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赛尔群斥资3.3亿美元,加码美国本土制造

作者
Minhyong
24 分钟阅读

韩国赛尔群斥资3.3亿美元推动美国本土化生产

收购礼来公司新泽西工厂,标志着全球制药业本地化生产竞赛中的重要一步。

韩国生物科技巨头赛尔群(Celltrion)正在美国市场迈出大胆一步。该公司宣布,将以约3.3亿美元收购礼来公司(Eli Lilly)位于新泽西州布兰奇堡(Branchburg)的生物制药工厂。此举不仅标志着其业务扩张,更是一场可能重塑其在美国市场版图的战略性豪赌。

Celltrion (medigatenews.com)
Celltrion (medigatenews.com)

该交易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将通过赛尔群的美国子公司进行。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投入:计入未来扩建和运营成本,总投资至少将达到10亿美元。高管们表示,此次收购将使其在美国本土拥有一个真正的“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体系”。

规避进口风险,强化本土实力

多年来,制药商一直担心药品进口关税可能会压缩其利润空间。通过收购一家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工厂,赛尔群规避了这一风险,并在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中掌握了自身供应链的主动权。

一位公司代表表示:“这消除了关税顾虑,确保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本土产业链。”他强调了加快运营的紧迫性。

The Branchburg, New Jersey, biopharmaceutical plant acquired by Celltrion from Eli Lilly. (koreabiomed.com)
The Branchburg, New Jersey, biopharmaceutical plant acquired by Celltrion from Eli Lilly. (koreabiomed.com)

布兰奇堡工厂占地37英亩(约15万平方米),拥有四栋主要建筑,并预留了扩建空间。一旦全面升级,该工厂的产能将是赛尔群位于韩国松岛(Songdo)大型工厂的1.5倍。

生物类似药市场的战略优势

生物类似药是与经FDA批准的参照生物制剂高度相似的生物产品,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和预期用途。它们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以确保在安全性、纯度和效价方面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差异,这使得它们与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仿制药有所区别。

赛尔群此举不仅是为了规避关税风险,更是抓住机遇,在竞争激烈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中超越对手。该公司无需从头建设,而是将继承一座符合FDA标准的工厂及其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这意味着可以避免招聘和培训方面的昂贵延误,而这通常是新建项目面临的常见障碍。

此外,该交易还带来了即时收入缓冲。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赛尔群将根据合同制造协议继续向礼来公司供应原材料。这使得工厂在赛尔群将其自身产品投入生产的同时,从第一天起就获得现金流。

新泽西州深厚的生物技术人才储备增加了另一项优势。分析师表示,在该州接触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可以加速赛尔群在美国的扩张。

扫清监管障碍

当然,工厂的历史至关重要。尽管布兰奇堡工厂已获得FDA批准,但其在过去的检查中曾面临审查。顺利完成所有权过渡意味着赛尔群必须加倍重视质量和合规性。

行业专家警告称,新所有者通常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来验证工艺并确保设施符合监管标准,然后才能推出新产品。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未来两年最大的变数是质量保证。如果赛尔群能顺利通过FDA合规性审查,这项资产的价值将大幅提升。”

礼来为何选择退出

礼来公司的出售决定并不罕见。该公司一直在调整其生产布局,投资于更适合其蓬勃发展的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特许经营权的新工厂。出售旧设施可以为这些快速增长的产品线释放资金。

肥胖症药物全球市场蓬勃发展,是礼来公司制造战略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

年份市场类别预计市场规模(十亿美元)来源
2024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53.46Grand View Research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105Morgan Stanley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95Goldman Sachs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200UBS Global
2030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156.71Grand View Research
2033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168GlobalData

这种资产组合优化在整个行业中已司空见惯。大型制药公司正在剥离老旧工厂,以便将资源集中在下一代疗法和更先进的生产平台。

面向未来的布局

对于赛尔群而言,回报可能巨大。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地寻求拥有本土制造能力的供应商,因为本地工厂意味着更低的物流成本和更少的供应中断。这可能有助于赛尔群在与安进(Amgen)、山德士(Sandoz)以及辉瑞旗下的 Hospira 等老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提升其价格优势。

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增长,突显赛尔群推动本土制造所瞄准的机遇。

年份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十亿美元)美国生物类似药节省金额(十亿美元)
2014-2020-11.2(累计历史数据)
20216.73-
20229.48-
2023-12.4(年度)
截至2023年-36.0(自推出以来的累计数据)
202430.54-
2025(预测)22.5938.4(2021-2025年预计累计)
2029(预测)100.75-
2034(预测)93.5254.0(2017-2026年预计累计)

该公司已在美国销售多种生物类似药,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一旦布兰奇堡工厂完成验证,这些产品就可以转向本地生产,从而提高产能并缩短交货时间。

