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京与习近平克里姆林宫峰会期间,中俄结成“钢铁般的朋友”联盟

作者
Reynold Cheung
14 分钟阅读

中俄“钢铁友谊”峰会重塑全球金融秩序

莫斯科不畏西方压力,习近平承诺坚定支持普京

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最豪华大厅的镀金天花板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从大厅两端走上红毯,互称“亲爱的朋友”,随后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深化了他们现在称之为“钢铁朋友”的同盟关系。

这次5月8日的峰会在俄罗斯纪念胜利日80周年前夕的盛大场面中举行,标志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大升级。习近平承诺中国将坚定支持俄罗斯,反对他所说的“单边主义和霸权霸凌”——这明显暗指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普京和习近平 (gstatic.com)
普京和习近平 (gstatic.com)

习近平在仪式上表示:“中俄关系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稳定和韧性为特征。”他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了2022年建立的“无上限”框架之上。

对投资者和地缘政治分析人士而言,这次会晤远不止是一场外交表演。它巩固了三个重要的可投资趋势:一是中俄能源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为全球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价格提供支撑;二是加速向人民币结算的转变,这正在逐步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三是不断扩大的金砖+经济集团与美欧安全技术领域之间的分裂加剧。

峰会召开的时机——正值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进入第四年,且特朗普总统正加大力度向莫斯科和基辅施压以达成和平协议——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面对国际孤立企图,两国将保持对抗和伙伴关系。

西方制裁下战略伙伴关系深化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习近平并肩站立时强调,两国正在发展对“两国人民有利,而不是针对任何人”的关系——这种外交辞令巧妙地掩盖了经济分析人士所说的反制裁联盟的形成。

一位资深的欧洲情报分析师表示:“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一个已构建多年的经济联盟正在正式化。中国已经有效地成为俄罗斯对抗西方制裁的经济生命线。”

自2022年以来,这条生命线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这为俄罗斯在应对西方金融限制时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俄罗斯经济最初被预测将在制裁压力下崩溃,但通过这一东方伙伴关系已显著稳定下来。

金融数据显示了这一转变的巨大规模:人民币在俄罗斯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量已飙升至约30%,而人民币-卢布结算在2025年第一季度占据了双边贸易发票的约70%。两国领导人都明确承诺将进一步提高本币在双边交易中的比重。

伙伴关系不仅限于简单的货币互换。峰会期间的讨论重点是深化支付系统整合、加速中国在俄罗斯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投资,以及扩大从电信到卫星导航等领域的技术合作。

能源联盟重塑全球市场

能源合作方面也许是伙伴关系中对全球市场影响最大的部分。中国已经吸收了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的45%到50%,长期承购协议正在形成能源贸易商所说的全球油价的“软支撑”。

一家亚洲主要投资银行的大宗商品策略师解释说:“中俄能源轴心实际上为布伦特原油设置了一个结构性支撑位,大约在每桶80美元。即使欧佩克+加速增产,这种双边关系也能防止油价大幅崩盘。”

两国之间的天然气流量也同样具有变革性。预计到2030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年输送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这改变了过去流向西方的供应方向。这种向东转移迫使欧洲更多依赖更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扩大了大西洋-太平洋地区的价差套利空间,并维持了亚洲货物的高位现货价格。

峰会恰逢中国央行取消黄金进口配额——分析师认为这是北京在对冲制裁风险的同时管理人民币升值的经典做法,尤其是在金价徘徊在每盎司3500美元附近之际。

乌克兰冲突持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这次会晤发生在一个特别敏感的外交关头。就在几周前,两名与俄军并肩作战的中国公民在乌克兰被俘,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在冲突中的参与程度的担忧,尽管中国官方立场是中立的。

与此同时,华盛顿一直在进行外交消息人士所说的“谨慎努力重置与莫斯科的关系”,同时面临与北京的关税纠纷。随着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美国官员准备在瑞士启动与中方代表的贸易谈判。

