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作者
Reynold Cheung
14 分钟阅读

北京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影响全球科技供应链

中国将影响力延伸海外,对全球科技供应链施加压力

北京——中国在科技贸易战中打出了一记重拳。周四,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两项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北京的管辖权大幅延伸至境外。这两项规定可能扰乱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防御系统以及全球部分最先进半导体的供应链。

这些措施立即生效,要求几乎所有稀土技术出口都必须获得许可证。更重要的是,它们声称对全球任何地方制造的产品拥有监管权,只要这些产品使用了哪怕一丝中国稀土或相关专有技术。对于一个中国提炼了全球近90%稀土供应、并生产了维持现代科技运转所需大部分磁铁的行业来说,这绝非小举动。

分析人士指出,此时发布这些规定并非偶然。随着高级别外交谈判临近,北京似乎决心利用其在稀土领域的支配地位,作为在更广泛的贸易和技术谈判中的筹码。

MOFCOM
MOFCOM


两项公告,一个目的

第一项规定,即第62号公告,禁止稀土专有技术的出口,除非公司获得许可证。这里的“专有技术”定义广泛,包括从设计文件、工艺代码到冶炼技术和回收方法的一切。即使是在中国境内将此类知识转移给外国公司,现在也被视为“出口”。

第二项规定,即第61号公告,将于12月1日生效。这项规定大致模仿了美国的出口限制,但其方向正好相反,它要求外国公司在出口任何含有中国稀土,且其价值占最终产品0.1%或以上的产品之前,必须获得中方批准。这是一个极低的门槛。此外,如果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中国技术,无论最终产品是否含有任何实际的中国材料,该规定也适用。


门槛极低,几乎无所不包

0.1%的门槛并非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具有战略意义。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产品,从智能手机、汽车传感器到工业电机。想象一下,一个大型设备中哪怕只有一个小磁铁,都可能触发许可证要求。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这造成了合规噩梦。许多公司现在将不得不同时获得华盛顿和北京的批准,而且通常是针对同一批货物。军事用途将自动被拒绝,而14纳米及以下的前沿半导体或先进存储芯片将面临严格审查。只有医疗或灾难救援等人道主义用途才能获得快速审批。即便如此,公司也必须在十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


市场紧张不安

眼下的担忧是供应链的混乱。预计制造商将在12月截止日期前加紧订购,推高镝和铽等关键材料的价格。一些分析师预测,未来一年特种磁铁的价格波动可能超过15%。

企业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营运资本,因为许可证审批的延迟可能将交货时间从几周延长到几个月。对于一个已经面临压力的行业来说,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西方国家一直在努力实现多元化。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的公司正在政府支持下建设稀土设施,但要赶上中国的规模和专业技术仍需数年时间。


北京的战略

“出口管制”的平淡措辞背后隐藏着清晰的战略。中国希望保护其视为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知识产权,同时鼓励全球制造商将其高价值生产留在中国境内。

这些规定还旨在阻止北京所称的“技术外流”——即外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服务合同或咨询协议获取敏感技术。通过将甚至维修手册都视为受控出口,中国堵上了另一个后门。

地缘政治方面呢?这赋予了北京谈判筹码。分析人士认为,许可证审批可能演变为一种“管理型贸易”工具,即民用批准虽然会获得,但会伴随着繁琐的文书工作、附加条件和政治考量。


世界一分为二

全球制造业版图可能很快会大相径庭。公司面临着严峻的选择:要么在产品中保留中国成分并接受北京的监管,要么建立完全“无中国”的供应链。后一种选择意味着重新设计、昂贵的测试,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会带来性能下降。

以电动汽车为例。驱动高效电机所需的强大钕磁铁大多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现在必须决定是遵守中国的许可证规定,还是转向会增加体积、成本或降低效率的替代方案。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投资者请注意

对于投资者而言,稀土领域变得更加引人关注。即使是拥有适度非中国加工或磁铁产能的公司,现在也突然显得很有价值,因为合规性和安全性比成本更重要。专家认为,七国集团(G7)政府到2026年中期可能会向此类项目投入超过5亿美元。

