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在印度尼西亚投资60亿美元电池综合项目破土动工,创造4.3万个就业岗位

作者
Yuki Ishikawa
10 分钟阅读

宁德时代60亿美元印尼电池超级项目,重塑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

东南亚新镍业帝国的曙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在东哈马黑拉岛的热带高温下,推土机正在破土动工,这里将建成东南亚最大的绿色电池生态系统。这项雄心勃勃的60亿美元印尼电池一体化项目,由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与当地合作伙伴于7月1日启动,它不仅仅是又一项海外投资,更标志着未来几十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回收和控制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该垂直整合综合体占地2000公顷,位于卡拉旺新工业城和FHT工业园区之间,将进行镍加工、电池材料制造、电池单元生产,并在闭环系统中回收废旧电池。该项目承诺在满负荷运营时,创造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35000个间接就业岗位。

“该项目将使印度尼西亚从一个单纯的资源供应国,转变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基石。”一位出席奠基仪式的印尼高级政府官员表示,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也出席了仪式,强烈彰显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印度尼西亚镍战略硕果累累

这一超级项目标志着印度尼西亚长达十年战略的最终成果,该战略旨在将其庞大的镍储量——全球最大——转化为更高价值的产业。自2020年实施原矿出口禁令以来,雅加达已凭借其力量,在2024年供应了全球61%的精炼镍,预计到2028年,这一份额可能达到74%。

在镍加工业蓬勃发展的潮湿工业区,印度尼西亚的这场“赌博”似乎正在获得回报。该国已有效地创建了业内人士所称的“镍欧佩克”,通过强制性工业化改变了其经济前景。

“我们正在目睹的,在现代资源经济学中是前所未有的。”一家领先投资银行的亚太大宗商品策略师指出,“印度尼西亚通过将原材料主导地位转化为制造优势,独自改写了电池供应链的规则。”

超越电池:工业生态系统正在成形

宁德时代在西爪哇电池工厂的一期工程计划到2026年底交付6.9吉瓦时的电池单元和模块,如果增加太阳能储能生产线,计划将扩建至15吉瓦时,甚至可能达到40吉瓦时。

比其产能更引人注目的是该项目的全面覆盖范围。全面运营后,该一体化设施每年将生产14.2万吨镍和3万吨正极材料,同时回收多达2万吨废旧电池,金属回收率超过95%。

在规划中的“灯塔工厂”内,宁德时代专有的“极致制造”方法承诺实现超低能耗——每生产一千瓦时电池,耗电量约为4千瓦时,而行业平均水平为5千瓦时——为效率和可持续性树立了新标杆。

天时地利还是完美风暴?

此次奠基正值全球电池行业的关键时刻。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需求超过950吉瓦时,同比增长25%,所有应用的总需求量最近也突破了1太瓦时的象征性门槛。

然而,乌云正在地平线上聚集。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电池制造产能将达到3.8太瓦时,几乎是预期需求1.9太瓦时的两倍,这预示着潜在的产能过剩,可能对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构成压力。

“宁德时代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60亿美元的豪赌,赌的是从采矿到回收的整个价值链的安全性将使他们在产能过剩风暴来临时得以幸免。”一家欧洲智库的能源转型研究员解释道,“通过控制每个环节的成本,他们能够经受住可能摧毁整合程度较低的竞争对手的价格战。”

环境悖论

该项目的环保表现却呈现出复杂的一面。一方面,它拥有印度尼西亚首个可再生能源循环系统和先进的回收能力,这与该国2060年碳中和承诺相符。

然而,镍矿开采的环境足迹依然巨大。在哈马黑拉等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进行的露天开采,引发了人们对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的担忧。原住民社区和环保组织质疑,承诺的经济效益是否能抵消生态成本。

“这些公告中经常遗漏的是对土地和水资源影响的全面核算。”一位研究过印尼采矿作业的环保倡导者说,“‘绿色电池’这个词掩盖了这样一个现实:提取这些材料仍然是一个环境密集型的过程。”

电池战争中的战略棋局

对于宁德时代这家已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而言,拥有约40%的全球市场份额,印尼项目代表着一项在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战略性妙招。

随着西方国家争相减少对中国电池技术的依赖,宁德时代与印度尼西亚镍供应的深度整合,创造了部分分析师所称的“资源将死局”——它确保了关键原材料,同时在更靠近西方市场的地区建立了制造据点。

“这不仅仅关乎电池;它关乎未来十年亚洲乃至更广范围的经济影响力。”一位专注于资源安全的地缘政治分析师观察到,“宁德时代正在有效地创建一个中印电池双头垄断局面,西方汽车制造商将难以规避。”

投资启示:波动市场中的审慎风险

对于关注宁德时代(股票代码:300750.SZ)的投资者而言,印尼项目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以2025年预计市盈率17.2倍、企业价值/销售额比率为2.14倍计算,市值约为1610亿美元,股息收益率为2.7%,该公司相对于其预计增长而言,估值仍具吸引力。

然而,执行风险依然严峻。镍价波动(目前交易价约为每吨1.5万美元)可能影响项目经济效益,而全球电池产能过剩的阴影则威胁着压缩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

“我们对宁德时代的长期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建议采取审慎的建仓策略。”一家亚洲资产管理公司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表示,“印尼项目增强了宁德时代的竞争护城河,但并未消除更广泛电池行业的周期性风险。”

前方的道路

随着推土机在两个项目现场重塑地貌,行业观察家已在猜测其连锁反应。LG新能源、SK On和松下等竞争对手电池制造商,很可能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寻求类似的垂直整合战略,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西方政府可能会加速推进国内电池项目,并使供应商多元化,以减少对新兴中印供应链主导地位的依赖。

对于印度尼西亚本身而言,该项目标志着其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时刻——从一个大宗商品出口国转型为全球增长最快行业之一的高科技制造商。这种转型能否带来持久繁荣,或者是否会形成新的资源依赖形式,仍有待观察。

确定的是,当第一批电池于2026年末从宁德时代的印尼生产线下线时,它们将从一个根本性重塑的全球供应链中诞生——一个权力平衡已决定性地向东方倾斜的供应链,能源储存的未来将带有毋庸置疑的印尼印记。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