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消失术:欧盟如何沦为地缘政治饕餮盛宴中的主菜

作者
CTOL Editors - Dafydd
11 分钟阅读

欧洲的“消失术”:欧盟如何沦为地缘政治盛宴上的主菜

当美国和中国竞相争夺技术主导地位之际,欧洲正发现一个残酷的真相:它不再是座上宾,而是菜单上的菜品。

柏林 — 本周,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在齐聚的商界领袖和政策制定者面前,启动了其政府的“高科技议程”。他的言辞带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警示意味。“我们绝不能让美国和中国单独决定未来技术,”他宣称,将技术主权框定为生存之本,而非抱负,并将其与“繁荣、安全和自由”直接挂钩。

这对于欧洲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承认:这片大陆已沦为待被瓜分的奖品,而非一个能塑造自身命运的强权。

证据表明,梅尔茨并非言过其实。从稀土矿产到电动汽车,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到先进半导体,欧洲正受到日益收紧的钳制。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上游价值链攀升,用先进制造业产品淹没欧洲市场。美国在数字平台和AI算力方面遥遥领先,以至于欧洲的依赖已成为一种战略脆弱性。而在过去几个月里,这种挤压急剧加剧。

日益收紧的绞索

仅今年秋季,就出现了一连串的压力点,暴露出欧洲的困境:

9月,中国收紧了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这些关键材料驱动着从电动汽车电机到半导体制造的一切。欧洲库存告急,布鲁塞尔威胁要进行报复,同时争相寻求替代供应。这正是欧洲工业战略旨在避免的瓶颈,如今却已实时武器化。

电动汽车行业曾是欧洲工业雄心的灯塔,如今已成为战场。尽管欧盟一年多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反补贴关税,但分析师报告称,这不太可能阻止中国出口的盈利。比亚迪(BYD)和其他制造商已准备好消化成本,同时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与此同时,北京则对白兰地、猪肉和乳制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制——这些行业在法国和北欧拥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在欧盟法院挑战关税,将布鲁塞尔卷入法律战,而他们的车辆仍继续抵达欧洲港口。

欧洲中央银行几周前发布的一项最新分析报告指出,中国进口在高价值领域(包括汽车和专业机械)的渗透率不断上升。该研究进一步指出,这种进口洪流与受影响欧洲地区就业状况的明显恶化存在关联。威胁不再是假设——它正体现在工厂倒闭公告和失业统计数据中。

与此同时,跨大西洋在人工智能和计算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已扩大成一道鸿沟。2025年,美国超大规模厂商的资本支出和数据中心建设将创下纪录,其投资和电力容量增量,其规模令欧洲的努力相形见绌,甚至差距达一个数量级。美国每新增一兆瓦的计算能力,都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定义下一代经济活动的人工智能平台中的主导地位。

全线失守

数据显示出严峻的衰退景象。2013年至2023年间,欧洲在全球科技收入中的份额从22%降至18%,而美国的份额从30%升至38%。在精密制造业方面,经验贸易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大多数先进产品类别中获得的欧盟进口份额不断增长,而德国的份额在2020年至2022年间显著下降——这正是中国工业升级战略取得进展之时。

研究产出指标也描绘了同样令人担忧的景象。中国目前在众多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或接近平起平坐,多家独立追踪机构记录了中国在决定未来工业竞争力的尖端研究领域的优势。制造业实力正紧随研究领先地位。

欧洲夹在这两股力量之间,面临着一种独特的战略挤压。这片大陆仍然深深依赖美国软件、平台和数字基础设施——这种脆弱性,梅尔茨和其他欧洲领导人现在公开将其描述为一种主权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在清洁技术和先进工业品方面的成本优势和制造规模,正威胁掏空欧洲仍视为战略性的行业的生产能力。

“欧洲仍然过于依赖美国软件,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和能力以重获数字自主权,”梅尔茨在“高科技议程”启动仪式上警告说。五年前,这种说法可能听起来危言耸听,但现在却反映了欧洲主流精英的观点。

政策回应:为时已晚?

值得称赞的是,欧洲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威胁并采取了应对措施。德拉吉(Draghi)竞争力蓝图、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公布的清洁工业协议以及德国新启动的“高科技议程”等国家倡议,都旨在实现创新规模、审批速度和单一市场整合的质变。

梅尔茨的议程旨在发展气候中和能源,包括大力推动核聚变发电、先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微电子以及国内电池和氢能价值链。他承诺在年底前提交一项核聚变行动计划,并将建造世界上第一个可行的核聚变反应堆定为国家优先事项。欧盟委员会方面则动用了主要的贷款担保、国家援助灵活性和贸易防御工具,同时通过其EuroHPC倡议推动“AI工厂”建设。

问题在于执行速度。德拉吉蓝图的一年进展审查始终将实施速度确定为制约因素。欧洲的决策过程在27个成员国之间仍然缓慢且分散,而竞争对手则在巨额资本部署支持下,以单一的国家目标推进。国家援助规则虽然已经放宽,但要真正将资本投入到成长型公司并建设物理基础设施,需要数年时间,而欧洲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

商业团体在评估中直言不讳,警告“欧盟经济脆弱,全球产出份额不断萎缩,并受到监管拖累”,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更快、更可预测的决策,竞争下滑将变得结构性且不可逆转。

意愿问题

技术和财政资源是存在的。欧洲保留着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雄厚的工程人才基础和庞大的资本市场。不清楚的是,其政治体系能否足够快地行动,将这些资产转化为规模化公司、国内供应链和主权技术能力,以避免依赖性永久根深蒂固。

欧洲“被摆上餐桌”而非“坐在餐桌旁”的隐喻,捕捉到了一种根本性的权力转移。在技术、制造业以及关键供应链的控制权方面,欧洲行为者越来越多地回应华盛顿和北京的决策,而不是自己塑造这些决策。稀土管制、电动汽车贸易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在每个案例中,欧洲都在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针对已在酝酿中的力量部署防御措施。

梅尔茨本周以事关存亡的口吻阐述了这一挑战:这是“自由主义国家和威权主义国家之间的系统性冲突”,技术主权决定了欧洲是保留独立行动的能力,还是沦为由他人管理的市场。

未来几个月将考验欧洲的竞争力议程是真正的转折点,抑或仅仅是对衰落的雄辩描述。应对的要素是存在的。问题是它们能否以所需的速度和规模组装起来——在主菜完全上桌之前。

不构成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