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售抱负破灭:Couche-Tard放弃470亿美元7-Eleven收购案
在市场震荡、战略重设之际,此次原本将成为零售业最大跨境收购案的破裂,揭示了全球并购中更深层次的矛盾。
柒和伊控股(Seven & i Holdings)的股价一度暴跌9.6%,最终收跌7.38%,损失惨重。原因在于: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limentation Couche-Tard突然终止了长达数月对7-Eleven母公司的收购计划,放弃了价值470亿美元的巨额收购要约,该交易原本将缔造全球最大便利店帝国。
这一戏剧性的撤回于周三晚间宣布,震惊了全球零售市场,并使这家日本零售企业集团在单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截至午盘,柒和伊控股股价稳定在2033日元(约合13.75美元),但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已然造成。
闭门谈判:一笔交易的破裂
去年9月,Couche-Tard最初提出390亿美元的收购意向,但因被认为低估了公司价值而遭到拒绝。到今年1月,该提议已大幅增至470亿美元。然而,尽管报价提高了近20%,这笔交易最终却因被指控阻挠和信息隐瞒而破裂。
一位熟悉谈判的市场分析师表示:“领导层之间的氛围超越了典型的谈判谨慎范畴。Couche-Tard遇到的不仅是标准的尽职调查保护——有人内部形容其为蓄意阻挠,旨在阻止交易进展,同时又维持着谈判的假象。”
在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中,Couche-Tard领导层声称柒和伊控股高管在关键会议中不配合,并隐瞒了完成交易准备所需的信息。柒和伊控股迅速对此提出反驳,对这一决定表示失望,同时指出“不认同对其参与方式的错误描述”。
柒和伊控股的声明称:“虽然对结果感到失望,但我们并不意外。”这暗示,尽管进行了数月谈判,该公司仍预料到了撤回的可能性。
洽购历程:从被低估到谈判受阻
此次洽购可追溯到2024年9月,当时柒和伊控股拒绝了Couche-Tard最初的390亿美元报价,称其严重低估了公司的全球便利店网络和增长潜力。这家加拿大零售商——在全球运营Circle K连锁店,并在加拿大各地运营Couche-Tard门店——随后将报价提高到约470亿美元。
为了显著回应柒和伊控股的顾虑,Couche-Tard甚至应这家日本公司要求,于今年1月提交了一份修订后的日元计价收购提案,以解决汇率风险问题。
尽管做出了这些让步,双方之间的根本分歧却从未弥合。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柒和伊控股的阻力不仅源于价格考量,还来自对公司未来方向的更深层次战略分歧,以及对一个深深植根于日本日常生活的品牌由外国所有所产生的文化担忧。
市场影响:失败交易之外
市场立即的反应——先是急剧下跌,随后是微弱的企稳——反映了投资者对柒和伊控股独立发展前景的普遍不确定性。在收购讨论之前,该公司一直在应对充满挑战的国内市场环境,同时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庞大国际业务(尤其是其广泛的北美7-Eleven网络)的回报。
一位驻东京的零售业分析师指出:“所提供的溢价对股东而言意味着巨大的即时价值。现在管理层必须证明他们能通过内生增长和运营改进提供可比价值,这在当今零售环境下是一个要求高得多的命题。”
对Couche-Tard而言,此次撤回是其寻求变革性扩张的道路上又一次遭遇挫折。这家加拿大零售商积累了大量的并购资金,但在将资本投入到主要目标时却屡屡受挫。其Circle K业务虽然规模可观,但与7-Eleven的全球足迹相比仍居次席。
文化层面:董事会之外
此次交易的破裂凸显了涉及日本公司的跨境并购中持续存在的挑战,在这些公司中,企业文化常常在股东回报之外,更强调利益相关者关系、长期稳定和国家战略考量。
7-Eleven在日本的地位超越了纯粹的零售业——其门店在自然灾害期间充当重要基础设施,并融入许多社区的社会结构。这种文化意义产生了对外国控制的内在抵制,这超越了财务计算。
一位拥有日本市场经验的企业治理专家解释说:“在日本,看似纯粹的经济决策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战略考量。不愿分享某些运营细节可能反映了对保护被视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专有系统的真正担忧。”
