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刚刚完成23亿美元融资——硅谷押注:代码编写将从此改变
2025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Cursor背后的初创公司Anysphere完成了一笔23亿美元的D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293亿美元。没错,你没看错——一家成立三年的公司,估值竟然高达293亿美元。
Accel和Coatue领投了本轮融资。Andreessen Horowitz、Thrive和DST也加入了投资阵营。但更有趣的是:英伟达(NVIDIA)和谷歌(Google)作为新投资者加入。当芯片制造商和云计算巨头开始投资时,他们不仅是在认可你的产品,更是在对冲自身被淘汰的风险。
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特鲁尔(Michael Truell)简单地说道:“在未来十年,编程将是全球生产力增长的最大单一驱动力。”这是一个大胆的宣言。但数据以一种足以让所有软件公司感到不安的方式,印证了他的说法。
数据不会说谎——它们在尖叫
让我们暂时回顾一下。2025年1月,Cursor的估值约为26亿美元。到了6月,这一数字跃升至99亿美元。五个月后?再次几乎翻了三倍,达到293亿美元。这不是正常的增长。这甚至不是风险投资界通常的增长速度。这属于“我们发现了一些能改变一切的东西”的范畴。
目前,该公司的年化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其估值约为年收入的29倍——这个倍数足以让公开市场投资者喝咖啡时呛到。然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况。
今年企业收入增长了100倍。不是两倍。不是三倍。是。一。百。倍。与此同时,其团队在旧金山和纽约的办公室已扩展到250多人。这些并非虚荣指标。它们预示着Cursor已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而是变成了基础设施。
一个“分叉”如何成就巨额财富
Cursor于2022年成立时,相对而言较为低调:它是微软Visual Studio Code的一个“分叉”(fork),并内置了AI功能。听起来很简单,对吧?GitHub Copilot当时已经可以自动完成代码了。那么,是什么让Cursor与众不同呢?
首先是其架构。据报道,Cursor的“Tab”模型在多语言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竞争对手20%至30%。但这仅仅是基础。真正的转变发生在2025年10月,当时他们推出了Composer。
Composer不是一个建议引擎。它是一个具备代理(agentic)能力的编码模型,能够自主处理多文件编辑和整个工作流程。Stripe、OpenAI和Figma的开发人员描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更快地编写代码——而是以不同的方式编写代码。你只需指定意图,AI负责实现。
思考一下这意味着什么。其可寻址市场不再是分析师们痴迷的40亿至120亿美元的AI编码工具领域。而是整个5000亿美元的全球软件工程支出,再加上软件创建呈指数级加速时所带来的生产力爆发。
Cursor的路线图现在涵盖了代码生成、通过其独立的Bugbot工具进行调试以及拉取请求(pull request)审查。他们正将自己定位为能够将人类意图转化为组织级生产代码的层。这不是一个功能。这是一个平台。
其采用模式与2010年前后的AWS(亚马逊云服务)如出一辙。一名精英公司的工程师试用后,整个团队都开始转向使用。随后,财富500强企业的合同便纷至沓来。截至2025年中期,内部消息显示,Cursor在财富500强工程组织中的渗透率已超过50%。按使用强度,每个席位的月费从2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
当29倍收入估值变得完全合理
让我们来谈谈那个显而易见的问题:29倍的收入估值倍数看起来简直是疯了。公开市场可能会把你嘲笑出局。但风险投资的逻辑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满足三个条件时。
首先是增长轨迹。从4月约2亿美元的年经常性收入(ARR)扩展到11月超过10亿美元的年化收入,意味着在七个月内实现了5倍增长。这在传统的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当你的产品变得不可或缺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收入增长100倍?公司不是在进行实验。他们正在重塑运营。
Cursor还在抓住一个结构性瓶颈。如果AI代理在五年内编写大部分代码——而且现在没有人认为这是猜测了——那么只有两个控制点:一是OpenAI和Anthropic竞争的模型层,二是人类和模型互动的开发者界面。Cursor正在积极抢占后者。
这就是为什么它具有指数级重要性。谁拥有那个界面,谁就拥有了显示编写了哪些代码、接受了哪些建议以及最终采用了哪些模型的遥测数据。数据网络效应会不断叠加。Cursor成为了开发生命周期中所有相邻工具的分发渠道。
投资者构成也揭示了战略上的必然性。英伟达和谷歌加入股东名单并非认可——而是防御。这些公司需要Cursor成功,因为Cursor推动了GPU的消耗和云工作负载的增长。作为回报,Cursor获得了成本优势,例如更便宜的推理和更好的模型访问权限,这是竞争对手无法匹敌的。通用技术市场正在转变为对领导者具有结构性成本优势的市场。
当然,也存在看跌的情况。任何席位扩张放缓、2026年企业预算整合,或来自微软财力更雄厚的GitHub Copilot的成功竞争响应,都将迅速压缩其估值倍数。本轮融资的估值包含了对完美的预期,几乎没有执行错误的余地。
接下来什么会消亡
横向竞争对手将立即面临牺牲。Replit曾以30亿美元估值筹集了2.5亿美元,拥有类似的产品抱负。但现在,无论估值还是收入,它们的规模都只有Cursor的十分之一。垂直的AI编码工具或工作流特定解决方案仍有生存空间。但通用型AI集成开发环境(IDE)领域呢?结局已定。
二阶效应则变得更加有趣。《连线》(Wired)杂志报道了Bugbot等AI调试工具,发现AI生成的代码已占大型工程组织产出的30%至40%。这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工具类别,它们旨在管理而非生成AI代码。围绕AI编写软件的合规性、安全性和质量保证层将代表着下一波融资浪潮。
对于企业而言,考量标准已经改变。问题不再是“我们是否应该采用AI编码?”,而是“我们能比竞争对手多快部署它?”Cursor高达100倍的企业收入增长表明,许多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仍然不确定的是,生产力提升究竟会转化为竞争优势,还是仅仅成为入场券(即基本要求)——这正是创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区别。
硅谷刚刚做出的这笔赌注,不单单押在了Cursor身上。它是对未来编程方式将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押注。他们为此愿意投入290亿美元。
非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