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枫与布鲁姆能源联手,斥资50亿美元助力AI热潮
硅谷的运转依赖电力,如同运动员需要肾上腺素——然而,近期两者都供应紧张。10月13日,一项重大举措震撼了科技界和能源界。掌控逾5500亿美元资产的全球基础设施巨头博枫(Brookfield),与燃料电池创新者布鲁姆能源(Bloom Energy)达成了一项50亿美元的协议,旨在建设大规模的“AI工厂”。这些并非普通的数据中心,而是专门为满足人工智能永不满足的算力需求而设计的中心。
这项合作不只是象征性的。它正式启动了博枫全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战略,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尝试,旨在将发电、计算能力和资本整合为一个无缝生态系统。布鲁姆能源将不再依赖老化的电网,而是部署模块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在现场发电。想象一下,安静的电源箱将天然气直接转化为电力,就在服务器旁边——无需等待电网批准,也避免了输电延迟。布鲁姆首席执行官KR·斯里达尔(KR Sridhar)直言不讳:“AI基础设施必须像工厂一样建设——有目标、有速度、有规模。”他认为,传统的电力系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紧迫性是真实存在的。分析师预测,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可能从目前的35吉瓦增加三倍多,达到123吉瓦。生成式AI模型在训练运行期间会吞噬大量电力,且负荷会毫无预警地飙升。谷歌等科技巨头已与博枫签署了数十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协议。他们希望园区能够随时启动吉瓦级的能源供应。然而,电网的建设进展缓慢。并网审批排队需要数年,输电升级更是步履蹒跚。建设者等不及了。他们需要几个月内获得电力,而不是等到2030年。
那正是现场能源成为颠覆性力量的地方。
博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部门负责人西坎德·拉希德(Sikander Rashid)称,现场发电对于“弥合电网缺口”至关重要。根据协议,布鲁姆将成为博枫的首选燃料电池供应商,博枫已为此项合作拨出高达50亿美元,用于在全球部署项目。预计一个主要的欧洲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动工——很可能选择天然气资源丰富且许可证审批相对容易的地区。博枫对数字基础设施并不陌生。该公司在Compass Datacenters、佛罗里达杜克能源以及其他耗电量大的资产中持有大量股份。同时,布鲁姆已经为Equinix、甲骨文和美国电力公司等企业提供电力。两家公司都深谙此领域——也深知其重要性。
华尔街注意到了这一点。布鲁姆能源的股价飙升,一天之内上涨了近30%。10月13日,该股收盘价为109.9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逾23美元。盘中一度从88.82美元飙升至近118美元。投资者不再将布鲁姆视为一家普通的清洁能源公司,而是将其视为AI电力供应的支柱。
燃料电池具有显著优势。它们是模块化的,因此建设者可以从小规模开始,并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它们能迅速响应AI不断变化的负荷。与电池搭配使用时,它们能提高可靠性并避免停电。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避开电网并网漫长而痛苦的延误。一位分析师一语中的:“几个月,而不是几年。”开发商可以在有管道的地方进行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系统甚至可能混合使用氢气以减少排放。
但这条道路并非没有风险。天然气仍然排放二氧化碳——尽管比柴油更清洁,但环境审查日益严格。新的甲烷排放规定和每小时碳排放报告制度可能会使运营复杂化。天然气价格波动可能挤压利润。在人口稠密的欧洲市场获得许可可能会引发当地反对。竞争对手也蠢蠢欲动。燃气轮机、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长期电力购买协议——每个人都在竞相为AI园区提供稳定、按需的电力。
在这场竞争中,真正的“货币”不是兆瓦,而是时间。
人工智能公司可能会采用混合能源策略:利用燃料电池提供可靠的基载电力,电池应对峰值需求,并将电网作为备用。如果客户脱离电网,公用事业公司可能会损失收入,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快速能源费率或联合微电网合作来应对。政策可能会改变竞争格局。美国的氢能税收抵免或欧盟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可能会加速——或阻碍——项目进展。一位行业观察家精辟地总结道:“真正的产品是日历时间。”谁能在服务器到达之前提供电力,谁就能获胜。
预测已初具规模。到2026年中期,预计至少还有两家主要基础设施公司将推出AI能源平台,并内置从天然气向氢能的过渡方案。新的合同可能包含与燃料挂钩的定价和按小时匹配的低碳保证。布鲁姆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这条博枫的“输送管道”——预计到2027年将出现服务合同和氢能测试项目。
归根结底,这项合作不仅仅是又一笔交易。这是应对AI时代最紧迫挑战之一的大胆尝试:当电网无法满足需求时,如何为行星级规模的智能提供电力?博枫和布鲁姆相信,答案在于像建设工厂一样建设电力——快速、灵活且高度独立。
如果他们成功,下一波AI浪潮将建立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上。如果他们受挫,电网的局限性将给创新蒙上长长的阴影。
目前,灯光依旧亮着——而为未来供电的竞赛已正式拉开帷幕。
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