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3亿欧元豪赌:数字欧元能否在为时已晚前挽救欧洲货币?
欧洲央行刚刚将数字货币推出时间表加速至2029年。科技巨头、中国以及时间本身都是其竞争对手。
法兰克福——对于4.5亿欧洲人来说,货币即将迎来巨变。周四,欧洲央行正式宣布:数字欧元即将到来,并且进展迅速。
目标启动时间?2029年。届时,欧洲人可能会开始使用由政府支持的数字现金,它将像你钱包里的纸币一样运作,但存储在你的手机中。这将是自20年前实体欧元问世以来,欧洲货币领域最大的一次变革。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直言不讳地表示:“欧元,我们的共同货币,是欧洲团结的可靠标志。”她谈到了纸币的现代化,以及为未来准备数字现金。
但她没有明说的是:欧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现金支付急剧下降。回溯到2016年,现金处理了79%的交易。而到了2022年呢?仅为59%。与此同时,Apple Pay和Google Pay已无处不在。美国银行卡网络处理了欧盟约70%的支付。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已经投入运营,交易额达数千亿。
欧洲正眼睁睁看着其货币独立性流失。数字欧元不仅仅是创新——更是生存之道。
这项工程的实际成本
欧元体系将在2029年前为此投入13亿欧元。此后,每年的运营成本为3.2亿欧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随之而来的是业内人士所称的“政策必然性与执行风险并存”。换句话说?政界希望如此。技术是可行的。但让银行和商家在可能损失手续费收入的情况下进行合作?那才是难点。
欧洲领导人在去年10月的欧元峰会上力推加速此项进程。他们实际上是提出了要求。现在,欧洲央行必须在不破坏金融体系的前提下兑现承诺。
运作方式:隐私而非监控
筹备阶段已于2023年11月启动,目前刚刚结束。所呈现出的结果充分说明了欧洲的优先事项。
首先,数字欧元不会取代现金,而是对其进行补充。你仍然可以使用纸币和硬币。
杀手级功能是什么?离线支付。小额交易将在你设备中的安全芯片上本地结算。没有任何数据会传输给支付公司。中央银行也无法获取任何信息。对于日常购买而言,这真正实现了隐私保护。
这一设计选择堵住了那些声称这是“监控货币”的批评者之口。央行数字货币常被批评为政府的监控工具。欧洲押注,这种类似现金的隐私保护能够改变这种说法。
德国的Giesecke+Devrient、意大利的Nexi和凯捷(Capgemini)三家公司中标,负责构建离线支付系统。他们正在开发可能重塑欧洲支付基础设施的技术。
欧洲央行还正面解决了一个担忧。批评者担心,人们会在危机期间从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数字欧元。这可能导致银行资金枯竭。
欧洲央行的内部模型对此进行了测试。在每人3000欧元的持有上限下,即使在严重的恐慌情景中,也只会转移银行部门0.3%的资产。这在可控范围之内。“央行数字货币扼杀银行”的论点经不起推敲。
皮耶罗·奇波隆(Piero Cipollone)担任监督此项工作的高级别工作组主席。他强调了更宏大的愿景:“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是确保欧洲货币体系面向未来的集体努力。”
面向未来。这才是关键的词。
为何是现在?三大力量推动欧洲出手
时机并非巧合。三种压力同时汇聚。
疫情后现金使用量骤降。数字钱包爆发式增长。Visa和Mastercard主导着欧洲的银行卡处理业务。政策制定者私下称之为“外国胁迫风险”。如果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升级,美国公司将控制欧洲的支付渠道。
中国的数字货币交易额已达数千亿。在新的政治领导下,美国可能会接受私人稳定币。两种情况都会将欧洲的支付系统推向边缘。
此外,还有对俄罗斯的制裁事件。它暴露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和类似网络的脆弱性。欧洲意识到,它缺乏真正独立的金融基础设施。
最新研究支持了这一技术推动。益普索(Ipsos)调查了欧元区20个国家的人们。他们希望支付“简单、可靠且安全”。小型商家厌恶银行卡处理商收取的2-3%的费用。无银行账户人群需要金融普惠选项。
需求是存在的。问题是欧洲能否兑现。
赢家和输家:资金流向何方
精明的投资者已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布局。
银行卡网络将面临困境,美国科技钱包公司亦是如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取代——市场并非如此运作。而是在未来5-10年内,在小额国内支付领域,市场份额将稳步流失,例如公交卡、日常杂货和个人对个人(P2P)转账等任何更便宜的替代方案获得政治支持的地方。
由银行主导的即时支付系统Wero已在欧洲范围内推广。它将加剧对传统银行卡渠道的压力。
欧洲支付处理商的前景喜忧参半。如果Adyen和Worldline成为高级数字欧元集成商,他们可能会受益。他们将通过代币化和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来抵消利润压力。Nexi则因其离线支付合作而获得直接收益。
银行面临复杂性。3000欧元的上限使得资金风险看起来可控,但手续费收入将受到挤压。账户对账户支付和数字欧元将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将数字欧元功能整合到现有产品中的银行,或许能维系客户关系。而那些抵制变革的银行可能会失去优势。
硬件制造商可能会大获全胜。离线支付需要安全芯片,恩智浦(NXP)、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和英飞凌(Infineon)生产这些芯片。认证数字欧元接受度的销售终端(POS)供应商将看到需求。硬件安全模块代表着真正的商业机遇。
稳定币将受到挤压。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提高了合规门槛。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排挤掉欧盟内部用于支付的私人欧元稳定币。投资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利基市场可能会幸存下来。
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本情景假设欧盟立法将于2026年底通过。试点将于2027年进行。分阶段启动将于2029年开始。到2032年,成人采纳率将达到10-20%,主要集中在政府支付、交通和小额零售领域。
这过于乐观了。理事会和议会之间的谈判可能会拖延到2026年之后。推出时间可能会推迟到2031年或更晚。
即使出现延误,变革也将来临。Wero和账户对账户的创新无论如何都会削弱银行卡的主导地位。数字欧元加速了这一转变,但并非其创造者。
值得关注的关键里程碑包括:数字欧元立法的谈判、最终确定的方案规则手册、用户体验规范。Wero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扩张至关重要,稳定币的执行情况也同样重要。试点期间任何隐私泄露都可能引发政治强烈反对,从而使一切计划脱轨。
总结
在49个正在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中,只有三个国家推出了可运行的系统。这样的成功率应该让任何押注于顺利执行的人感到担忧。
“是创新还是伪装成进步的监控?”一位观察人士在社交媒体上问道。即使投入了数十亿资金,公众的怀疑也可能扼杀其普及。
然而,欧洲的方向似乎已定。欧洲大陆正朝着融合公共资金、即时结算和账户对账户渠道的基础设施发展。这将类似于SEPA即时支付——初期推广缓慢,直到突然间无处不在。
对欧洲人而言,问题已不再是货币是否数字化。而是欧洲能否掌控自身的数字命运,抑或是眼睁睁看着美国和中国公司替他们做出选择。
这13亿欧元的豪赌已经开始。时间紧迫。
非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