作越来越要求全面的知识产权审计跟踪,这使得技术来源可疑的创业公司无论其国内市场潜力如何,实际上都无法获得投资。欧美合作伙伴要求的文件标准是窃取技术根本无法满足的。

市场分析师认为,该判决实际上可能通过淘汰那些商业模式依赖于挪用知识产权的竞争对手,从而造福合法的中国半导体初创公司。清洁技术开发虽然速度较慢且成本较高,但能创造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经受住监管审查。

技术野心的人力成本

除了财务和法律后果,还有一个更复杂的人类故事。14名被定罪的工程师是高技能专业人士,他们的职业生涯因在中国激烈竞争的科技行业中可能看似合理的决定而永久性地脱轨。他们的刑期——从缓刑到张琨的六年有期徒刑——反映出司法系统越来越倾向于将以前被视为民事纠纷的行为刑事化。

法院文件显示,许多被告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合理的,依据是竞业禁止条款和行业惯例。严厉的判决表明,中国法院正在建立与国际知识产权标准更趋一致的新规范,即使这种一致性与当地商业惯例相冲突。

迈向真正的创新

尊湃案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一个分水岭时刻——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需要真正的创新,而非精密的盗用。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信息同样清晰:尽职调查必须远远超越市场潜力,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验证。

判决后接受调查的投资专业人士表示,他们正在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半导体投资的风险模型。强化的合规要求、更长的尽职调查期和强制性知识产权审计正在成为标准做法,这可能会降低融资速度,同时提高投资质量。

这种转变最终可能通过迫使创业者和投资者发展真正的能力,而不是依赖借来的创新,从而服务于中国的长期技术目标。当张琨开始他的六年刑期时,他在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同行面临一个选择:是走原创研发的艰难道路,还是冒着与他一起进入上海拘留所的风险。

上海法院落下的法槌,不只是对14名个人做出判决——它正在重新定义整个行业的“交战规则”,这个行业曾建立在创新与盗用可以无限期共存的假设之上。法院果断裁定,那个假设,从来都只是一个幻象。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