展望未来

分析师认为,这笔交易是对多项趋同趋势的押注:潜在的美国进口关税、保障供应链的压力以及生物制剂生产能力的强劲需求。赛尔群计划分阶段投资,初期将投入约7亿美元用于收购和运营,随后将根据市场需求增长进行扩建。

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任何FDA合规性方面的疏忽或验证的延误都可能打乱时间表并影响回报。但如果赛尔群执行得当,回报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到来,收入流在全面扩建完成之前就能得到显著增强。

目前,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关键里程碑上——交易完成、FDA检查、首批产品获批以及扩建资金决策。每一步都将揭示赛尔群的十亿美元押注能否在美国快速变化的制药格局中获得成功。

内部投资论点

| 类别 | 详情
**

赛尔群(Celltrion)正在美国市场采取大胆举措。这家韩国生物科技巨头宣布,将以约3.3亿美元收购礼来公司(Eli Lilly)位于新泽西州布兰奇堡(Branchburg)的生物制药工厂。此举不仅标志着其业务扩张,更是一场可能重塑其在美国市场版图的战略性豪赌。

Celltrion (medigatenews.com)
Celltrion (medigatenews.com)

该交易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将通过赛尔群的美国子公司进行。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投入:计入未来扩建和运营成本,总投资至少将达到10亿美元。高管们表示,此次收购将使其在美国本土拥有一个真正的“生产到销售的一站式体系”。

从高风险进口到本土实力

多年来,制药商一直担心药品进口关税可能会压缩其利润空间。通过收购一家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工厂,赛尔群规避了这一风险,并在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中掌握了自身供应链的主动权。

一位公司代表表示:“这消除了关税顾虑,确保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本土产业链。”他强调了加快运营的紧迫性。

The Branchburg, New Jersey, biopharmaceutical plant acquired by Celltrion from Eli Lilly. (koreabiomed.com)
The Branchburg, New Jersey, biopharmaceutical plant acquired by Celltrion from Eli Lilly. (koreabiomed.com)

布兰奇堡工厂占地37英亩(约15万平方米),拥有四栋主要建筑,并预留了扩建空间。一旦全面升级,该工厂的产能将是赛尔群位于韩国松岛(Songdo)大型工厂的1.5倍。

生物类似药市场的战略优势

生物类似药是与经FDA批准的参照生物制剂高度相似的生物产品,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和预期用途。它们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以确保在安全性、纯度和效价方面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差异,这使得它们与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仿制药有所区别。

赛尔群此举不仅是为了规避关税风险,更是抓住机遇,在竞争激烈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中超越对手。该公司无需从头建设,而是将继承一座符合FDA标准的工厂及其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这意味着可以避免招聘和培训方面的昂贵延误,而这通常是新建项目面临的常见障碍。

此外,该交易还带来了即时收入缓冲。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赛尔群将根据合同制造协议继续向礼来公司供应原材料。这使得工厂在赛尔群将其自身产品投入生产的同时,从第一天起就获得现金流。

新泽西州深厚的生物技术人才储备增加了另一项优势。分析师表示,在该州接触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可以加速赛尔群在美国的扩张。

扫清监管障碍

当然,工厂的历史至关重要。尽管布兰奇堡工厂已获得FDA批准,但其在过去的检查中曾面临审查。顺利完成所有权过渡意味着赛尔群必须加倍重视质量和合规性。

行业专家警告称,新所有者通常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来验证工艺并确保设施符合监管标准,然后才能推出新产品。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未来两年最大的变数是质量保证。如果赛尔群能顺利通过FDA合规性审查,这项资产的价值将大幅提升。”

礼来为何选择退出

礼来公司的出售决定并不罕见。该公司一直在调整其生产布局,投资于更适合其蓬勃发展的肥胖症和糖尿病药物特许经营权的新工厂。出售旧设施可以为这些快速增长的产品线释放资金。

肥胖症药物全球市场蓬勃发展,是礼来公司制造战略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

年份市场类别预计市场规模(十亿美元)来源
2024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53.46Grand View Research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105Morgan Stanley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95Goldman Sachs
2030全球肥胖症药物市场200UBS Global
2030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156.71Grand View Research
2033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168GlobalData

这种资产组合优化在整个行业中已司空见惯。大型制药公司正在剥离老旧工厂,以便将资源集中在下一代疗法和更先进的生产平台。

面向未来的布局

对于赛尔群而言,回报可能巨大。美国医院和保险公司越来越多地寻求拥有本土制造能力的供应商,因为本地工厂意味着更低的物流成本和更少的供应中断。这可能有助于赛尔群在与安进(Amgen)、山德士(Sandoz)以及辉瑞旗下的 Hospira 等老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提升其价格优势。

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增长,突显赛尔群推动本土制造所瞄准的机遇。

年份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十亿美元)美国生物类似药节省金额(十亿美元)
2014-2020-11.2(累计历史数据)
20216.73-
20229.48-
2023-12.4(年度)
截至2023年-36.0(自推出以来的累计数据)
202430.54-
2025(预测)22.5938.4(2021-2025年预计累计)
2029(预测)100.75-
2034(预测)93.5254.0(2017-2026年预计累计)

