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美元的疑问:Core AI进军数据中心挑战微市值公司的物理极限
一家迈阿密的游戏公司试图转型成为全球AI基础设施开发商,而其所拥有的资金仅为此类项目通常所需的一小部分——这一大胆举动既揭示了AI热潮的火热,也暴露了执行的冷酷现实。
迈阿密——11月13日日出后不久,Core AI Holdings发布了一则本可能出自硅谷巨头的新闻:一项耗资50亿美元在全球建设AI数据中心的计划。对于一家市值约5000万美元、直到五周前还名为Siyata Mobile并生产一键通话设备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当天早上的公告主要围绕马来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市场都渴望科技投资。交易员们不出所料,反应如同坐上了一台失灵的嘉年华游乐设施。股价一度飙升至5.05美元,但在收盘时又跌回3.38美元——较前一日下跌9%。股价的混乱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许多投资者突然开始思考:一家半年度营收3340万美元、亏损860万美元的公司,如何为通常由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的数据中心提供资金?
首席执行官Aitan Zacharin面不改色。他说:“AI基础设施将决定各行业发展的速度。”他将此举定义为Core AI构建“最先进、全球分布式AI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的机会。该公司希望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寻求“数十亿美元的融资”,并声称将大力利用其在这些目标区域建立的关系网络。
雄心的算盘
要理解Core AI试图进军的规模,我们不妨从数字说起。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242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飙升至惊人的6916亿美元。这意味着年均增长率达到11.7%,几乎完全由对AI计算永不满足的需求所推动。
在马来西亚,这一热潮更为显著。受一项新的1500亿美元美国科技贸易协议推动,马来西亚数据中心市场正从40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预计的136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2.4%——该协议强调数据主权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
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政府最近在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设立了AI数据中心免税区,为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提供直至2040年的免税优惠,以及折扣电力。对于一个正加速迈向“数字化转型”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实实在在的激励。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些市场提供了政策动力、更廉价的能源,以及小型外国企业立足的空间。它们也是现金有限、资源匮乏的公司可能通过与政府结盟找到突破口的地方,而非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或微软Azure等巨头直接竞争。
然而,该公告明显遗漏了经验丰富的基建投资者在认真考虑任何项目之前所需了解的细节。没有兆瓦目标,没有主要租户,没有建设阶段,也没有Core AI的任何资本承诺。一切都“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或更早”实现,具体取决于与合作伙伴的讨论。换句话说,一切都悬而未决。
资本现实的检验
故事到这里,就从雄心勃勃转向了棘手。Core AI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在2025年10月与Core Gaming进行了反向合并——后者是一家真正的手机游戏公司,累计下载量达8.2亿次。Core AI所吸收的Siyata Mobile,带来了多年的亏损、多次反向拆股,以及在合并前一年又一年残酷稀释股东价值99%的历史。
在这种背景下,该公司的50亿美元蓝图只有在了解Core AI不做什么之后,才能说得通。它不会为这些数据中心买单。相反,它希望扮演一个轻资产开发商的角色——提供专业知识、关系网络和汗水股,而由政府、银行和基础设施基金承担费用。作为回报,Core AI可能会获得管理费、项目利润分成或项目合资企业中的少量少数股权。
这种模式对于一家小公司来说是合理的,但也限制了其潜在收益。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Core AI也不会拥有价值50亿美元的资产。它将拥有独立项目载体中的小部分股权,希望这些零星的股份能在几年后最终产生现金流。
同时,执行这样的策略需要精准无误。公司必须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驾驭政治复杂的市场,跨国建立资本结构,并在供应链和承包商专业知识可能匮乏的地区管理施工。其领导团队熟悉手机游戏,但没有在任何地方,更不用说新兴市场,交付过三级或四级数据中心的记录。
任何认真的投资者都会开始提出尖锐的问题:Core AI每个项目的最大股权出资是多少?实际领导施工的经验丰富的开发商是谁?有多少场地已签署意向书?Core AI自身的AI工作负载会填充这些设施,还是该计划完全是投机性的?更重要的是,哪些马来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机构或全球银行已实际做出承诺?
在这些答案公之于众之前,50亿美元的数字更多地只是一个故事,而非一项资本计划。对于一家仍在努力将其游戏和AI媒体工具转化为利润的公司来说,进军数据中心可能演变为“战略漂移”——一个雄心勃勃的偏离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同时又巧妙地为新一轮股票发行提供理由。
市场信号还是市场干扰?
时机在这里至关重要。Core AI已经告诉投资者,它计划在36个月内实现3亿美元的年收入,并将云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部分。在AI基础设施交易今年已突破500亿美元,尽管人们对长期回报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际,数据中心公告与“我们现在是一个AI平台”的叙事相吻合。
以CoreWeave为例。它是该领域的巨头之一,然而在上周,由于多个数据中心开业延期,其股价下跌了15%——尽管它季度营收达到13.6亿美元。如果像CoreWeave这样的重量级公司都会受挫,那么对于一家刚刚合并、市值微小的公司来说,试图在同一赛场竞争又意味着什么呢?
尽管如此,仍有一种情况可能使这场豪赌奏效。如果Core AI真的能达成一项可靠的合资项目——比如与主权财富基金或主要基础设施投资者合作,共同开发一个100到200兆瓦的项目——市场可能会将该公司重新评估为“迷你版CoreWeave学徒”。考虑到马来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已明确表现出吸引AI基础设施的兴趣,这种可能性并非遥不可及。
但也存在一条更为黯淡的道路。Core AI可能会花费数年时间签署意向书,但这些意向书从未能转化为具体成果。它可能在追逐交易的过程中烧钱,同时却忽视了真正能带来收入的游戏业务。这正是Siyata曾经陷入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50亿美元的头条新闻不仅未能实现,反而会成为公司的负债。
截至11月13日收盘,该股的剧烈波动清晰地反映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既不信服,也不全然否定。他们只是感到不确定。而这往往是波动性最大的状态。
AI基础设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真正的问题是,这家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经验和纪律,来跨越愿景与执行之间的鸿沟。
我们将在2026年初开始找到答案。在此之前,Core AI的数据中心梦想仍像现在一样——一场大胆的赌博,押注于新兴市场的政策风向、AI行业的势头,以及该公司能否将重量级合作伙伴带到一个其仍在努力搭建的谈判桌上。
非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