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紧张和许可延迟导致 Arm 股价暴跌12%
半导体架构巨头 Arm Holdings 的股票在周三盘后交易中暴跌近12%。该公司给出了一个低于华尔街预期的谨慎第一季度展望,并采取了不同寻常的举措,暂停发布全年业绩指引,理由是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
此次大幅抛售导致市值蒸发约100亿美元,凸显了投资者对那些夹在美国和中国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关系之间的半导体公司的担忧日益加剧,特别是那些对中国市场有重要依赖的公司。
一位资深半导体分析师表示:“对于那些原本预期股价将持续上涨的投资者来说,这无异于地板突然塌陷。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季度的数字,而是市场正在根据可能重塑全球技术供应链的地缘政治现实重新调整预期。”
指引差距动摇投资者信心
尽管 Arm 第四季度的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创下12.4亿美元的营收纪录,同比增长34%,但投资者更关注该公司疲软的前景预测。对于第一财季,Arm 预计营收在10.0亿至11.0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0至38美分,远低于华尔街此前预测的11.0亿美元和42美分。
首席财务官 Jason Child 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将这种谨慎立场与宏观经济逆风联系起来。
Child 解释说:“考虑到全球贸易和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年初的可预见性低于往常。因此,我们认为发布全年指引并不审慎。”他重申了三星和高通等行业同行之前表达的担忧。
这种谨慎态度是该公司的一个显著转变。Arm 的芯片架构为全球约99%的高端智能手机提供动力。自2023年高调上市以来,Arm 一直保持着高估值——即使在周三下跌后,其未来市销率仍约为27倍——这基于市场对其持续增长以及在移动领域以外扩张的预期。
卷入全球贸易政治的逆流
Arm 低迷的预测恰逢冲击半导体行业的地缘政治压力的“完美风暴”。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宣布的全球关税以及收紧对中国先进半导体的出口限制,给那些拥有全球业务足迹的芯片公司带来了重要的运营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这些贸易紧张关系给 Arm 带来了复杂的挑战。该公司必须在维持中国市场准入(中国是半导体销售的关键市场)与遵守日益严格的美国出口管制之间小心翼翼地平衡。
一位专注于全球芯片供应链的行业顾问评论道:“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一场事实上的技术冷战的前沿阵地。像 Arm 这样的公司正在美国法规遵从和保持全球市场地位之间走钢丝。”
公司高管试图淡化长期担忧,主要将第一季度前景疲软归因于一项重大许可协议的时机问题,而非基本业务的恶化。
首席执行官 Rene Haas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这更多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他指的是一项可能从本季度推迟的重大许可协议。“我们在移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结构性需求依然极其强劲。”
版税与许可的平衡术
除了表面的数字,Arm 的财报揭示了其双收入流模式的复杂性。公司报告版税收入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反映了合作伙伴使用其芯片设计产生的稳定收入。同时,许可及其他收入飙升53%至6.34亿美元,凸显了其企业协议收入的波动性。
这种双轨制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具有挑战性的预测动态,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大型许可协议的时机时。尽管版税收入提供了相对可预测的基础,但重大许可协议时机的不确定性会显著影响季度业绩。
一家专注于科技投资的基金经理解释说:“Arm 的业务结合了稳定的版税收入和企业许可收入的‘饱一顿饥一顿’特征。这即使在最好的时期也带来了预测挑战。在全球贸易规则正在变化的环境中,这个挑战变得指数级困难。”
软银的持股及其战略影响
此次股价下跌对软银具有重要影响。软银在2023年 Arm IPO 后仍持有约90%的股份。周三盘后抛售为这家日本企业集团带来了约100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尽管孙正义的投资仍远高于首次公开募股价格。
金融分析师认为,估值重置可能会使潜在的二次发行复杂化,同时增强软银下一个投资工具的叙事吸引力。
一位专注于科技行业的并购顾问指出:“这对软银来说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动态。一方面,它降低了短期内通过出售更多股份获利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相信 Arm 的长期发展轨迹,这又让他们能够向潜在的愿景基金三期投资者讲述一个引人注目的‘逢低买入’故事。”
尽管短期动荡,AI雄心依然未变
尽管业绩指引令人失望,Arm 高管强调公司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其 CPU 目前为约35%的超大规模服务器版税收入提供动力。管理层维持其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25年底获得50%的计算市场份额。
行业观察家指出,包括 AWS、谷歌云和微软 Azure 在内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 Arm 的设计进行 AI 推理工作负载,在这方面,能源效率至关重要。同样,英伟达的 Grace Blackwell 处理器也利用 Arm 架构来优化 AI 性能。
一位半导体行业研究员认为:“市场可能对短期不确定性反应过度,而低估了 Arm 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加强的地位。他们的架构在每瓦性能上提供了根本性优势,随着 AI 工作负载规模扩大和能源成本上升,这种优势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竞争格局与RISC-V的挑战
Arm 业绩指引不及预期重新引发了关于潜在竞争威胁的讨论,特别是来自开源 RISC-V 指令集架构的竞争。RISC-V 的支持者将任何许可摩擦视为对其免版税方法的认可。
然而,企业技术领导者强调,Arm 成熟的软件生态系统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为关键任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
一家主要企业硬件制造商的首席技术官解释说:“坚持使用 Arm 的价值主张远不止核心指令集。当你考虑到工具链的成熟度、软件兼容性和法律赔偿保障时,这个计算就变得比仅仅避免支付版税复杂得多。”
估值重置可能创造买入机会
即使在周三下跌之后,Arm 相对于半导体同行仍享有显著溢价,按预测的2026财年收益计算,市盈率约为70倍,而行业中位数为24倍。
金融分析师对于当前估值是否准确反映了公司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下的增长前景意见不一。
一位专注于科技股的股票策略师指出:“你仍然为 Arm 独特的市场地位和增长轨迹支付相当高的溢价。投资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考虑到全球半导体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加剧,这种溢价是否合理。”
另一些人则认为,此次抛售为那些拥有更长投资视角、并相信 Arm 在移动计算领域的结构性优势以及在数据中心和边缘 AI 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的投资者创造了潜在的买入点。
一位负责科技投资的基金经理表示:“对于能够经受住一些短期波动的投资者来说,这次估值重置可能代表一个机会。Arm 在移动领域的架构主导地位和在 AI 计算领域不断增长影响力的基本逻辑基本完好。”
展望未来:三个关键信号
在投资者重新评估 Arm 的增长轨迹之际,行业专家强调了三个将影响公司未来前景的关键发展:
首先,出口管制和全球贸易政策的演变将显著影响 Arm 在国际市场通过其知识产权获利的能力。对向中国技术转让的任何进一步收紧限制,都可能对依赖全球许可模式的公司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
其次,RISC-V 的采用趋势将考验 Arm 生态系统优势的持久性。虽然 RISC-V 目前对 Arm 的核心市场威胁有限,但加速采用(可能由监管压力驱动)可能会挑战其在某些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
最后,软银的变现策略将影响围绕 Arm 股票的市场动态。无论是通过二次发行、战略合作还是其他融资安排,软银的决策都将影响 Arm 股份的供需平衡。
一位持有大量半导体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总结道:“我们正处于一个重新校准的时期,而不是根本性的重置。问题不在于 Arm 是否保持其架构相关性——这似乎有保证。关键在于地缘政治因素如何影响其增长轨迹的时机和幅度。”
对于 Arm 及其投资者而言,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需要在短期务实与长期战略愿景之间取得平衡——在一个日益受到技术优势以外因素影响的半导体行业格局中,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