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斥资8.65亿美元重组,解雇无法掌握AI的员工

作者
Jane Park
9 分钟阅读

可计费工时时代的终结:埃森哲8.65亿美元豪赌AI人才

全球最大的IT服务公司埃森哲划下了一道大胆的界线。周四,该公司告诉投资者,将裁撤无法再培训适应人工智能的员工。此举标志着咨询巨头正放弃其数十年来对廉价人力的依赖,大规模转向AI驱动交付模式的最清晰信号。

这家总部位于都柏林、在全球拥有近77.9万名员工的公司并非将其视为又一轮裁员。相反,这是其为期六个月、耗资8.65亿美元的大规模改革的一部分,旨在重塑埃森哲的销售、交付、合作和运营方式。简而言之,它将未来押在了人工智能上。

这不仅仅关乎员工数量。这是对价值6000亿美元的全球IT服务行业本身的重新构想——一个长期以来建立在按小时计费模式上的行业,如今正转向智能自动化。


再培训还是被取代

埃森哲传递的信息直截了当。首席执行官朱莉·斯威特(Julie Sweet)告诉投资者:“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我们所需的技能,再培训并非可行途径的员工,我们将以紧凑的时间表让他们离职。”她的话语更多的是精确而非同情。

这种“紧凑的时间表”说明了一切。这些并非与需求放缓或人员过剩相关的普通裁员。首席财务官安吉·帕克(Angie Park)将其描述为一项战略性转变,目标是那些在AI驱动的运营模式下无法被重新构想的职位。

数据清晰地描绘了情况。从5月到8月,员工人数从79.1万减少到77.9万,更多员工将在11月前离职。在8.65亿美元中,有3.44亿美元专门用于遣散费。显然,这是关于业务重组,而非惩罚表现不佳的员工。

斯威特将此次裁员视为更广泛重塑的一部分。她说:“我们正在重塑我们销售什么、如何交付、如何合作以及埃森哲如何运营。”能够将人工智能融入客户交付的员工——被称作“重塑者”——将塑造公司的未来。


从员工数量到“待命员工与机器人之比”

多年来,大型咨询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地区部署大量员工来赢得合同。成功取决于利用率和可计费工时的效率。那个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分析师们现在谈论一个新指标:“待命员工与机器人之比”(Bench-to-Bot Ratio)。它衡量一家公司将人力工时转化为可重复使用的AI资产(如提示词、代理和评估工具)的效率。这个比率越低,利润增长越快,竞争优势越强。

这不仅仅是行业术语。它将重塑合同的撰写方式。预计合同中将包含关于项目期间创建的AI模型、训练日志和评估数据所有权的条款。并且,如果基于时间的计费方式让位于与可衡量AI性能挂钩的基于结果的定价,请不要感到惊讶。


谁将蓬勃发展,谁将步履维艰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周五,埃森哲的股价跌至232.56美元,较前一日下跌6.78美元。交易量达到1040万股——这清晰地证明了市场对该公司豪赌的高度兴趣。

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印孚瑟斯、高知特和IBM咨询等竞争对手现在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迅速适应,否则将面临失去阵地的风险。那些犹豫不决的公司可能难以吸引具备AI技能的人才,因为这些人才正日益被明确致力于自动化的公司所吸引。

云服务提供商——例如微软Azure、AWS和谷歌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每一笔咨询费用都将越来越多地流经它们的底层设施和AI工具,使它们成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对于员工而言,劳动力市场正在一分为二。中层通才和非技术人员面临需求萎缩,而精通AI的工程师、架构师和产品经理则获得高薪。业内消息人士认为,这种薪酬差距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之后供需关系才会趋于平衡。


投资者关注“平台战略”

从华尔街的角度看,埃森哲耗资8.65亿美元的重组不仅仅是短期的震荡。这是IT服务公司必须从劳动密集型的“人力车间”转型为平台驱动的交付模式的第一个真正信号。

分析师表示,这项投资可能有助于埃森哲实现其目标,即到2026年每年将营业利润率提高至少10个基点。他们将在季度报告中追踪新的指标,例如:

  • 多少订单包含AI服务水平协议
  • 交付自动化程度的百分比
  • 资产在项目中的重复利用频率
  • 每美元订单消耗的GPU小时数

在这些方面公布强劲数据的公司,其股价可能会享有溢价。而那些未能如此的公司,可能难以说服投资者它们已真正拥抱AI。

但风险依然存在。快速裁员可能引发的文化抵制、潜在的服务中断以及数据所有权方面的监管争议都迫在眉睫。医疗保健和政府等行业的预算紧张也可能减缓AI的采用,无论其潜力如何。


悄然的转变变得响亮

埃森哲的决定公开了业内人士多年来私下谈论的观点:缺乏AI资产的咨询业务正在迅速贬值。通过接受短期痛苦——代价高昂的重组和员工动荡——该公司正在押注AI原生交付将赋予其无与伦比的优势。

客户已经提高了标准,期望所有合作伙伴都能提供微软级别的技术深度。埃森哲的紧凑时间表表明,它认为这场转型是紧迫的,而非可选项。

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咨询行业。随着AI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更多公司将面临同样的选择:让岗位适应智能自动化,或者彻底裁撤这些岗位。

无论埃森哲的大胆转型被证明是富有远见还是鲁莽,有一点是确定的:该公司已成为AI优先转型的试验案例。市场很快就会决定其豪赌是否会奏效——或者对自动化的急切追求是否会带来隐藏的代价。


免责声明:本文反映当前市场状况和历史模式,不构成财务建议。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请咨询持牌顾问。

您可能也喜欢

本文是根据我们的用户在 新闻提交规则和指南下提交的。封面照片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作品,仅用于说明目的;不表明实际内容。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版权,请毫不犹豫地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给我们来举报。您的警惕和合作对帮助我们维护尊重和合法合规的社区至关重要。

订阅我们的通讯

通过独家预览了解我们的新产品,获取企业业务和技术的最新资讯

我们网站使用Cookie来启用某些功能,为您提供更相关的信息并优化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 隐私政策 和我们的 服务条款 。强制性信息可在 法律声明