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亿人民币成为战线:谁也没预料到的 Nexperia 乱局

作者
Yves Tussaud
11 分钟阅读

10亿人民币化作战场:安世半导体出人意料的困局

荷兰官员对一家中资芯片制造商踩下紧急刹车。现在,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正紧张地清点他们的零件库存。

阿姆斯特丹/东莞 — 试想一下:10月26日,斯特凡·蒂尔格(Stefan Tilger)坐下来,签署了可能成为半导体行业近年来最具爆炸性的客户信函。他是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临时首席执行官,他即将切断对该公司中国工厂的晶圆供应。

他的理由是?这家位于东莞的工厂据称错过了付款期限。听起来很简单,对吗?

远非如此。

七天后,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发表声明,基本上称整个事件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们声称,荷兰方面实际上欠他们约10亿元人民币——大约1.37亿美元。就这样,一场看似会计纠纷的事件演变成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的局面。

这背后真正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与未支付的账单或错过电汇无关,而是关乎控制权,并且可以追溯到9月份,当时荷兰政府采取了一项颇具戏剧性的举动。他们援引了紧急权力——通常只有在战时危机中才会动用的权力——实质上将安世半导体的监管权收归国有。资产流动?冻结。人事变动?阻止。期限?一年。

为何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荷兰当局毫不掩饰他们的担忧。他们担心安世半导体正在被“掏空”,其宝贵业务正悄然东移至中国。

欧洲收紧控制

荷兰的举动充分说明了西方当前对科技供应链的焦虑。安世半导体不生产华丽的AI芯片或智能手机处理器。他们生产的是汽车半导体——那些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部件,如功率MOSFETs、二极管和晶体管。你不会在“超级碗”期间看到它们的广告,但路上的每辆车都需要数百个这类元件才能正常运行。

中国企业集团闻泰科技(Wingtech)于2019年收购了安世半导体。此后,该公司主导了汽车芯片市场的某些细分领域。欧洲官员看到了这种主导地位,并开始感到担忧。他们希望保留对欧洲大陆汽车工业至关重要的工程技术知识、知识产权和制造能力。

10月的一项法院命令暂停了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任命的首席执行官职务。这造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欧洲和中国各自存在平行的指挥结构,双方都声称拥有权力。

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而言,这触动了他们的痛点。还记得疫情期间的芯片短缺吗?那给该行业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并导致全球生产线停工。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斯泰兰蒂斯——它们都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提供车身电子、照明系统和电池管理所需的零部件。生产中断期间失去供应可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中国强硬反击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不接受欧洲的任何说法。他们在11月2日的声明中驳斥了一切。他们坚称拥有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足以在年底及之后继续为客户供货。更好的是,他们正在测试替代晶圆供应商,以实现从2026年开始的“无缝过渡”。

那10亿元人民币的反诉?可能涉及并购整合期间产生的转让定价、知识产权许可费或后端服务方面的纠纷。中国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切断晶圆供应是一种旨在制造谈判筹码以实现资产攫取的违约行为。

最关键的一点是:安世半导体约70%的封装半导体来自东莞的工厂。当然,前端晶圆制造主要在欧洲晶圆厂进行。但封装、测试和分销呢?这都通过闻泰科技控制的中国基础设施完成。

所有人都在忽视的技术陷阱

安世半导体专注于成熟制程。我们谈论的是180至350纳米工艺——有些甚至超过1微米。以技术标准衡量,这些并非尖端技术,但汽车客户需要对其进行严苛的多年认证周期。工艺稳定性比速度更重要。良率一致性胜过创新。汽车严苛条件下的长期可靠性是重中之重。

更换晶圆来源或封装地点?你将面临重新开始那些漫长认证过程。行业工程师估计,汽车级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认证至少需要12到18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风险将急剧飙升。

资金流向何处

这次断裂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些有趣的机会。欧洲公司有望在2026年中期之前夺取市场份额并获得定价权。

老牌欧洲企业将立即受益。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和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拥有产能、汽车行业资质和客户关系,足以抢占被替代的销量。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和安富利(Avnet)等分销商突然拥有了定价优势,因为汽车买家争相规避风险。随着恐慌情绪被计入现货市场,预计稀缺零件——特别是符合AEC-Q101标准的功率MOSFETs和瞬态电压抑制器——将出现溢价。

时机改变一切。2025年第四季度看起来有现有库存的缓冲,所以请忽略即时的短缺头条新闻。真正的压力测试将在2026年1月至6月期间到来。届时,再认证瓶颈可能会重创那些未能多样化其零部件清单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采用严格即时生产模式的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最大风险——昂贵的生产调整或因紧急采购导致的利润空间受挤压。

有三条前进的道路。最有可能的情况,约60%的几率:到2026年春季达成混乱的妥协,逐步恢复正常。下行情况,约25%的几率:彻底分裂导致永久性分化,中国和欧洲独立运作,这将帮助竞争对手,但可能延迟汽车项目的进展。上行情况,15%的几率:快速的政治解决方案,带有结构性监管,恢复信心,并比任何人预期的更快地压缩定价优势。

欧洲投资者应该怎么做?在2026年初之前,增持汽车领域分立半导体制造商的股票。定价弹性看起来稳固,市场份额增长似乎很可能。密切关注分销渠道的交付周期数据和平均售价趋势——它们将提前预警问题。对严重依赖电子供应链的汽车制造商保持谨慎,直到管理层解释其缓解计划。

密切关注这些催化剂:荷兰官方关于紧急管控措施的时间表、客户关于替代认证进展的更新、任何影响零部件流动的跨境监管变化,以及供应链过渡期间可能延长再认证窗口的质量问题。

投资论点归结为一点:认证护城河至关重要。当供应变得不确定时,汽车客户每一次都会选择经过验证的可靠性而非低廉的价格。这巩固了拥有深厚认证组合的现有企业的优势。历史表明,这种动态在最初冲击后的12到18个月内将持续存在。

至今无人能解的问题

谈判仍在闭门进行。核心矛盾尚未解决:当企业控制权沿着地缘政治断层线分裂时,一条关键供应链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库存争取了时间。但当这些缓冲在2026年初耗尽时,总会有人让步。要么政治和解出现,要么市场力量强制解决。无论哪种方式,都会让某人付出沉重代价。唯一的问题是谁先崩溃。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