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但同时结束量化紧缩,隐现流动性危机
美联储10月份的降息并非市场最初欢呼的“鸽派转向”。在这25个基点的降息(使利率达到3.75%-4.00%)背后,隐藏着一个更紧迫的故事:央行于12月1日突然叫停量化紧缩(QT),并非因为经济需要刺激,而是因为金融体系的“管道”正在出现故障。
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回购利率“显著高于”准备金利率——这是一个技术性预警信号,表明隔夜资金市场现金稀缺。当回购利率超过准备金利率时,美联储的“充裕准备金”框架便未能发挥其核心功能。常备回购便利的使用量飙升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未见水平,证实了债券交易员此前已有的猜测:央行流动性抽离得过于激进。
此次政策转向将所有到期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再投资于国库券,而非让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收缩。这在曲线的短期端创造了人为需求,有效锚定国库券收益率,但对抑制长期债务的期限溢价却毫无作用。美联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研究明确指出,回购利率与准备金利率利差的扩大是衡量准备金稀缺性的量化阈值——而他们现在已经越过了自己的“红线”。
使情况变得尤为危险的是时机。核心通胀仍停留在2.8%,其驱动因素被官员们委婉地称为“与关税相关的投入成本”。美联储正同时对抗顽固的通胀并阻止资金市场失灵,这种组合在历史上常导致政策失误。他们注入流动性并非为了刺激增长,而是为了阻止影子银行去杠杆——这一区别在市场最初的“喘息式反弹”中被忽略了。
在数据缺失的环境下,前所未有的政策分歧浮现
10月会议出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来自不同方向的异议。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他认为劳动力市场恶化的速度快于可见数据所示。杰弗里·施密德(Jeffrey Schmid)反对任何降息,担心通胀再次加速。当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无法就失业或物价压力哪个构成更大威胁达成一致时,共识就已经破裂到无法修复。
这不仅仅是鹰派与鸽派的立场之争,它代表了委员会共享“损失函数”的根本性崩溃——即平衡其双重使命的数学框架。更关键的是,会议纪要反复提及联邦政府停摆对数据可用性的影响。10月份的就业数据仍然不完整。美联储在“摸黑飞行”的情况下降息,依赖“地区联系人”和私营部门调查,这些调查过度采样了大型企业和金融状况,而非小型企业的困境。
纪要称,“许多与会者”认为在年底前不宜进一步降息,而“几位”与会者则认为“如果前景如预期般发展”,则有理由在12月采取行动。这种模棱两可的措辞反映了真实的不确定性,而非策略性的模糊。市场定价已大幅调整——12月降息的可能性已从会议后的90%骤降至目前的约25%-30%。
当不透明性与分歧相遇时,危险就会倍增。如果缺失的数据最终显示就业具有韧性,那么美联储就只是在关税驱动的通胀螺旋式上升中放松了政策。如果劳动力市场弱于私人指标所示,25个基点的降息则显得过于怯懦和危险。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剧烈的价格反复调整。
官员们明确指出私人信贷市场存在“广为人知的破产”和“隐性杠杆”,对冲基金的国债风险敞口翻了一番。此次流动性注入似乎旨在抢先阻止影子银行的保证金螺旋式平仓,但对于风险最高的那些部分来说,可能为时已晚。
投资启示:短期利率波动加剧
专业策略师正在为“制度变革”而非“政策延续性”重新校准。内部观点认为,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5%,再次降息的概率为30%,而鹰派意外的概率为5%——这些概率与几周前市场所预期的平稳宽松路径截然不同。
交易建议侧重于利用结构性不确定性,而非方向性押注。鉴于委员会暴露出的功能失调以及资金市场中二元化的压力事件,短期利率波动性仍被低估。具体头寸倾向于在12月和3月会议前后买入SOFR中期跨式期权,利用针对FOMC会议日期的期权来隔离离散的事件风险。两年期接收利率互换期权提供了不对称的衰退保险,同时通过支付利率互换期权保持对鹰派意外事件的敞口。
在收益率曲线上,策略师更青睐2年期-10年期曲线陡峭化交易而非平坦化交易。国库券政策转向通过人为需求抑制了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则继续消化大量的国债发行和通胀风险溢价。这在没有真正“硬着陆”的情况下,造成了熊市陡峭化倾向。
信贷市场面临最剧烈的重新评估。美联储关于私人信贷杠杆和宽松条款贷款的明确警告,暗示应完全规避高收益贝塔风险,特别是CCC级债券和发起人(sponsor)占主导的结构性产品。通过高收益信用违约互换(CDX HY)指数提供的保护,可以清晰地表达对这种被流动性支持掩盖的“周期末期脆弱性”的对冲。质量至关重要:超配受益于量化紧缩风险降低的大盘银行,低配交易不活跃的贷款和商业发展公司(BDCs)。
股票市场的影响取决于人工智能(AI)的持续表现。官员们几乎将生产率提升和工资传导减弱完全归因于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如果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令人失望,美联储将同时失去其对股市的支持以及其理论上的通胀抵消作用——这种双重失败将使基线情景失效。相对仓位偏向于半导体和基础设施支持者,而非那些在同一叙事下缺乏资产负债表实力的周期性股票。
鉴于相对于十国集团(G10)成员国更高的实际利率,美元强势依然存在,尽管每次资金压力事件都会引发避险需求激增。建议将美元风险敞口构建为对新兴市场高贝塔货币,而非发达市场货币对,同时利用黄金头寸来表达任何结构性的美元看跌观点,这些观点将受益于期限溢价的降低和最终的宽松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