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值突破3.9万亿美元,iPhone 17在中国市场强势回归震惊评论界
早期销量较去年型号增长14%,入门级策略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大获成功
苹果公司周一再创新里程碑。股价达到259.70美元,公司市值飙升至约3.85万亿美元。市场为何如此兴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早期销售数据显示,iPhone 17发布头十天在美国和中国的销量较前代产品猛增14%,令人震惊。更令人吃惊的是,iPhone 17在中国市场的入门级机型销量几乎是iPhone 16同期的两倍。
周一交易时段,苹果股价飙升3%。成交量超过1250万股,这反映出市场坚定的信心,而非投机泡沫。推动这一增长的不仅仅是又一个产品周期,而是一项战略性转变,它正在重写苹果在其最重要的海外战场上的“游戏规则”。

经过计算的风险策略正在奏效
有趣的地方在于,苹果此次并未一味追求高端策略。相反,他们在标准版iPhone 17中加入了有意义的升级,同时保持了与去年型号相同的定价。中国消费者对此心领神会。零售商则以媲美“双十一”力度的促销攻势积极响应,转化率飙升,甚至超出了最乐观的预期。
太平洋彼岸,美国运营商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们推出了补贴计划,引导消费者转向Pro和Pro Max版本。这种地域差异创造了分析师们喜闻乐见的局面:中国市场通过大众吸引力实现销量增长,而美国市场则通过高端倾斜提升平均销售价格。
回顾12个月前,iPhone 16在中国市场反响平平,创新瓶颈的议论甚嚣尘上。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达到940亿美元,iPhone销量同比增长13%,但高管们对业绩指引仍持谨慎态度。宏观经济逆风和华为的重新崛起构成巨大挑战。
毛利率的真相比新闻标题更复杂
没错,单位销量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深入探究盈利能力,你会发现其中复杂性。苹果的毛利率介于46%至47%之间,而中国市场的销量激增?它是由整个产品线中毛利率最低的设备推动的。每台标准版iPhone 17的利润低于Pro Max,尽管它能提升销量数据并深化生态系统渗透。
然而,美国市场提供了关键的平衡作用。运营商的融资和以旧换新计划实质上补贴了客户升级到更昂贵的型号,这些型号的产品级毛利率比公司平均水平高出几个百分点。一些分析师预测,如果这种模式在12月的节日狂潮中持续下去,iPhone的整体毛利率可能会环比扩大50至80个基点。
服务仍是真正的利润机器。该部门刚刚公布了创纪录的营收,同时保持了接近75%的利润率。随着iPhone用户基数的扩大——尤其是在服务渗透率落后于西方市场的中国——来自iCloud存储、AppleCare保修、App Store佣金和新兴广告业务的收入应能稳步增长。服务业务每超出iPhone硬件业务增长一个百分点,都会不成比例地提升综合毛利率。
在如此高位,估值变得棘手
周一的股价飙升使苹果的流通股数量约为149亿股。这意味着基于过去12个月约96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生成,企业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接近2.5%。苹果的股票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介于债券替代品和增长复利机之间。以科技行业的历史标准来看,它价格昂贵,但如果iPhone 17周期在促销期结束后仍能保持强劲,且服务业务能维持高个位数增长,那么这一估值是可守的。
那些习惯于对大型优质股应用30倍市盈率的市场参与者正在重新评估。如果2026财年自由现金流在设备销售持续强劲和服务业务增长的推动下,攀升至1050亿至1100亿美元,那么收益率将进一步压缩至2%出头的区间。额外的估值扩张则需要新的变现途径得到验证,特别是人工智能功能能否产生增量收入,而不仅仅是守住现有市场。
资本配置带来了另一个复杂因素。苹果在2024年5月批准了创纪录的1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系统性地减少了流通股数量,即使在绝对增长放缓时也能放大每股指标。结合适度的股息,这对寻求可靠现金生成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然而,如果出现颠覆性的收购机会,这也限制了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
监管威胁笼罩着一片大好景象
周一的上涨掩盖了日益严峻的监管环境。欧盟对《数字市场法案》的执行力度不断加强,围绕App Store收费结构和反引导条款的争议持续不断。苹果正在对之前的罚款进行上诉,同时在欧盟委员会的压力下调整欧洲App Store条款,这在占服务收入重要份额的地区造成了收入不确定性。
周一上午,中国当局受理了一份关于应用内购买机制和App Store政策的反垄断投诉。短期财务影响看似有限,但在一个苹果已经驾驭复杂政治动态长达二十年的市场中,这一投诉提升了政策风险。任何修改佣金费率或允许替代支付系统的要求,都可能削弱高利润的服务收入,而此时设备销售正显示出新的活力。
鉴于苹果正在努力实现生产多样化,这一时机显得尤为微妙。扩大在印度的制造产能,可以降低围绕中国特定中断的集中风险,但无法消除对中国消费者的依赖。2025年第三季度,约有1080万部iPhone在中国出货,同比仅增长0.6%。这一背景解释了为何iPhone 17早期销量翻倍如此重要。
专业资产配置者应考虑什么
对于在苹果10月30日财报发布前评估持仓的机构投资组合而言,Counterpoint的数据有利地改变了概率分布,但并未消除执行风险。基本情景预测,iPhone营收在12月季度同比增长5%至7%,总毛利率稳定在46.8%至47.2%之间,服务业务增长8%至10%。在这些条件下,目前的估值看起来可持续,尽管绝不便宜。
乐观情况需要需求在促销期结束后继续扩大。中国消费者需要在未来几周内从入门级型号升级到Pro版本,服务收入必须实现中高两位数的惊喜增长。这种情景或许能证明适度的估值扩张是合理的,特别是如果苹果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供具体的人工智能变现路线图。功能从设备内处理转向订阅服务或代理能力,可能会解锁新的高利润收入来源,从而支撑更高的估值。
看跌情况则集中于促销力度减弱后需求的反转。华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或者《数字市场法案》的规定可能迫使大幅降低佣金费率。如果iPhone营收停滞,毛利率压缩至46.5%以下,或者服务业务增长令人失望,该股目前30倍的市盈率可能会迅速收缩10%到15%。
期权市场活动表明,成熟的参与者正在围绕财报事件布局二元结果。由虚值看跌期权比率价差提供资金的看涨期权价差结构,表明市场预期结果积极,但同时伴有下行保护。一些交易员正在建立苹果的多头头寸,同时做空服务业务较弱的硬件同行的头寸,以获取相对价值,并对冲行业范围的风险。
声明: 本分析是基于公开数据的市场评论,不应构成个性化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读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咨询合格的财务顾问,考虑个人情况。作者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证券仓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