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计数的痛苦:浮华之下,美国经济停滞不前
华盛顿——从位于马里纳·S·埃克尔斯大楼顶层的美联储理事们放眼望去,整个首都似乎都已停摆。楼下,政府停摆已进入第四周。经济的脉搏——官方数据——陷入了沉寂。9月份的就业报告?它甚至从未存在。
然而,就在波托马克河对岸,北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嗡嗡作响,如同蜂巢一般。数十亿美元正涌入人工智能领域,推高股市,让经济看似健康实则充满迷惑性。从纸面上看,美国并未陷入衰退。但对于数百万民众而言,这个标签已不再有太大意义。
欢迎来到2025年大冰冻——一场安静、缓慢的经济下行,它没有大规模裁员或市场崩盘的戏剧性,却同样深入骨髓。国家已一分为二:对一部分人而言是淘金热,对其他人而言则是缓慢而严酷的停滞。工人们紧紧抓住自己的工作,并非出于忠诚,而是恐惧——对一个已变得冰冷的就业市场的恐惧。
私人数据、消费者调查和市场信号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由于缺乏联邦统计数据,经济学家们只能拼凑现有信息,而迹象令人担忧。失业率——上次记录为平静的4.3%——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之下,是普遍的焦虑、不断增长的债务,以及在混乱和困惑中摇摇欲坠的经济。
这并非像菲尔·格拉姆曾打趣的那样,是一种“精神衰退”。它是真实的。你可以从失业超过六个月的美国人数量中,从非裔失业率的急剧上升中,以及从汽车贷款和信用卡拖欠率的不断增长中看到这一点。工人阶级已不再是勉强维持生计——他们正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尔街资深经济学家警告说:“我们正在盲目地驶入一场我们亲手制造的风暴。数据看起来不错是因为AI支出,但如果把这部分拿掉,整个结构就会开始出现裂痕。”
两个美国:一个繁荣,一个崩溃
这种停滞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分裂的双重人格。在顶层,AI热潮创造了难以想象的财富。正如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本周指出的那样,数万亿美元的新科技财富已经抬高了精英阶层的资产负债表。然而,由于前10%的人拥有近90%的股票,这成了一场大多数美国人永远无法参加的派对。富人正在自由消费,制造着繁荣的幻象。
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其他人只是在努力熬到发薪日。在杂货店里,购物者用普通品牌替换掉知名品牌。在银行,随着汽车和信用卡拖欠率升至2008年以来未见的水平,警示灯正在闪烁。
就业市场也讲述着同样的故事。招聘已放缓至蜗牛爬行的速度。根据Indeed.com的数据,招聘广告数量急剧下降,并且随着10月的深入,降幅正在加大。
这种放缓渗透到千家万户。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消费者调查——如今在政府数据缺失的情况下成为一条生命线——显示消费者信心正在崩溃。早在2019年,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工作“随处可见”。而现在,那种乐观情绪几乎已荡然无存。
失业已成为一场噩梦。长期失业人数激增,而再一次,非裔工人承受着最严重的打击。他们的失业率飙升至7.5%,痛苦地提醒着人们经济停滞是如何首先冲击最脆弱群体的。
俄亥俄州的一位劳工组织者说:“当没有其他出路时,雇主根本不必解雇你。他们只会冻结你的工资,削减你的灵活性,然后不断施压。你被困住了。”
劳工权力的这种侵蚀,抵消了后疫情时代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低收入人群工资的上涨。亚特兰大联储现在报告称,这一趋势已经逆转。高收入人群再次遥遥领先,将K型分化直接刻在了美国人的薪资单上。
不确定性的缔造者
商界领袖和经济学家们将矛头指向一个罪魁祸首:高层的混乱。
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任期带来了一种被一位制造业高管称为“鞭打式治理”的局面。今天可能是新的关税,明天就变成煽动性言论或突如其来的联邦政府打击行动。投资者无法制定计划;企业不愿扩张。
“我为什么要雇佣一百人?”一家中西部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问道,“当一条推文就能扼杀我的供应链或引发一场贸易战时?”他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们只是在囤积现金等待。每个人都是。”
甚至白宫也成了不稳定的象征。东翼的拆除——为建造一个新舞厅腾出空间——与其说是翻新,不如说是一种隐喻:为了虚荣而拆毁根基。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最近警告称,如今的私人信贷市场隐藏着像蟑螂一样的风险——你看到一只,就知道还有更多。他的话被证明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准确。次级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和负债累累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的倒闭,已经震撼了1.7万亿美元的私人信贷市场——正是这个市场正在推动AI热潮。
穆迪的马克·赞迪等经济学家担心,AI热潮可能演变成更糟糕的局面——一个靠借贷资金支撑的泡沫。这又是90年代科技泡沫的重演,但这次它与私人债务而非互联网股票挂钩。如果支出放缓,违约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整个系统中蔓延,将今天的寒意变成明天的崩溃。
此刻,美国悬而未决。这个国家既拥有创纪录的股价,也排着创纪录的食品银行队伍。招聘冻结与“低”失业率并存。政府停摆掩盖了危机的全貌,但痛苦却不容忽视。
工人们的声音在沉寂中回荡——那些感到被遗忘的人们,那些看到裂痕不断扩大的经济学家,那些眼睁睁看着债务堆积如山的贷款机构。政府或许停止了统计,但痛苦并未停止。它只是未被看见,被埋葬在人造繁荣的微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