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握手与空头承诺:卡尼在华盛顿的高风险博弈
在白宫待了两个半小时后,加拿大带着溢美之词而非实质性缓解离开了——得到的只是又一个进展的承诺。
华盛顿——这一幕似曾相识。周二下午,总理马克·卡尼在内阁部长们的陪同下走出白宫,面带微笑地称赞此次讨论“积极有效”。然而,在这些外交辞令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扼杀加拿大工业的关税纹丝不动。
10月7日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会晤是卡尼五个月内的第二次。表面上,气氛友好融洽。特朗普称赞卡尼是“一位伟大的总理”,甚至开玩笑说:“他可以代表我。”然而,几分钟后,他又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锋芒:“他是个好人,但他也可以很刻薄。”赞扬与警告,融为一体。
对于边境两边的企业来说,这一结果如重锤落地。渥太华数月来一直在致力于化解压力点——取消数字服务税、解除反制关税,并承诺加快国防开支。想法很简单:制造善意,让谈判更顺利。然而,核心问题依然存在。美国对加拿大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仍未取消。对铜和汽车的额外关税仍在继续。而对卡车征收新关税的威胁则像暴风雨前的乌云一样,隐约可见。
华盛顿掌握主动权
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试图表现出乐观。他表示,加拿大代表团离开华盛顿时相信,特朗普团队已准备好在钢铁和铝问题上“构建某种方案”。他告诉记者:“我今天比刚来时更乐观。”但乐观并不能解决财政问题。
加拿大的策略现在看来可能是一场弄巧成拙的赌博。在没有获得美国明确让步的情况下,渥太华取消了反制关税,从而放弃了其为数不多的几个谈判筹码之一。这一决定减轻了美国出口商的压力,却让加拿大的钢厂和制造商陷入困境。特朗普察觉到筹码易手,便笑纳了善意,并变本加厉。华盛顿现在手握胡萝卜加大棒。
北美供应链的紧密联系使得这种不平衡更加突出。加拿大铝材供应美国航空航天工厂。加拿大钢铁支撑着底特律的汽车装配线。但尽管两国经济都依赖于这种流动,短期内的痛苦对加拿大一方来说更为剧烈。对加拿大生产商而言,这种压力每周都在收紧,犹如万钧重压。
吞并论:只是作秀,并非政策
特朗普多次关于加拿大将成为“第51个州”的言论再次抢占了头条。他周二又漫不经心地抛出这番话,仿佛这只是他惯用戏谑台词的一部分。市场对此不以为意。交易员认为这只是作秀,而非政策。
吞并论无关地图,而是心理战。这种言论让渥太华处于守势,激起了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并保证了头版头条的关注度。但投资者明白,真正的行动在于其他地方——在晦涩的监管调整、配额变动以及贸易公告中隐藏的细则里。决定加拿大出口商能否获得喘息空间的,是这些官僚机制的杠杆,而非信口开河的俏皮话。
时间不多了
在国内,政治压力正在积聚。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发出一封信,要求卡尼“赢得谈判”,警告说,再多的借口都意味着失败。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走得更远,将这种情况比作“一个孩子每天都被人打脸”。他的建议是?“是时候反击了。”
卡尼所剩的周旋余地不多了。战术性撤退只有在能迅速产生可见结果时才有效。否则,它就会开始像投降。甚至勒布朗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加拿大人“理所当然地希望看到结果,相信我,我们也一样。”
此外,即将到来的《美墨加协定》审查也迫在眉睫。随着磋商已经启动,特朗普现在没有多少动力做出广泛让步。渐进式缓解措施能让他掌控局面,直到明年的重新谈判。
真正要谈的是什么
如果要取得进展,很可能是在钢铁和铝领域。勒布朗将两者都标记为可能很快取得进展的领域。但不要指望全面削减关税。更可能的结果是狭窄的、针对特定产品的豁免——仅仅足以显示进展,而又不削弱特朗普“对贸易强硬”的形象。