峰会的象征性时机——习近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俄罗斯纪念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的胜利日阅兵——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两国领导人都强调了他们共同反对普京所说的“新纳粹主义”,这是莫斯科在描述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时一直使用的措辞。

一位曾专门研究欧亚事务的前美国国务院官员指出:“习近平主席出席对俄罗斯如此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发出了关于中国立场的强有力信息。这表明,尽管受到国际批评,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并不孤立。”

市场影响和投资格局

对金融市场而言,峰会的结果在多种资产类别中创造了明显的赢家和输家。可能的受益者包括:液化天然气航运公司、澳大利亚和美国天然气生产商、与北约相关的国防制造商以及黄金矿业公司。

国防领域的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自2022年以来价格大幅上涨,但许多欧洲国防承包商的市盈率仍低于17,这表明随着北约国家军费开支的增加,可能仍有潜在上涨空间。

相反,欧洲化工和钢铁生产商面临着能源成本持续劣势带来的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而对中国和美国市场都有重要敞口的跨国公司,则面临着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而带来的更高的监管和合规风险。

固定收益市场也反映了这种变化。俄罗斯政府债券虽然因制裁而无法被西方机构投资,但据报道已开始出现在中国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提供两位数的收益率,一些人称之为以制裁不变为前提的“隐形套利交易”。

欧洲高收益公用事业公司面临潜在的利差扩大,因为布鲁塞尔正在准备其第17轮制裁方案,该方案可能最终瞄准协助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影子船队”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去美元化:是演变,不是革命

对长期金融秩序而言,也许最重要的是峰会明确强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然而,货币专家提醒不要高估其短期影响。

一家全球投资公司的首席货币策略师解释说:“我们看到的是去美元化是演变,而不是革命。尽管存在政治言论,但流动性限制、资本管制以及对俄罗斯金融机构的制裁等实际障碍限制了这一转变能够发生的速度。”

尽管如此,这一趋势具有重大影响。分析师预计,人民币在亚洲货币篮子中将获得适度支撑,而欧元可能成为应对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减震器”。目前,美元的全球地位似乎相对稳固,除非华盛顿选择对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实施二级制裁——据地缘政治风险咨询机构称,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约为30%。

前瞻:情景分析与投资布局

随着投资者分析峰会的影响,有几种潜在情景值得考虑。如果特朗普在2025年下半年斡旋乌克兰停火,可能导致资金从国防板块转向欧洲周期性股票。或者,如果对中型中国银行实施有限的二级制裁,可能引发黄金升值和人民币贬值。

更具戏剧性的可能性包括金砖国家在2026年启动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走廊,或者欧盟将碳边境税扩大到通过中国转运的俄罗斯商品——每一种情景都带来了不同的投资影响。

在未来12-18个月内,投资组合经理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增持液化天然气油轮租赁公司股票、澳大利亚天然气特许权信托、全球黄金特许权公司和支持北约的国防承包商来应对这些地缘政治转变。许多人对中国投资级公司债券以及购买打折俄罗斯原油的印度炼油厂股票保持略微看好的立场。

减持头寸通常包括依赖高质量俄罗斯原材料的欧洲重工业,以及面临美元流动性限制的新兴市场主权债务——除非人民币互换额度大幅扩大。

正如一位主权财富基金经理总结的那样:“习近平-普京峰会不会一夜之间颠覆全球秩序,但它加速了贸易、金融和安全领域走向多极化的现有趋势。聪明的投资者不是为了明天的头条新闻而布局,而是为了已经开始的结构性变化。”

未来几个月,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几个关键指标: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交易中不断变化的比重,欧盟第17轮制裁方案草案中关于二级制裁的措辞,欧佩克+对加速增产配额的遵守情况,以及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的积累。

目前,“钢铁朋友”已经明确了他们的战略结盟立场。其金融和地缘政治影响将在未来几年显现。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