该公司已在美国销售多种生物类似药,包括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一旦布兰奇堡工厂完成验证,这些产品就可以转向本地生产,从而提高产能并缩短交货时间。

展望未来

分析师认为,这笔交易是对多项趋同趋势的押注:潜在的美国进口关税、保障供应链的压力以及生物制剂生产能力的强劲需求。赛尔群计划分阶段投资,初期将投入约7亿美元用于收购和运营,随后将根据市场需求增长进行扩建。

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任何FDA合规性方面的疏忽或验证的延误都可能打乱时间表并影响回报。但如果赛尔群执行得当,回报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到来,收入流在全面扩建完成之前就能得到显著增强。

目前,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关键里程碑上——交易完成、FDA检查、首批产品获批以及扩建资金决策。每一步都将揭示赛尔群的十亿美元押注能否在美国快速变化的制药格局中获得成功。

内部投资论点

类别详情
交易基本情况交易方: 赛尔群美国子公司收购ImClone Systems LLC(礼来位于新泽西州布兰奇堡的工厂)。
价格: 收购价3.3亿美元;初期投入约7000亿韩元;含扩建在内总投资≥1.4万亿韩元。
目标完成时间: 2025年底前(待审批)。
资产描述地点: 约37英亩(约15万平方米),4栋建筑,约10英亩(约4万平方米)空地用于扩建。
规模: 大型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生产线(例如3x10kL),占地面积约4.5万坪(约14.8万平方米),有空间进行“棕地”扩建。
现状: 经FDA批准,符合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
监管历史: 2019-2024年间有FDA观察结果(483表);存在举报人诉讼。
战略依据1. 关税对冲: 规避潜在的美国药品进口关税(最高可达150-250%)。
2. 速度: 12-18个月完成验证,而新建工厂需4-6年。
3. 即时利用: 继承礼来公司的合同制造(CMO)协议(约50%产能,为期约5年),提供现金流。
4. 礼来动机: 剥离老旧工厂,专注于下一代产能。
赛尔群的战略契合度产品组合: 为现有广泛的美国生物类似药产品组合和Zymfentra实现原液(DS)本地化生产。
竞争力: 实现美国本土成本平价,提高投标灵活性,削减物流/CMO成本。
选择性: 在美国产能紧张的市场中,可采用自有产品(SKUs)与选择性合同开发制造(CDMO)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优势- 关税豁免及积极的政治形象。
- 比新建工厂更快、更便宜。
- 继承的CMO业务带来即时现金流。
- 通过全面员工接替实现劳动力连续性。
劣势/风险- 质量负担: 工厂的FDA历史增加了早期严格检查的风险;任何483表或警告信都将推迟计划。
- 验证时间: 生产赛尔群自有产品需12-18个月;延误将使收入推迟至2027年。
- 资本支出超支: 扩建成本≥1.4万亿韩元可能会超支。
- 执行重负: 在质量保证(QA)文化重塑、系统协调和数据完整性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基本情景经济效益投资: 初期约7000亿韩元;3-4年内总计≥1.4万亿韩元。
路径: 2026-27年:约50%CMO业务+赛尔群工艺性能确认(PPQ) -> 2027年:首批商业化原液(DS)批次。
利润率: CMO合同:EBIT(息税前利润)为10%中至20%中段;自有产品:显著更高。
投资回报期: 如果QA成功,初期7000亿韩元的投资回报期为5-7年;若有延误,则为7-9年。
执行策略(作者观点)1. 立即组建QA“红队”: 模拟检查,数据完整性取证。
2. 并行技术转移: 优先处理2种高产量分子。
3. 人才保留: 为礼来关键资深员工提供与审计里程碑挂钩的激励方案。
4. 分阶段资本支出: 优先进行公用设施/洁净室建设;推迟非关键工作。
5. 利益相关方沟通: 及早与FDA、州政府和社区进行接触。
可能性(作者观点)- 2025年12月前完成交易:80%
- 2026年下半年生产首批商业化产品:60%
- 2026年前无重大FDA执法行动:55%
- 交易完成后9-12个月内决定第一阶段扩建:65%
- 2027年后CMO业务产出≥10-15%:60%
投资论点与情景论点: 从“出口商”转变为“美国本土参与者”,以规避关税风险并降低单位成本。
看涨情景: 顺利通过检查,PPQ更快,关税政策奖励美国制造产品。
看跌情景: QA失误,提高投入成本的关税政策,美国处方药市场活力不足。
最终结论(作者观点)赛尔群以合理价格购得了速度、关税保护和美国市场的信誉。成功完全取决于将质量保证/合规性视为核心产品。 在12-18个月内对质量进行超额投资,将使布兰奇堡成为一个持久的桥头堡。投资不足则会使其变成一个昂贵的烂摊子。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