中国企业也可能收紧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尽管北京可能会控制价格以保持战略产业的竞争力。随着制造商寻求替代方案,从旧电子产品中进行回收,即“城市采矿”,也可能迎来增长。


执行与未解之谜

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北京将在多大程度上在境外执行这些规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否会被卷入这场争斗?国际律师预测,一年内很可能出现挑战。

与此同时,公司必须对其供应链进行最微小的审计,不仅要追溯原材料,还要追溯制造技术的来源。银行、货运代理和报关行现在肩负着新的尽职调查责任,使得即使是常规货物的运输也变得更加缓慢和复杂。


后续发展

短期内,预计市场将出现动荡。价格将波动,合规团队将手忙脚乱,一些产品发布可能会被推迟。一两年内,随着北京表明是愿意自由发放商业用途许可证,还是将其作为政治武器,更清晰的模式将浮出水面。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如果历史可以借鉴,中国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将更多物项列入限制清单,进一步收紧对其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的控制。

目前,信息很明确:在稀土问题上,世界将不得不遵守北京的规则——或者找到一种没有稀土也能生存的方法。

内部投资论点

类别详情与分析
事件经过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两项关键管制措施:
第62号公告(2025年10月9日生效): 禁止未经许可出口稀土专有技术(从开采到磁铁制造/回收)。“出口”包括数据、代码以及在中国境内向外国公司进行的转让。
第61号公告(2025年12月1日生效): 一项中国式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外国产品若含有≥0.1%中国原产受控稀土,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制造,则需要获得中方许可。军事用途面临推定拒绝;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则逐案审查
基本情景(12-18个月)许可收紧而非全面禁运,将形成两级市场。预计非敏感民用仍可获批,但会有延迟。国防/半导体供应将受限。这将扼制关键行业(电动汽车、风能、国防)。
市场影响定价: 磁铁溢价(尤其是镝/铽)将间歇性飙升,营运资本增加,交货时间延长。
合规: 0.1%的微量豁免和“使用中国技术制造”条款将许多西方/日本的SKU(库存单位)纳入中国管辖范围,迫使企业进行昂贵的物料清单(BOM)重新设计或将生产转移至中国境内。
仓位与交易思路1. “中国内部”: 做多领先的中国磁铁/合金生产商(受益于知识产权护城河)。
2. “无中国”供应链: 做多莱纳斯(LYNAS,股票代码:LYC)MP Materials(股票代码:MP)Neo Performance(股票代码:NEO)。采取核心多头与期权结合的杠铃策略。
3. 磁铁替代品: 做多**日本电产(Nidec,股票代码:6594)**的铁氧体电机;与依赖钕铁硼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配对交易。
4. 下游用户: 比亚迪受影响较小。特斯拉、大众、维斯塔斯、通用电气和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LMT、诺斯罗普·格鲁曼NOC)面临利润压力/供应链风险。通过稀土供应商股票对冲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多头头寸。
具体预测(可能性)1. 管理型贸易,民用原始设备制造商获得批准但有延迟:约60%
2. 七国集团/欧盟在2026年第二季度前对磁铁/回收领域投入超过5亿美元补贴:约70%
3. 到2026年3月,镝/铽磁铁溢价波动超过15%:约65%
4. 在6-9个月内就域外管辖权问题在世贸组织提出挑战:约55%
5. 在12个月内进一步扩大管制清单:约50%
交易承保• 评估**“使用中国技术制造”0.1%规则的风险敞口。
• 构建分层物料清单;模拟中国境外
磁铁成本上涨5-10%
• 将交货时间增加
30-90天**,并提高库存假设。
• 为可信的非中国项目赋予期权价值。
主要风险• 中国发放“通用许可证”,缩小价格溢价。
•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电动汽车/风能需求减少。
• 通过中间商进行影子路线,削弱执行力度。
• 美欧报复导致政策反复。
即时关注事项1. 商务部首次许可决定及审批周转时间。
2. 客户关于交货时间延长的公告。
3. 七国集团/欧盟的政策和补贴回应。
4. 磁铁溢价和合同交货时间(不仅仅是氧化物价格)。
5. 第61号公告(域外管辖规则)下的首次执法头条新闻。

非投资建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