投资展望:重新校准预期
对于权衡两家公司投资头寸的投资者而言,交易的破裂使得有必要进行一次根本性的重新评估。柒和伊控股现在必须让市场相信它能够独立地为股东创造可观的价值——今日股价下跌就反映了这一挑战。
历史模式表明,拥有强大资产负债表和严谨管理团队的便利店运营商能够有效应对此类挫折。Couche-Tard此前的增长轨迹表明,其可能通过更小规模的战略收购而非变革性大型交易来实现复苏。
分析师建议在未来几个季度关注几个关键指标:柒和伊控股在日本核心市场的运营改善、北美门店扩张的加速,以及表现不佳业务部门的潜在重组。对于Couche-Tard,其资本配置决策和较小规模的收购目标将预示其调整后的增长战略。
考虑投资这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应认识到,尽管全球便利店基本面依然强劲,但两家公司的执行风险均显著增加。与其集中持股,不如在该行业内进行多元化投资,这可能在减轻公司特定风险的同时,对正在进行的整合趋势提供更平衡的敞口。
投资论点
类别 | 关键指标及亮点 |
---|---|
财务表现 | - 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EPS):3.87美元(超出指引3.25–4.25美元;市场普遍预期约3.82美元)。 - 营收: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 - 税前利润率:GAAP为8.2%;调整后为11.0%。 - 运营现金流:2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FCF):11亿美元。 - 平均燃油价格:2.34美元/加仑。 |
2025财年指引 | - 2025财年调整后EPS区间:9–11美元。 - 2025财年上半年调整后EPS:4.78美元(第一季度:0.91美元;第二季度:3.87美元)。 - 隐含的2025财年下半年所需EPS:4.22–6.22美元。 |
需求趋势 | - 管理层报告7月初预订量加速增长6个百分点;商务需求出现两位数增长。 - TSA旅客吞吐量:7月份每日超过280万旅客。 - 惠誉(Fitch)指出休闲需求走软,可能转向商务/高端需求。 |
供应展望 | - 管理层预计行业供应拐点将在8月中旬出现。 - OAG数据显示:美联航(United)航班同比增长9.3%(7月)。 - MAX-10交付延迟:交付推迟至2027–28年。 |
营收构成 | - 每可用座位英里总营收(TRASM):同比下降4%(运力同比增长5.9%)。 - 高端舱位营收:同比增长5.6%。 - 会员忠诚度计划营收:同比增长8.7%。 - 货运:同比增长3.8%;基础经济舱:同比增长1.7%。 |
商业举措 | - 捷蓝航空(Blue Sky)合作:互惠忠诚度积分权益,肯尼迪机场(JFK)航班时刻获取权(2027年)。 - 监管风险:参议员布卢门撒尔提出反垄断担忧。 |
运营 | - 疫情后第二季度最佳表现(准点离港率、低取消率)。 - 净推荐值(NPS):2021年以来最高。 |
成本 | - 扣除燃油成本的每可用座位英里成本(CASM-ex):同比增长2.2%。 - 劳动力成本:与空乘人员协会(AFA)达成初步协议(预计成本将上升)。 - 燃油:根据EIA展望有所缓和。 |
资产负债表 | - 流动性:186亿美元;债务:271亿美元。 - 前程万里计划(MileagePlus):68亿美元债务已偿还(无抵押)。 - 股票回购:年初至今6亿美元。 |
竞争格局 | - 达美航空(DAL):TRASM下降3%,高端舱位增长5%,忠诚度增长8%。 - 美国航空(AAL):撤回2025财年指引。 |
风险 | - 需求反复(中等可能性)。 - 劳动力通胀(中高可能性)。 - 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延迟(高可能性)。 - 燃油价格飙升(中低可能性)。 |
催化剂 | - 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7月17日):需求/供应评论。 - 美国航空财报(7月24日):休闲需求解读。 - 蓝天计划推出(2025年秋):会员忠诚度指标。 |
注:过往业绩不保证未来结果。本分析代表基于现有市场观点的当前市场视角,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咨询财务顾问以获取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