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在瑞士推出首个欧洲区域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中国企业推进全球自动驾驶发展

作者
Xiaoling Qian
14 分钟阅读

百度进军欧洲机器人出租车市场:尽管西方存在疑虑,中国自动驾驶仍在开拓新阵地

苏黎世——在一个清爽的春日早晨,苏黎世机场停机坪上,一辆光滑的白色车辆,车顶安装着独特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正在复杂的航站楼道路网中穿行,平稳地汇入车流,方向盘上空无一人。虽然这一场景尚未成为现实,但这代表着百度未来近期的愿景,因为该公司正准备首次将其萝卜快跑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带到欧洲。

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科技巨头,被称为中国的谷歌,正敲定计划,准备在几个月内在瑞士设立当地实体,并目标在今年年底前开始在瑞士道路上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这一里程碑时刻不仅标志着百度走出中国国界的野心,也意味着全球自动驾驶竞赛的步伐正在急剧加快。

“瑞士是我们欧洲扩张的理想门户,”一位熟悉公司国际战略的百度高层表示。“其技术开放性、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先进的监管框架相结合,使其成为我们在欧洲条件下测试自动驾驶系统的完美试验场。”

争取瑞士合作伙伴,同时面临不确定性

幕后,百度已与瑞士邮政的运输子公司PostAuto进行了讨论,PostAuto在瑞士运营着广泛的公共巴士网络。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谈判的焦点是关于潜在合作,以引入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然而,前进的道路仍然不确定。瑞士邮政在被联系时承认知道百度的意向,但强调“目前没有正式的合作或合作协议”,同时指出他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持续评估未来的出行选择”。

这种模糊性并未阻止百度,该公司高管将瑞士视为更广泛欧洲战略的第一步。根据本报查阅的内部文件,土耳其是萝卜快跑欧洲推广的第二个目标市场,目前已与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了初步讨论。

从中国大都会到欧洲街头

进军欧洲之际,百度的萝卜快跑服务在国内持续快速增长。该服务目前已在中国10多个城市运营,其标志性的蓝白色车辆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越来越常见。2024年11月在香港获得试点许可标志着又一个里程碑,本月早些时候测试范围已扩大。

数据非常亮眼:仅在2024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就提供了110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36%——到2025年1月,累计乘车次数已达到900万次。这一增长轨迹为百度进军国际提供了信心。

对于百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来说,2025年将是他在最近向投资者所说的“全球扩张至关重要的一年”。公司没有选择在国外建立完全由自己拥有的车队,而是采取李彦宏所形容的“轻资产”方式,即在欧洲各地寻找现有出租车公司和车队运营商中的潜在合作伙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百度高管表示:“当我们能够利用现有交通网络时,为什么还要重新发明轮子呢?我们的技术可以将传统车队转变为自动驾驶车队,为当地运营商创造新的收入机会,同时加速欧洲的出行创新。”

中国自动驾驶浪潮涌向欧洲海岸

百度的欧洲雄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寻求国际立足点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一趋势反映了技术信心和经济必然性,因为这些公司正将目光投向中国日益饱和的国内市场之外。

文远知行(WeRide),另一家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先驱,已在10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其在欧洲的业务包括在法国瓦朗斯进行的机器人巴士试验,以及在苏黎世机场提供的高度可见的班车服务——正是百度希望在几个月内展示其技术的同一地点。

同时,小马智行(Pony.ai)今年早些时候在卢森堡获得了测试许可,在该国建立了战略性的欧洲研发中心,卢森堡因其对交通创新的有利监管环境而闻名。而图森未来(Momenta),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获得了包括腾讯和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主要投资者的支持,已与优步(Uber)合作,在全球市场部署机器人出租车。

