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比特币信托打破纪录:新的淘金热
华尔街光辉的交易大厅见证了无数金融里程碑,但很少有像贝莱德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那样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实现。在两年前看来似乎不可能实现的金融成就中,IBIT在短短374天内积累了8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5年7月10日净资产:796.58521161亿美元)——比之前的纪录保持者先锋标普500 ETF快五倍,后者耗时1814天才达到相同门槛。
这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它代表了机构资本看待数字资产方式的划时代转变。贝莱德目前持有706,008枚比特币,已悄然成为全球第二大比特币持有者,仅次于神秘创造者中本聪估计持有的110万枚比特币。
“我们正在目睹的不仅仅是ETF的成功案例——它是一种曾经的边缘资产类别在机构层面的常态化,”一位大型投资银行的高级分析师指出,由于公司对加密货币评论的政策,他要求匿名。“这种采纳速度在现代金融史上前所未有。”
华尔街巨头拥抱数字黄金
这一飙升并非孤立发生。仅昨日,现货比特币ETF就吸引了11.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是它们推出以来第二高的单日总额,将比特币ETF的总资产推高至1400亿美元以上。比特币价格上涨推动了这一增长,已使其突破11.8万美元。
尽管贝莱德的信托占据了头条,其他机构投资者也已占据重要地位。富达Wise Origin比特币基金是唯一一支流入资金超过100亿美元的现货比特币ETF。同时,灰度比特币迷你信托(Grayscale Bitcoin Mini Trust)、Bitwise比特币ETF和ARK 21Shares比特币ETF也都吸引了数十亿美元,但没有一个能与IBIT惊人的规模相媲美。
这种现象超越了美国国界。汇丰银行现在香港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坊ETF,而包括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美国各州已开始将公共资金配置到比特币投资中。企业资产负债表也同样发生了变化,仅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公司就将其比特币持有量增加了18%。
机构雪崩之下
是什么促成了这场机构雪崩?几个因素共同创造了比特币受到华尔街青睐的完美环境。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24年初批准现货比特币ETF,消除了此前阻碍保守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的监管不确定性。一位投资组合经理将其描述为“职业风险禁令”,这一监管绿灯解除了此前注册投资顾问、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考虑加密资产配置的障碍。
宏观经济担忧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比特币已演变为流动性晴雨表和财政对冲工具,”一位加密货币研究主管解释说。“贝莱德的ETF所做的,就是将这一宏观论点转化为一个可以完美融入传统投资组合模型的股票代码。”
也许最重要的是,贝莱德的参与本身就提供了许多机构投资者所需的合法性背书。这家资产管理巨头的分销网络——涵盖券商产品菜单和模型投资组合席位——为IBIT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可见性,从而挤压了较小的竞争对手。
机构采纳的双刃剑
通过ETF实现比特币的快速机构化,既为市场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尽管ETF使投资者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并提供了监管监督,但它们可能损害比特币最初的去中心化和自我托管精神。
“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讽刺,”一位资深加密货币研究员观察道,“比特币是为了应对中心化金融控制而创建的,然而我们现在却在庆祝它被吸收到它本意是要规避的体系中。”
这种集中化带来了结构性脆弱性。超过90%的ETF持有比特币由单一托管方Coinbase保管,这造成了一个单点故障,可能波及所有产品。此外,在创建/赎回过程中通过现金结算创建的“纸面比特币”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如果索赔超出了实际比特币持有量。
新的金融范式
比特币ETF之间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杠铃状结构:贝莱德和富达主导核心敞口,而带有期权覆盖或杠杆的专业产品则捕获交易量。中间层产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除非它们大幅降低费用。
费用竞争已经加剧。一些市场观察者预计,贝莱德一旦其IBIT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可能会将其目前的0.25%费用降至0.12%。灰度的GBTC尽管持有184,000枚比特币,价值约217亿美元,但其相对较高的1.50%费用结构导致资金持续外流。
“我们正在实时见证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的成熟,”一位数字资产基金经理指出。“我们看到的费用压缩反映了黄金ETF曾经发生的情况——这是主流采用的标志。”
投资前景:驾驭新领域
对于考虑比特币敞口的投资专业人士来说,已经出现了几种策略。一些配置者正在将其战略性黄金配置的25-40%替换为比特币ETF,他们认为比特币的存量/流量比(目前是黄金的一半)正在演变为一种通胀对冲工具,具有更大的上涨潜力。
另一些人则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宏观交易工具,将IBIT多头头寸与国债期货空头头寸配对,以捕捉全球流动性脉冲。经验丰富的交易员正在利用不同比特币封装产品之间的溢价/折价利差,例如在费用差异超过持有成本时做多FBTC并做空GBTC。
展望未来,分析师预测了比特币的一系列情景。基本情景(55%概率)表明比特币在未来12-18个月内可能达到15万至18万美元,因为机构采纳将持续。更乐观的情景(25%概率)则设想主权财富基金的参与将价格推高至20万至25万美元,而看跌结果(15%概率)包括监管冲击或托管事件,可能将价格推回6万至8万美元。
尾部风险情景(5%概率)涉及流动性危机和大规模ETF赎回,可能将比特币推回3万美元,但考虑到当前机构的承诺,分析师认为这不太可能。
前景展望
随着这场金融变革的持续,有几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费用压缩的速度、增强的抵押品隔离披露、ETF与期货之间交叉保证金规则的演变、基差利差收窄以及比特币在避险事件中的关联性表现。
对于在这一不断变化的格局中航行的投资者而言,在保持比特币敞口的同时,建立稳健的退出策略显得审慎。正如一位市场策略师所观察到的:“ETF所提供的便捷入场,在市场承压时最终可能成为便捷出场。”
显而易见的是,贝莱德的成就并非异象,而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分水岭时刻——比特币的“iPhone时刻”,用户体验的简洁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启了机构的采用。这究竟是比特币最初愿景的实现还是背叛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它融入金融主流似乎已不可逆转。
免责声明:本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结果。投资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咨询财务顾问以获取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