国防和航空航天材料可能首先获得豁免。它们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政治上更容易受到保护。这将有助于这些特定领域的加拿大生产商。然而,汽车行业似乎陷入了僵局。对卡车征收25%关税的威胁仍然是特朗普的王牌,尤其考虑到安大略省集中的生产基地。任何在该领域的重大举措都将预示着真正的突破,而不仅仅是战术性修修补补。
市场解读弦外之音
投资者对这一幕并不陌生:引发市场波动的备受瞩目会议之后,又重回僵局。周二的情况符合这一模式。除非卡车关税被取消,否则货币市场几乎不会有波动。钢铁和铝的豁免或许能给某些公司带来提振,但不会改变加拿大整体经济格局。
铁路运营商和物流公司正为更多不确定性做准备。即使是短期的出货量增长,也无法取代长期的明确性。随着欧洲也转向类似的保护主义政策,全球碎片化只会加剧紧张局势。
重新定义“胜利”
对卡尼而言,成功不再意味着达成一项宏大的贸易协议。这意味着他需要争取足够的缓解措施,以证明他的策略没有错。每周没有进展,都会助长批评者的声音,他们认为加拿大过早放弃了谈判筹码。
与此同时,特朗普似乎乐于这种动态。他赞扬卡尼,保持友好关系,却不予兑现。这是一堂掌握主动权的“大师课”——给予希望,但不提供实际成果。
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市场渴望和平,白宫渴望掌控。”周二,加拿大两样都没得到。业界仍在等待象征意义最终转化为实质的那一天。
投资论点
类别 | 摘要 |
---|---|
当前形势 | 特朗普利用关税(钢铁、铝、卡车)作为谈判筹码,而非立即达成协议。加拿大放弃了数字服务税并缩小反制范围至钢铁/铝,这有丧失筹码的风险。“吞并论”是谈判策略,而非真实政策。全球保护主义正在加剧(例如欧盟效仿关税),验证了美国的做法。 |
根本原因 | 美国国内政治奖励关税信息。正在进行的《美墨加协定》审查提供了一系列施压点。加拿大一体化的供应链使其更容易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从而促使其做出让步。 |
核心要点 | 加拿大用反制措施换取了更快达成协议的机会;失败则可能使其显得软弱。预计任何关税减免都将是小规模、具体且易于逆转的。忽略吞并论的头条新闻;关注官方监管行动。 |
近期影响 (1-3个月) | 基本情况是达成一项小范围的钢铁/铝协议(排除/配额)。汽车/卡车仍是主要威胁。欧盟效仿关税降低了美国降级事态的压力,这利空全球钢铁。 |
行业影响 | 金属与采矿: 波动持续;加拿大相关公司可能因利好头条而上涨。汽车与零部件: 卡车关税阴影笼罩加拿大相关公司。木材: 美国木材厂受益;房屋建筑商影响不一。航空航天/国防: 最有可能获得早期关税豁免。铁路/物流: 跨境运输量依然不稳定。外汇/利率: 加元因头条上涨可能消退;加拿大央行可能转向鸽派。 |
概率情景 | 1. 钢铁/铝微观协议 (60%): 小规模、有时限的减免。2. 汽车豁免 (40%): 临时性缓解。3. 无协议,加拿大再次升级 (30%): 加元资产面临风险。4. 大范围协议 (10%): 市场普遍受益。5. 吞并政策 (0%): 忽略。 |
交易思路与风险管理 | 做多加拿大钢铁/铝和国防相关资产,同时做空欧盟钢铁。利用期权布局汽车豁免利好头条。做多美国木材生产商,做空加拿大同行。对模糊的利好头条引发的加元上涨进行反向操作。关注官方监管文件以获取真正的催化剂。 |
可能改变论点的因素 | 书面的、永久性(而非临时性)的关税减免。对汽车/卡车明确的豁免。欧盟放弃效仿美国钢铁关税的计划。 |
业内精简观点 | “市场渴望缓和;白宫渴望掌控。”“加拿大用关税换取了时间——现在它需要钢铁关税减免,否则政治压力将反弹。”“将每一次‘合并’头条都视为诱饵;关注豁免文件。” |
投资要点: 预计是狭窄的、可逆的缓解措施,而非全面解决方案。与国防相关的钢铁和铝生产商可能会出现短期上涨,但汽车和物流公司仍将面临政治压力。外汇交易员应保持谨慎;任何因利好消息导致的加元上涨,在汽车领域没有具体进展的情况下,都可能消退。目前来看,明智的做法是采取战术性操作,而非长期持有。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