“中国公司已迅速缩小了与西方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一位出行分析师乔治解释说。“我们正在目睹的不仅是商业扩张,更是全球自动驾驶交通创新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文远知行与优步在2024年9月的合作尤其凸显了这一转变,该合作已促使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于2024年12月在阿布扎比开始运营,随后扩展到迪拜和另外15个城市。虽然尚未进入欧洲,但这一合作表明中国自动驾驶系统与西方出行平台整合的可行性。

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

支撑这些宏大举措的回报是巨大的。全球机器人出租车市场规模在2023年约为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至457亿至1105亿美元之间——复合年增长率在64.1%至91.8%之间。

高盛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仅在中国主要城市运营的机器人出租车就将超过50万辆,而机器人出租车在全球网约车车队中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5年的不到1%增长到2030年的9%。这一转变将使市场价值从目前的5400万美元增长到每年470亿美元,为先行者创造巨大的收入潜力。

然而,扩张面临着巨大的逆风。就在昨天,小马智行的一辆机器人出租车在北京起火——这是该公司首次发生此类事故。虽然没有发生碰撞,也没有人员受伤报告,但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对该技术的安全担忧,特别是在其寻求进入注重安全的欧洲市场之际。

比技术挑战更严峻的是地缘政治挑战。2025年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联网汽车实施全面禁令,理由是国家安全担忧。该规定实际上阻止了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在美国道路上测试其系统。

虽然欧洲尚未实施类似的全面限制,但各国已加强对中国技术投资的审查,特别是涉及数据收集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法国和德国都加强了其外国投资审查机制,这可能使百度在瑞士和土耳其以外的扩张复杂化。

数据安全:房间里的大象

围绕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在欧洲面临的最具争议的问题集中在数据安全上。机器人出租车持续收集大量数据——包括高清地图信息、交通模式,有时还包括行人或基础设施的图像——这引发了关于这些数据在哪里以及如何存储和处理的担忧。

一位常驻布鲁塞尔的技术政策顾问索菲亚表示:“欧洲监管机构将要求对数据处理实践提供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任何在欧盟运营自动驾驶汽车的中国公司都需要有力地证明,敏感数据保留在欧洲境内,并完全符合GDPR要求。”

百度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这些担忧。据熟悉公司欧洲战略的消息人士透露,其瑞士实体将包括专门的数据处理设施,旨在确保其车辆收集的所有信息都保留在欧洲境内。据报道,该公司还在开发专门的安全协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传输到欧洲大陆之外。

“我们认识到欧洲自动驾驶汽车数据周边存在的独特敏感性,”这位百度高层表示。“我们的做法将是超越而非仅仅符合监管要求,为国际科技公司如何在欧洲背景下运营建立新的标准。”

先发优势

尽管面临挑战,分析师强调,自动驾驶领域的既定领导者,包括百度、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由于面临新进入者的“高技术进入壁垒”,保持着显著优势。他们的优势来自于经过多年开发完善的复杂算法,以及通过数百万英里自动驾驶累积的大量数据集——这些资产不易复制。

特别是对百度而言,欧洲扩张不仅代表着新的市场机会,也是重塑全球对中国技术看法的机会。通过在瑞士——一个以精密工程和技术标准闻名的国家——站稳脚跟,该公司旨在证明中国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达到或超越最严格的西方预期。

穆勒评论道:“第一家在欧洲成功大规模部署机器人出租车的中国公司,不仅将建立市场领导地位,还将成为衡量所有后续进入者的基准。这解释了我们看到多家中国企业同时瞄准欧洲市场的紧迫性。”

随着2025年的到来,百度的欧洲雄心不仅将考验公司的技术能力,也将考验欧洲大陆在敏感领域对中国创新的开放程度。结果不仅将塑造欧洲未来城市出行的面貌,还可能影响东西方在一个日益分裂的全球经济中更广泛的技术关系。

“今天在瑞士,明天在欧洲,”这位百度高层总结道。“但我们的愿景不仅限于运营机器人出租车。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欧洲自动驾驶交通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值得信赖的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从而提高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并加速向可持续城市交通的转型。”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